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巴中日报
图:枳壳被切片晾晒。
本报讯(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俊吉 文/图)7月23日上午9时,在通江县青峪镇青龙石村的枳壳产业园里,漫山遍野的翠绿枳壳树正尽情享受着阳光,树枝中,拳头大小的枳壳“羞涩”地躲在层层绿叶中,在树林里穿梭的村民正背着背篓、拿着剪刀忙着收获成熟的果实,不远处还有村民将采摘的枳壳进行切片。随着大家不停地忙碌,堆积的枳壳很快变成一座绿色的小山,整个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我们从7月开始采摘枳壳,今年预计收获30多吨。”说起枳壳的发展,青龙石村党支部书记闫旭的脸上充满笑容。
“我们种植枳壳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但那个时候销路窄、价格低,又不懂管护,村民都把枳壳当成‘懒庄稼’来对待。”闫旭介绍,以前是零散发展,价格涨不起来。“那个时候一斤卖四五毛,最低的时候卖过一两毛钱,等于说留着没有效益、砍了又很可惜。”
2016年,趁着青峪镇发展枳壳产业的东风,青龙石村发动群众大面积规模化种植,将散落资源集中起来做大做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我们村上有两种枳壳树,一种是以前就有的本地枳壳树,另外一种是发展产业后从江津引进的新枳壳树。”闫旭介绍,新树是改良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通过种植改良品种和规模化发展后,收购商也多了起来,现在根本不愁销路。”
村里的枳壳产业发展起来了,最开心的还数青龙石村的村民们。“收购商给我们的价格是,本地枳壳1.9元一斤,改良品种2.2元一斤。”背着枳壳的村民韩国成笑着说,以前想都没想过“懒庄稼”有朝一日会变成他的“摇钱树”,“除了种枳壳外,我还可以套种粮食作物,各种收入加起来还不错,现在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