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镇江古代救生鼓与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4 08: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为镇江古代救生鼓与呼

□ 李茂川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了古人扶危济困、急公好义、无私无畏、侠肝义胆的高尚情操。长江拯溺救生的千年历史及其文化传承,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朵智勇仁义之花,而镇江救生,则是长江千古救生这一见义勇为优良传统的发源、发展、传承、传扬的典范。记得三年前,我游览了西津渡的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为我们镇江拥有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生组织而震撼:古代长江中的镇江段是中下游水势最为险恶的地方,礁石众多,恶浪滔天,常常发生船难。为救助在风口浪尖奔波的人们,为官者施仁政,为商者捐钱财,为民者出力气,创设红船拯溺救生。上承天地之好生之德、下悯百姓之覆溺之灾,实乃大爱、大义、大勇精神。

《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这本书,不仅是写了自唐宋以来镇江古代救生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从紧邻入海口的江苏江阴溯流而上,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直至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对自宋元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一江三湖(长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救生历史做了较为详尽的探索,涉及救生组织数十家、救生义士数百人、救生历史近千年。作者通过详细的考证、系统的研究,厘清其发展脉络,全景式勾画了近千年来长江流域水上救生的历史情景。据考证,这是比较完整地研究长江古代救生历史,特别是镇江古代救生历史,并揭示其发展规律和文化传承的第一部专著。

拯溺救生、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作者要揭示的古代救生历史的重要主题。这本书讲述的中国古代仁人义士创设救生会,置办救生船、招募救生勇士在狂风恶浪和激流险滩中拯溺救生、见义勇为的历史故事,鲜活生动,感人至深。自从中唐时期镇江刺史齐浣开凿瓜洲伊娄河,镇江的西津渡码头和瓜洲渡就成为南北交通要津、漕运咽喉,舟楫如梭,帆樯如翼。每遇风浪或急流,往往舟覆人溺。于是历朝历代无论朝廷官府,还是社会贤达,都十分关注镇江段的拯溺救生。中唐时期浙西道李德裕就十分重视西津渡码头的管理,北宋的翰林学士夏竦建言在金山等处设置了世界上最早的救生船,南宋的镇江知府蔡洸造了五艘大船,以“利、涉、大、川、吉”为旗号,开设义渡以减少覆溺;明代的巡抚周忱,在大江两岸设置两只“巨舰”义渡救生。明末清初,诸多士绅和盐商在西津渡、金山、瓜洲一线渡口设置了一批专业的救生船,其中李长科设置的避风馆救生船,委托西津渡超岸寺僧人管理,并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形成了救生组织的雏形。清顺治康熙年间,一批民间救生组织开始在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江西大江两岸诞生。承接避风馆救生活动的京口救生会是中国及世界上创设最早、历史最久的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家族救生世代传承是其重要特色。初期的蒋氏,从康熙四十一年到同治三年的163年间,蒋氏七代十位善人义士创办京口救生会拯溺救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一传奇历史为世界罕见;后期的镇江状元李承霖及其子孙李慎儒、李寿源,祖孙三人从同治四年至民国十四年,即从1863年到1925年,致力于镇江救生事业历时63年。李承霖因咸丰战乱避难在镇江,他的主要精力就是在恢复镇江救生事业,包括恢复京口救生会,重振焦山救生局,他和焦山救生局陈任旸一道,使镇江救生的范围从城区一直向东扩展到丹徒圌山,最鼎盛时多达二十五艘救生红船在近百里江面上巡弋救生。晚年力荐其长孙李寿源协助主持京口救生会,直至民国十四年。

镇江的救生故事,是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影响到中国,也影响到世界的故事。宋代设立的镇江金山救生船,是中国最早的救生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救生船。镇江京口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生组织,它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702年,比1825年的英国救生艇协会还早120多年,是我国救捞史上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也是世界救捞史上的一大创举。

历史是照亮未来的灯塔。今天的江海行船,由于船舶和航行技术的现代化,与古代有着天壤之别,其风险已大大降低,但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古代救生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力量,依然是鼓舞人们见义勇为的精神动力。这些年,镇江水上救生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在被表彰授予“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的6人中,就有4人是水上救生的英模。“白鳍豚”金山湖义救联盟2021年8月成立以来,一年不到的时间,金山湖周边就发生涉水警情117起,该联盟救助了57个落水人员。

处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大变局之际,我们重温古人的救生历史,承继古人的救生文化,弘扬古人在江河救生中见义勇为的传统,需要进一步弘扬古人向上向善的大爱美德,传承古代长江救生的义勇精神,大力推进见义勇为社会事业的发展。

(此稿系《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序言,本报有删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士夏竦(曾任丹阳主簿)共商救生大计,在长江下游的镇江金山、六合长芦口等7处“津渡险恶处官置小船十数只,差水手乘驾,专切救应”。据考证,北宋金山等处救生船是世界上最早的救生船
2023-10-31 06:06:00
镇江爱心志愿者开展“暖心行动——第五届环卫子女集体生日会”
...人子女,让他们过一个温馨快乐的儿童节。6月1日下午,镇江爱心志愿者联合开展“暖心行动——第五届环卫子女集体生日会”活动。暖心的安排,丰富的活动,受到环卫子女和家长们的欢迎。在
2024-06-03 15:51:00
镇江海事局开展“救生衣”行动,引导船员树立救命衣
...嫌麻烦,经常不穿救生衣,觉得也不会有事。但自从听了镇江海事局的宣传,就天天穿了,没想今天还真救了自己一命!”来自安徽的“如意XX”轮船员沈林说。8月4日晚上7点15分许,他意
2023-08-05 19:51:00
京口瓜洲一水间,这十年绿了不少
...:极目新闻国家低碳城市近日,碳达峰碳中和金山峰会在镇江举办。为何叫金山峰会?一种解释是,镇江既有金山、银山两座名山,还有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的“客路青山外,行舟
2023-10-28 19:49:00
镇江西津渡,感受古渡博物馆
...,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诗人乘船过江之处,就在今天的镇江西津渡。4月23日,记者随“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感受历史悠久的“津渡文化”,在当下如何多
2024-04-25 15:40:00
“京小检”品牌内涵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了解更多京小检内容,可扫码关注“京口检察在线”公众号。“京小检”是镇江市京口区检察院为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新需求,而创设的“人物IP”式检察文化品牌。“
2023-01-05 09:30:00
筑牢“生命防护屏障”!江口双江街道多措并举严防溺水事故
...,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护屏障”。在江口县双江街道镇江完小,双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教师围绕“六不准”原则,结合实际案例为该校学生进行防溺水宣传,严格实施“放学前一分钟提醒”
2025-06-24 10:15: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本报讯(笪伟 杭菲菲)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游泳经营场所安全管理,保障人民健身安全,近日,市体育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对市区游泳场所开展了“双随机 一公开”执法检查
2023-08-20 09:07: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经济大普查 数说新时代京口举办“中国统计开放日”主题宣传活动本报讯(胡涛 梅永生 林兰)9月20日上午,京口区第十四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云时代广场
2023-09-24 1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