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丰收中国 生机勃勃——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2 12:0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

河南兰考县,沃野千里吨粮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庆丰收的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

四川通江县,“非遗话丰收”活动现场,以庆丰收为主题的传统技艺创作展示,引来不少观众点赞。

这是亿万农民自己的节日,这是凝聚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窗口。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袤乡村展现生机勃勃新气象,丰收中国铺展美丽新画卷。

丰收答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眼下,全国各地陆续迎来大面积秋收。

黑龙江省北安市二井镇自和村,大田开始泛黄。“今年村里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共建,瞅瞅这苞米,个头多大,豆荚个个饱满。”村党总支书记闫忠杰说,从测产情况看,预计全村玉米亩产1600斤,比去年增产70斤,大豆亩产400斤,比去年增产30斤。

自和村的丰收底气,来自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的垦地合作新模式。北大荒集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农机、管理等优势,在全国粮食生产优势区成立26家区域农服中心,辐射更多地块、带动更多小农户。

“今年我们在二井镇实现了19.7万亩耕地技术服务全覆盖,示范推广分层定位定量施肥、根瘤菌喷淋等先进技术。”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长水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坤芝话语中透着自豪,“乡亲们对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的服务订单越来越多。”

北大荒集团持续增长的新订单,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的缩影,也是丰收答卷上的一个亮点。今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服务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粮油作物大面积提高单产,促进高质高产、节本减损提供支撑。

今年夏粮产量2996亿斤,比上年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秋粮丰收在望,为大国粮仓岁稔年丰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礼赞丰收,致敬耕耘。沉甸甸的丰收,来自全国上下重农抓粮的扎实行动,来自亿万农民和“三农”一线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连续闯关夺隘。从春季病虫害、干热风,到夏季“龙舟水”“暴力梅”,黄淮海干旱、旱涝急转,东北极端暴雨,再到秋季超强台风……各地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始终绷紧抗灾夺丰收这根弦,抢农时、抓田管,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为稳产增产保驾护航。

透过丰收答卷,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强国建设步履铿锵,现代化大农业活力澎湃。

甘肃泾川县,果园迎来早熟苹果采收季,金世纪、丽嘎等优质品种琳琅满目;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1万多亩甜柿硕果盈枝,乡亲们利用高位嫁接技术种植大秋甜柿,香甜爽脆、质优价好……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7.8万个。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城乡居民的餐桌,共庆丰收,同享喜悦。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力量办好群众普遍需求、能够办成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可感可及”“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四川青神县汉阳镇,千年古镇焕发新生机,见证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向前。

“返乡是因为机会就在家乡。”一大早,汉阳镇汉阳场社区返乡创业青年邓伟在自家的快递服务站忙活起来,“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启动后,古镇的花生、柑橘等农副产品订单明显增多。”

汉阳古镇,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新时代以来,乡村全面振兴的春风吹进千年古镇。青神县推进古镇保护和利用,对古建筑、古民居实行统一建档挂牌保护的同时,全方位补齐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短板。乡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乡亲们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古镇成了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邓伟的快递站是红火乡村游的见证者。“人气越来越旺,很多‘背包客’喜欢买我们这的手工艺品和特产,然后快递回家。我的业务量从每月60来单增加到2000多单。”邓伟说。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各地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万千乡村上演美丽蝶变,一幅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广袤田畴铺展开来。

云南姚安县,鲜花产业美丽“绽放”,产加销一体发展,7000多乡亲家门口有了增收“新饭碗”;

山东临沂市,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大力推进“产业贷”“采购贷”等全产业链信贷产品,为提升蒙阴板栗、苍山蔬菜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注入“金融活水”;

河南汤阴县,凡人善举变成积分存入“爱心银行”,还能兑换日用品,韩庄镇部落村的乡亲们人心齐了,干劲足了,“落后村”变成了文明村;

…………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全国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9.1万家,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90个,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数字农业、订单农业、休闲农业,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乡村建设提质扩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向乡村延伸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治理务实有效。各地区强支部、抓治理、树新风,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活力乡村,乡亲们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焕发新活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小岗村全面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丰收时节谈收成,村民程玉松喜不自禁:“入股村集体经济,今年每人分红700元,家里10亩地流转给种粮大户,一年流转费6000多元,再加上我的打工收入,相比以前,收入增加了不少。”

农业现代化,科技显身手。小岗村现代农业示范区里,智慧农业物联网精准监测作物长势;村内改革大道旁,多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农业产业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小岗村创新发展公司、小岗村旅游投资公司等‘村企一体’企业陆续成立,有了产业依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村里通过自己的专业拓展事业,村庄发展活力越来越足。”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420万元。

放眼全国,改革和科技双轮驱动,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4%,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改革增动力、添活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步推进,全国家庭承包耕地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超5.7亿亩。广袤乡村生机勃勃,亿万农民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6%,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1个百分点。

“口袋”更鼓,“脑袋”更富。傍晚,山东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长汪村的广场舞队在小广场上又开始了排练。村民孙景侠自豪地说:“区里定期请老师给我们培训和指导,我们村的广场舞队伍经常代表镇上去演出。”

热闹喜庆的村晚、活力四射的球赛、丰富多彩的墙绘……各地区各部门加大优质文体产品和服务供给,我国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建成公共图书馆超3300个,乡镇影院银幕超过1.2万块,近20万家农家书屋提供数字阅读服务,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亿万农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昂首阔步迈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顾仲阳、常钦、郁静娴、李晓晴)【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2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
2023-09-23 03:30:00
乌兰图雅《锦绣小康》唱响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9月22日,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在CCTV-1(综合频道)20点档
2024-09-24 15:09:00
《新乡村》: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中国农民细语话变迁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继2021年《土地 我们的故事》、2022年《村庄十年》后,推出了中国农民口述史的第三部——《新乡村》。该片共三集,紧紧围
2024-09-29 12:27:00
2023年总台丰晚今晚播出!铺展和美丰收新画卷
...丰收、促和美”,9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将在CCTV-1、CCTV-17重磅播出。本届丰晚将以创新的全媒体传播手段,展现亿万农民新风貌、
2023-09-22 20:59:00
今年9月22日是农历秋分。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
2024-09-22 12:03:00
...极作用。”让年轻人在乡村找到“用武之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9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浙江金华、绍兴等地考察。在位于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的李祖村,总书记走进村党
2023-09-28 05:09:00
丰收的颜色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转自:乌鲁木齐晚报丰收的颜色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中国农民丰收节,乌鲁木齐农耕人分享喜悦庆丰收9月22日,乌鲁木齐市2023年“庆丰收·促和美”中国农民丰收节会场展出的超大南
2023-09-23 04:30:00
[两会会客厅]生机勃发 乡村迈向全面振兴
...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等是她最关心关注的话题。 刺梨是中国西南山区特有野生水果,也是天然的药食两用水果。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刺梨从山野浆果成长为富民兴业
2023-01-17 04:56:00
发挥志愿服务力量 助农移栽秧苗暖人心
...披上了绿装,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生机勃勃。据悉,栽秧的志愿者有老农技工作者,也有退休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依然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积极参
2024-04-30 07: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8日,“西矿街千峰北路口”“千峰北路迎泽大街口”两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投入使用。此次新增的两个“公车点”位于万柏林区重要的居住与商业集中地
2025-11-09 07:01:00
由省消防救援总队在钟楼街精心打造的“消防科普小镇”于11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一全国首创的消防科普宣传综合体,集消防科普讲堂
2025-11-09 07:01:00
11月8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我市开展救护车清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救护车的规范管理,切实提升救护车运行管理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2025-11-09 07:02:00
霜降一过,并州大地寒意渐浓,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却热度飙升:车间里机器轰鸣,塔吊下焊花四溅,路基上巨臂挥舞……四季度“收官战”打响
2025-11-09 07:02:00
11月8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太原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金秋搭桥架·就业有‘工’略”专场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举行
2025-11-09 07:02:00
宽城满族自治县孤山子村“两山学堂”话振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些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2025-11-09 07:32:00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超411亿元赛事流量如何变消费“留量”河北省赛事经济有多火?河北省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25-11-09 07:32:00
连日来,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实际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民革太原市委会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2025-11-09 07:33: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②|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
清河古码头 文旅焕新生10月15日,清河县益庆和盐店博物馆里的沙盘复原昔日清河油坊码头舟船往来的热闹场景。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崔玉洁摄卫运河左岸
2025-11-09 07:33:00
鲁网11月8日讯(记者 赵鹏飞 徐之的 通讯员 李甜)11月8日,立冬时节,荣成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节盛大启幕,在场市民共同见证着这场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养生盛会
2025-11-08 15:55: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吉林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将吉林打造成为新时代省域副中心
共识在凝聚,力量在激荡。 连日来,吉林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全会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使其入脑入心,凝聚起奋楫争先的强劲动能
2025-11-08 16:03:00
谁敢相信已经立冬了!今天(11月8日)福州气温达30℃!
2025-11-08 16:10:00
这波“种草”河南,来自台湾青年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河南之行让我们深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厚重脉络,也亲眼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澎湃动能!每一步探访都像打开一扇窗
2025-11-08 16:14:00
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开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聚餐活动
鲁网11月8日讯11月6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新华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暖心驿站”为服务阵地,围绕“暖‘心’立冬,暖‘新’一家”主题
2025-11-08 16:27:00
党建领航暖立冬 志愿同心聚邻里—玉地山路社区“立冬・暖兮”沙龙活动传递双向温情
鲁网11月8日讯 (记者 薛同春)具备专业组织能力的青岛爱心角志愿服务中心与深耕“社区生态”服务领域的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发力
2025-11-08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