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姥姥为什么是母蝗虫?林黛玉一双慧眼,看穿王家对贾家的恶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5 14: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认下这门王家亲戚,并挽留她住两天,两宴大观园款待游览。

她虽被王熙凤和鸳鸯捉弄,却也乐得将没见过,没吃过的都经历了。走时不但得了一百多两银子,更是吃的穿的用的,装了一车回去,满载而归。

刘姥姥走后,一群人聚集在藕香榭,就惜春请假画画展开讨论,引出林黛玉有名的“母蝗虫”之谑。

(第四十二回)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这段描写,明显是众人都在嘲笑刘姥姥这两天的搞笑情景。

探春最先指出刘姥姥要画之事。引出林黛玉调侃她像“母蝗虫过境”吃相难看。薛宝钗立即附和,一番解释更引得众人将刘姥姥与母蝗虫大吃大嚼的形象联想,都不免笑了。

刘姥姥为什么是母蝗虫?林黛玉一双慧眼,看穿王家对贾家的恶意

不过,由于“母蝗虫”是林黛玉所取,不免让人曲解黛玉过于尖酸刻薄。

尤其是刘姥姥日后那么大义,知恩图报收养了巧姐,何以当得黛玉这般对待?

于是,林黛玉、妙玉这些看不得刘姥姥形象之人,便都被诟病,认为她们不但尖酸刻薄,更是嫌贫爱富,不够大气。

要说这无妄之灾给到林黛玉也是冤枉。她说刘姥姥是母蝗虫,何尝有错了!

刘姥姥家本不穷,绝不是缺衣少穿活不下去。她来贾府时,也是衣衫整洁,颜面得体,不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

刘姥姥为什么是母蝗虫?林黛玉一双慧眼,看穿王家对贾家的恶意

之所以来贾府打抽丰,源于王狗儿好吃懒做,田里和生意上都没有积攒下余钱,家中无法置办过冬之物(如新衣)和年货(冬事),才来贾府弄点钱解燃眉之急。第一次算是救急。

贾家给了二十两银子,按说就应该知足。今年未雨绸缪,努力生产也不至于又没钱。

可前一年银子拿的太顺利,太好花,导致刘姥姥第二年又来了。

关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很多人认为是报恩,其实并不全是。

只说她来的时间点,是中秋节后到九月前。

这个时间已经秋收结束,在古代属于典型的打抽丰又叫打秋风的时间点。

作者安排刘姥姥此时再来,明确还想再要二十两银子回去。

有些人质疑这个观点,源于对古代民俗和农谚不了解。

秋收后“穷扣富儿门”,本意就是要打抽丰。但凡不打抽丰,古人绝不会在这个时间段串门走亲戚。

刘姥姥为什么是母蝗虫?林黛玉一双慧眼,看穿王家对贾家的恶意

而刘姥姥真要报答贾府,农村夏季的瓜果远比秋天更丰富,早都应该来。不提。

正因刘姥姥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她二进荣国府的形象,就远比一进时要更加不堪。

凤姐和鸳鸯调侃戏耍,让她出了很多洋相,也是作者有意为之。

农村人不都是“刘姥姥”,寄人篱下者也不一定奴颜婢膝,刘姥姥为了拿到钱,甘愿自取其辱卑躬屈膝,显然是作者有意对她再来“嗟来之食”的贬损。

否则贾府帮与不帮也都不会如此戏耍,作者更没必要“丑化”刘姥姥这农村人。

古人对“嗟来之食”者,判定品德低下,是不假辞色的。

刘姥姥接连打抽丰,就叫“嗟来之食”,为古人道德所不取。

妙玉、林黛玉、薛宝钗几个也在贾府寄人篱下,眼见刘姥姥如此,未免物伤其类。

她们三人更因刘姥姥吃相难看而处境尴尬,才会有一起喝体己茶之说。

实际妙玉嫌弃刘姥姥脏,林黛玉说她是母蝗虫,薛宝钗更进一步解释,贾宝玉说她是“贫婆子”,都不是嫌贫爱富,也不是因刘姥姥老、丑、穷、脏,就是针对她为了要钱,不顾脸面的嗟来之食的品德低下。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未来刘姥姥知恩图报的形象反转,又是另一说。

但就像醉金刚倪二一样,仗义每多屠狗辈,也摆不脱“泼皮破落户”,放印子钱的事实。

刘姥姥就是巧姐的“醉金刚倪二”,他日他也是像倪二帮助贾芸那样仗义出手。不多赘述。

林黛玉的“母蝗虫”之说,一如薛宝钗的解释,完美“画”出刘姥姥头一天在大观园胡吃海喝的模样,绝不是故意贬低她。

刘姥姥为什么是母蝗虫?林黛玉一双慧眼,看穿王家对贾家的恶意

早年间,每家总有一些穷亲戚,每到秋后年前就会来家里连吃带拿,走后也都会被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讨论讨厌,就如大观园此情此景。

不能因为刘姥姥日后的仗义,就不允许贾府众人笑话和调侃她。刘姥姥要不是嗟来之食,频繁来打抽丰,贾府中人也不会认识她。又何来嘲笑呢?

每年来贾府的亲朋故旧也多,不见黛玉“刻薄”,缘何刘姥姥被“厚待”?事情自有因果,读书人也要客观而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深度好文计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看懂甄士隐被封肃吃绝户,就知道薛姨妈对贾宝玉有多残忍
...甄士隐,导致有了下世之兆出家而去这件事,与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之间的关系,看似八杆子打不下,但抽丝剥茧后才发现,原来情节相通至关重要。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
2024-09-15 14:49:00
林黛玉犀利点评刘姥姥,母蝗虫暗藏玄机,让薛宝钗听后都坐不住了
红楼梦演义162:刘姥姥人去留身影,林黛玉戏谑母蝗虫上一回讲到林黛玉因在酒宴上作酒令引用《牡丹亭》《西厢记》的内容,薛宝钗便知道她在背后“偷看”了禁书。这些书在外面不被允许子弟阅
2024-10-01 15:18:00
(分瓜)瓟斝上两行字,写尽薛宝钗一生,看懂就知半部《红楼梦》
...拿“(分瓜)瓟斝”给薛宝钗,挑明薛家来贾家的目的与刘姥姥一致。同为秋天到来,同为打抽丰而来。然而刘姥姥可以吃饱喝足拿钱走人,薛家不达目却不敢离开贾家。“(分瓜)瓟斝”尽管是作
2024-09-13 20:17:00
王熙凤:名字里的“熙、凤”二字是什么意思?原来和她的死有关
...贾家自身谋利崛起的现实。林黛玉说“母蝗虫”明着讽刺刘姥姥来贾家打抽丰,而刘姥姥就是王家亲戚。蝗为蝗祸。蝗虫过境寸草不生。母蝗虫有巨大的繁殖能力和贪婪的掠食性,实则暗示王家借女
2024-09-12 15:39:00
最卑鄙的小人物,解开贾家败亡和贾宝玉结局的关键,是岳父害女婿
...大、赖嬷嬷、李嬷嬷、赵嬷嬷、冷子兴这些人物。有人说刘姥姥是不是小人物?肯定不是。她是个重要的大人物。重要的小人物,往往出场不多却极为关键,身上带有特别重大的线索和伏笔,一言一
2024-10-06 16:11:00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狠狠地打了一个人的脸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见证了贾府兴衰的一个重要人物。第一次进荣国府时,元春还没有封妃,刘老捞来打秋风,贾府施舍了二十两银子。第二次进荣国府时,元春已经封妃,荣国府已经建成大观园,贾府
2024-12-04 09:56:00
红楼梦:刘姥姥跟贾母参观潇湘馆,为什么才进门就摔了一跤?
...书都自有习惯,我本人就特别喜欢胡思乱想。比如标题“刘姥姥参观潇湘馆,为什么没进门就摔了一跤?”就是我常想的问题。好些个文章,也就是随时随地这么想出来的。既然有了问题,就要寻找
2024-10-01 15:13:00
薛姨妈来贾家是乞讨?刘姥姥来后,贾母的讽刺让薛宝钗如坐针毡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间在秋末。尽管背着瓜果菜蔬而来似报恩。实际从时间点,再到她算螃蟹账给出二十两银子,在贾母跟前不断暗示积德行善,都说明她两次来的目的一样,就为“打抽丰”管贾府要
2024-09-15 14:42:00
贾母的一件生日礼物,带给贾府无尽的灾祸,刘姥姥一来就发现问题
...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玻璃炕屏前后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见到贾蓉来管王熙凤借玻璃炕屏,说是贾珍请客借了摆放一下。一次是贾母八旬之庆,询问王熙凤屏风的时,凤姐回复粤
2024-09-19 1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