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鄂州日报
焕然一新的楼面、开阔有致的小游园、方便舒心的社区食堂、平坦整洁的道路、清晰规范的停车位,而今的西山街道雷山社区已看不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社区。这个曾经令居民们发愁、想搬离的地方,而今抬头见绿,出门赏景,成为居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共谋共建,老旧房变“幸福里”
雷山社区水泥厂小区是鄂城水泥厂职工生活小区,“雷山”牌水泥曾走进千家万户,像小社会一样“五脏俱全”的水泥厂小区也曾风光一时。随着工厂改制,小区疏于管理逐渐破败、老旧:住宿楼外墙陈旧斑驳、基础设施老化、路面坑洼不平、公共空间私搭乱建……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
为了让居民们“住有宜居”的愿望成真,水泥厂小区改造被纳入全市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范围,列入鄂城区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
“小区怎么改,大家说了算。”改造前期,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敲门,点对点发送消息,“线上线下”听取民意:“住宿楼外立面最好能再现水泥厂当年风貌”“雷山西山相连,要打造出属于我们雷山特有的‘东坡文化’”“小区老年人多,休闲长椅不能少”“争论多年的楼顶漏水要尽快解决”……
“我们和社区干部一起,三次去武汉找房主协商,这个过程中,大家的事就变成了自家的事。”73岁的刘华堂老人是原水泥厂工会主席,如今是小区楼栋自治小组组长,回忆起去年带领居民和社区一起处理小区34号楼天面改造的过程,他觉得无比暖心。“过去有事情找社区,如今有问题一起想办法。”
“你看,新装了红砖装饰面的住宿楼多喜庆,还有回忆满满的葡萄架时光长廊、焕然一新的灯光球场和明亮整洁的雷山菜场,一番改造让旧物又恢复荣光。”看着自己的意见、想法被实现,居民们体会到,房前屋后的事和社区、共建单位共同想办法,变“你我”为“我们”,在协商中推动协商成果“大家享”到“大家管”,更加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共管共评,“闹心窝”变“舒心家”
“前年,一残疾老人家中失火,邻居帮忙拨打了火警电话。因消防通道堵塞,等我们和居民共同扑灭火后,消防救援队才进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雷山社区地处市郊,楼栋老化、道路狭窄、居住群体年龄大、安全意识差,安全隐患很大。
“自己做饭,1个菜太单调,2个菜又吃不完,每天都为吃什么发愁。”83岁的唐小梅老人说,为改善伙食,她常常和邻居老姐妹们一起搭伙。“最常见的是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很多时候,吃饭、就医等事也让老人们头疼不已。”社区党委书记董玉萍说。
雷山社区是深度老龄化社区。辖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达60%,2800位居民中空巢、独居、高龄老人有8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200多人。如何更好地保障老年群体的健康与安全,成为社区的眼前难题。
“去年,我们抓住成立鄂城区消防执勤救援站的契机,积极对接鄂州消防救援支队,将原来废弃的停车场改建为消防救援站。”董玉萍介绍,消防站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添了一份保障。
在唐小梅等老人的建议下,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协调社区食堂场地和监督管理事宜。2022年8月8日,雷山社区幸福食堂正式开门服务。“我几乎每天都过来吃饭,实惠又方便。”居民汪汉平说。
3个月后,在幸福食堂对面,雷山社区残疾人之家挂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随后投用,原水泥厂幼儿园变成了集幸福食堂、养老、残疾人康养为一体的东坡颐养园。
“东坡颐养园是利用民政部门的惠民利民政策及共建单位资源投入建成的爱老工程,不仅服务雷山社区居民,还辐射周边人群。”董玉萍介绍,这里为辖区老人提供全面、便捷的日间照料服务。为保证幸福食堂长期良性运行,社区还联合居民成立了幸福食堂监督委员会,实现建设共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
共管共享,小协商推动大治理
改造好的项目还需要长期的后期维护,如何管理?
各种办法都来自社区睦邻广场的议事长廊。在这块阵地,话语权交给辖区党员、居民,大家用议事协商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在水泥厂小区拆除违建后的废墟上建起的雷山游园,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环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其进行绿化升级,道路铺装、新建景观亭、加装健身器材、绿化全覆盖等,并栽种了530棵樱花,成为城区的一处樱花园。
“以前种菜,现在养树,我们附近几栋楼的志愿者把樱花园划片分包了。”志愿者洪金枝说,大家商讨,参照社区卫生管理队工作机制,樱花园由社区长青志愿护卫队负责,一年以来,护卫队认真做好樱花园的除草、浇水、养护和卫生等工作。
“这几年,雷山社区共孵化了7支本土志愿服务队,5支入驻东坡颐养园,提供社工、修理、健康、心理咨询等服务。”西山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现了社区统筹协调、监督委员会管理、社团组织服务的良好局面。“东坡颐养园的建成是‘五共’理念的生动实践,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康养服务水平,更让广大居民体会到老有所获、老有所乐、残有所依等社区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区环境变好了,每家每户都受益,我们是党员,应该带头支持。”赵晓平是雷山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是常年关心社区发展的“鄂城楷模”。她介绍,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一批老党员带头参与,主动拆除自家的违章搭建,在关键时刻作出表率。
“以前,‘微光益修’团队就是一个普通公益修理服务队,现在成了社区基层治理的骨干队伍。”队员们说,为了守护家园的美好环境,10余名队员分班在小区巡逻,大家的认同感、归属感不断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居民从‘旁观的你’变成‘行动的我’,使社区工作中遇到的基层治理难题都迎刃而解,通过发动群众,大大提升了社区在基层治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等方面的能力。”董玉萍介绍,接下来将找准居民对环境改造的项目需求,针对危房拆除、道路交通秩序、老电影院打造等进行改造升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