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田”——国家文创实验区已迎来5万家文化企业落户,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市的24.5%,超三分之一是“文化+科技”企业。这是记者昨天从朝阳区两会上获悉的。
国家文创实验区是全国首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成立于2014年,核心区方圆78平方公里,西起东二环,东至八里桥,北至工体北路—姚家园路及其东延长线,南至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
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实验区累计培育51家特色文化产业园区,逾5万家文化企业先后落户,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占全市的24.5%。2022年前10个月,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271.8亿元,同比增长8.5%,2022全年有望突破1600亿元。
“文化+科技”是实验区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抢抓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主动培育和引入数字文化企业。”该负责人介绍。眼下,实验区已经培育爱上电视等一批数字文化龙头企业,拥有影谱科技、思维造物、太合音乐、快看漫画等数字文娱头部企业,发掘了数字力场、智链合创、时趣互动等文化科技潜力型企业。据统计,文化科技类企业已占实验区企业总数的1/3,2022年1月到10月,文化新业态共实现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10.8%,拉动作用明显。
实验区共有50余家特色文创园,也纷纷瞄准了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赛道。下一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推动传统优势行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积极推动“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方面,将实施“领航计划”“领鹰计划”“蜂鸟计划”,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探索设立“双服务管家”机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