•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00 来源:上游新闻

4月17日上午7时,太阳刚升起不久,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头发花白的金庚医院院长宋兆普已穿上白大褂,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跟着宋兆普先来到医院7楼,那里有他最牵挂的脑瘫患儿——他和孩子们互动、查看伙食、检查身体、看病例、和同事交流。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汝州金庚医院7楼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脑瘫患儿。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忙碌近一小时后,他回到了一楼的诊室。“宋院长来了,宋院长来了。”挤在诊室门口的患者和家属们喊了起来,让开一条道,宋兆普微笑着走进诊室。患者坐下后,他开始把脉、看病例、看片子、开药……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年60岁的宋兆普已行医44年,治疗患者超过120万人次。

宋兆普是子承父业,除医术外,他说,自己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受益终身的品质:把病人当恩人,不让病人花冤枉钱。

已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宋兆普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8项。虽然荣誉满身,但宋兆普初心未改,仍待在他的诊室里。

“多看一个病人是一个”,这是宋兆普每天行医前都要对自己说的话。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4月18日晚8时,宋兆普离开诊室,仍有不少患者和家属围着他咨询问题。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倒贴钱治疗脑瘫患儿

每天早晨诊室坐诊前,宋兆普都会去金庚医院7楼,那里有他最牵挂的一群人——脑瘫孩子。

4月19日,刚走进大病房,几个能说话能行走的孩子就跑过来,抱着宋兆普的腿不停地喊着:爷爷,爷爷。不能说话,但能行走的孩子也会跟在宋兆普身后,咿咿呀呀地喊。但有些孩子只能躺在病床上,即便宋兆普给他们翻身、擦鼻涕、擦口水,他们也面无表情,目光呆滞。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宋兆普检查脑瘫患儿的身体状况。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查房快结束时,宋兆普的眼里全是泪花。他说,各种各样的病他都见过,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脑瘫患儿,他就忍不住想哭。他说,生命刚开始不应该是这样。他觉得在有些病面前自己很渺小,有的脑瘫患儿经治疗身体机能得到改善,有的却只能从尊敬生命的角度尽力照顾。

收治脑瘫患儿,宋兆普已坚持了15年。

2009年,受河南省民政厅邀请,宋兆普随队考察了几家福利院。他了解到,福利院护工只能照顾脑瘫患儿的生活起居,没法治病。医生的责任让宋兆普作出决定:接他们到医院救治,能治一个算一个,即使贴钱也在所不惜。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患儿从福利院来到医院,接受“金庚康复法”的治疗。

有人愿意给脑瘫患儿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来到金庚医院里的脑瘫患儿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宋兆普共收治了3200多名孤残儿童。

金庚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宋兆普一直贴钱给脑瘫患儿治病,为筹集费用,他把自己收藏的名贵药材都卖了。白天坐诊,晚上陪孩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让他白了头。刚开始,家里人没一个支持他,当看到一个个孩子来时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出院时已能跑会说,家人的态度才变了。

上游新闻记者问宋兆普,这些年到底贴了多少钱?他说:“同事算过,有点多。我没算过,人有时候糊涂点好,算那么清不好。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吃,够给职工发工资,够家人用就行了。多的拿出来做有意义的事,才有价值。我现在琢磨着,免费大规模推广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药方,这估计也要花钱。”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宋兆普在坐诊。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能轻松舒缓病人情绪

宋兆普有一个“本事”,可以三言两话能把病人逗乐。

4月17日上午,一名化着淡妆的五旬女子坐在宋兆普面前。因为患病,她表情沉重。宋兆普右手把脉,双目注视着女子,面带微笑说:“下次找我复查时不要涂口红。你是来找医生的,又不是来相亲的,把本色留给医生,我要看你‘原装’的样子。”

听完这句话,女子笑了,边笑边说:“下次来一定不化妆。”

4月18日下午,一对中年夫妻前来就诊。

把完女子的脉后,宋兆普诊断出她最近脾气急躁。宋兆普问女子的丈夫:“伙计,她最近是不是老气你。”女子的丈夫先是吃惊,然后点了点头。见丈夫点头,女子立马想出言辩解,宋兆普没给她机会,立刻对她说:“你想着你俩的孩子就觉得美,可孩子哪来的?没有他,会有孩子吗?夫妻之间要互相包容。你脾气好了,我给你开的药效果就会好。别老生气,等身体好了,再要一胎,他身体棒着咧。”

听完宋兆普的话后,女子开心地说:“听你的,等好了,再要一胎。”

宋兆普也常把病人说哭。

4月18日上午,一名七旬老人来到诊室。宋兆普先把老人右手脉,接着又把左手,随后问其小便是否正常。接着,宋兆普凑到老人耳朵前小声说了一通话,老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眼睛里全是泪花。

看见老人哭泣,宋兆普安慰他说,没事,吃中药调理调理,会有好转。

宋兆普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说出了困扰他几十年的隐私,这个隐私老人不愿和老伴说,更不好和子女提。我给他点破,他哭,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4月19日傍晚,一名已确诊为癌症晚期的老年患者流露出不愿继续治疗的意思。宋兆普指了指老人身旁的儿子:“他就一个爹,为了给你看病,他一大早就来排队了,多孝顺。你死了,孝顺儿就没爹了。你不想和他多待待?心态是第一位的,我的药又不贵,多活一天赚一天。伙计,你说是不是?”该患者听后哭着说,会配合治疗。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宋兆普诊室的墙上挂满了锦旗。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诊室里挂满锦旗

上游新闻记者在诊室内待了三个白天,亲眼看到多名患者经过宋兆普的治疗,病症得到了缓解。

4月17日上午,一名患者手捂着肚子,在两名亲属的搀扶下坐在宋兆普的对面。把完脉后,宋兆普在他右手关节和手腕之间扎了五针。接着,宋兆普示意其站起来。患者略带迟疑后站了起来,宋兆普念叨:吸气、提肛……不到半分钟,该名患者吃惊地说:咦,真不疼了。

宋兆普接过患者的话:“你这是胃出血,我用针灸暂时止住了血,止住了疼,但这只是治标,没治根,你去办住院吧,把根也治了,中不中?”

4月18日下午,一名八旬老人佝着背,慢慢走到宋兆普面前。

把完脉后,宋兆普在老人右手臂上扎了6针。扎完针后,宋兆普示意老人蹲下。老人不敢蹲,其女儿见状上前搀扶。宋兆普说,不扶,不扶,让他自己蹲。渐渐地,老人能自行蹲下。随后,老人在诊室内踱步,慢慢地腰直了起来。

老人女儿诧异地说:“我爹五六年没直起腰了。”宋兆普告诉老人女儿,不是啥大病,膝关节滑膜炎,先吃一个月的药,再来复查。

4月19日上午,一名中年女子前来就诊,说她的胳膊抬不起来。把完脉后,宋兆普先是朝右扭了女子的脖子,接着朝左扭。很快,女子就能自如抬臂。女子想开点药,宋兆普笑着对她说:“我的药要花钱买。你别开了,你已经好了,快走吧,以后都别来了。”

4月19日下午,一名跛脚的小伙来了。宋兆普按了按伤处,抬起小伙右脚,扭动。因疼痛,小伙连声叫唤“哎哟”。叫到第三声时,宋兆普将小伙的脚放下,说:别哎哟了,好了。小伙走了几步后说,“真好了”。

三天的时间,上游新闻记者在诊室内见到宋兆普收到了一块牌匾、3束鲜花、4面锦旗,前来感谢的人有白血病患者、前列腺癌患者、骨折患者等等。宋兆普的诊室一侧的墙面上挂满了锦旗,送锦旗的人来自全国多个省份。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宋兆普给病人扎针。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摄

不让病人花冤枉钱

宋兆普坐诊时,在一个病人身上用时很少超过5分钟。

宋兆普介绍,30岁之前,他看一个病人用时至少半小时以上;50岁之前,他看一个病人约20分钟;现在60岁的他,看一个病人很少超过5分钟。有些病人认为,诊断时间太短,宋兆普有些敷衍。当察觉出病人有此想法时,宋兆普常说:钥匙已经找到孔了,锁已经打开了,钥匙没必要总插着。

4月17日至4月19日,宋兆普每天要给超100人治病。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把脉后直接开药的占五成,把脉后看既往病例再开药的占三成,把脉后让患者拍片再看片的占两成。

宋兆普说:“中医的尽头是经验。把脉能把出很多病人的问题。诊断用时越短,看的人越多,能多看一个多看一个。”

宋兆普认为,他的父亲和大学老师是他的引路人,他真正的老师是病人。“看一万人只是初学者,看十万人才算得上是医生,看一百万人能称之为先生。”

宋兆普时常告诫自己:病人是医生的恩人,要懂得感恩,不能让恩人花冤枉钱。

16岁从医至今,宋兆普未收过挂号费和诊疗费。宋兆普并不忌讳谈及金庚医院的营收构成——中药差价、手术费、康复费。

宋兆普的社交圈子很小,生活看似枯燥无味。但他说,自己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对他来说,给人看病是一件上瘾的事。他走在马路上,看到有路人面色不对,就会想他生了啥病。好几次,他没忍住,上前给对方说了病情,解释半天别人才相信他是个中医。

以往除了吃饭、睡觉、开会,宋兆普都会待在医院里,每天工作超10小时。现在年纪渐大,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2024年开始他周六会休息一天。

宋兆普说,他身体上受着累,但只要穿上白大褂,精神就富足。

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通讯员 马占伟

上游人物 | 医者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

编辑:杨波责编:郎清湘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10人入选。“怪”医生宋兆普从医44年从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在张冬香眼中,调解员要有“铁嘴”“蛤蟆肚”,要经得起说、受得了委屈;付会斌一直都记着这句话——今日我助人,明日人
2024-12-20 18:22:00
...都日报记者30日获悉,《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关于明确一般诊疗费医保支付有关事项的通知》日前发布,明确将一般诊疗费纳入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并自5月1日起实施。《通知》明确,参
2024-03-31 10:30: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凌晨 5 点开诊 挂号费只收 1 元仁心仁术“大先生”用言行换来“二郎山下平民医院”的口碑□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子晴人物名片陈怀炯,1944年生,“陈氏骨科”
2024-01-14 06:24:00
...日内在同一科室、同一疾病复诊不再支付挂号费用(一般诊疗费)。政策实施以来,辖区各公立医疗机构已累计免除挂号费(一般诊疗费)5080元、惠及605人次。注重分类施策,改善就医体
2024-08-26 20:55:00
2023年“山东好医生”孙德连:小岛上的“健康守护者”
...小岛上的“健康守护者”。56年来,他从不收取挂号费、诊疗费,对贫困家庭他还会垫付医药费。时间久了,到底垫付了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孙德连的事迹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微博、半月谈
2023-08-17 17:55:00
多地医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规则有待进一步细化
...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实现补偿机制转换。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通俗所说的挂号费
2023-07-19 11:07:00
直接开方取药!28个便民门诊覆盖蔡甸区所有定点医疗机构
...甸区在28家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立便民门诊,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为符合条件的来院患者快速开方抓药,大大缩短了患者取药时间。市民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便民门诊直接取药。通讯员吴
2023-02-14 09:02:00
...结束当天整个就医过程后,24小时内结清费用即可,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检验费、治疗费、药品费等费用。这种“一站式”结算的支付方式,大大简化了就诊流程,减少了排队次数,节省了诊疗
2024-05-15 08:01:00
...时有效的政策,于都县乡镇卫生院3天之内不再收取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内包含挂号费)。而针对患者就医困难问题,江西省卫健委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今年的7月7日,省卫健委召开了以改善
2023-08-21 12: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
指尖传温情 泰安联通宁阳营业厅暖心服务获点赞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泰安联通宁阳县中心营业厅,一对聋哑夫妇进厅办理业务,因语言交流受阻,营业员用细致服务化解沟通难题
2025-10-24 15:47:00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徐玉茹)随着气温持续下降,流感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2025-10-24 15:48:00
大皖正能量|他管了件“闲事”,让33年未谋面的亲人得以重逢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午后,蚌埠火车站收发室的窗台上,多了封字迹工整的感谢信,信封上“卢老师收”四个字格外醒目,信内字里行间满是感激
2025-10-24 15: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家澍10月24日早高峰时段,南京地铁一号线突发设备故障,导致车厢内冒出浓烟,大量乘客在晓庄站紧急疏散
2025-10-24 15:57:00
华商网讯 10月24日,甘肃省临夏州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在州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康乐县“6·22”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25-10-24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