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27 01:2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杨罗金,男,苗族,1971年09月出生,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人,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现任龙泉镇卡拉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

6月,丹寨县城东北3公里处,卡拉村“银匠村”内游人如织。

还没走进村子,就看见一辆辆载满游客的旅游大巴正驶入停车场。刚好碰上一群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便跟着他们在导游的指引下,走进银匠村。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这几天村里在进行电路改造,得赶在暑期旺季前让村里更敞亮。”54岁的杨罗金朝着人群方向走来,手里电话不断。

龙泉镇卡拉村党组织书记杨罗金当过兵,他说:“别看银匠村是个村中村,村子不大,但处处有看头。”

银匠村依山而建,占地50亩,30余栋木楼错落有致。这里虽以“银匠”为名,实则是聚集了蜡染、刺绣、古法造纸、鸟笼制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

“银匠村”的打造,不得不提省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王国春。

2018年,他怀揣着“产业集聚、文化融合”的想法,收购40栋当地废弃吊脚楼,打散重组焕发新生,如今蓝图已化为现实。

“独木不成林,非遗必须抱团发展。”王国春凭借卡拉村“鸟笼艺术之乡”的底蕴与稳定客流,筑巢引凤。他与黔东南州多所高职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力邀1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驻,让传统技艺在互动与研学中重焕生机。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融合创新,老手艺闯出新天地。2021年,蜡染传承人张义苹的工坊“蓝锦染艺”迁入银匠村,仅半年便迎来蝶变,与广州知名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了蜡染服饰提档升级,年产值有望突破千万元。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家门口的工坊让我们靠手艺挣钱,腰杆更直了!”画娘王腰里后道出众多妇女的心声。在政策东风助力下,银匠村打造了国风非遗研发中心和直播中心,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销售。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鸟笼文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雪亮的转型之路同样精彩。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养鸟人群减少,面对鸟笼市场萎缩的困境,他在银匠村将鸟笼创新转化为灯饰、书架,更借力研学体验打开新销路,每年接待全国各地研学学生上万人。

“游客来了,体验项目就是收入!”说话人叫王玉和,他是村里的老支书,也是鸟笼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村里建了一栋鸟笼编制技艺研学体验馆。

“体验馆已成为热门的非遗研学点,特别是假期,各地的学生和旅客都在这里亲手制作一个鸟笼带走。”王玉和说,卡拉村做鸟笼的历史已有400多年,全村每年生产鸟笼10万余只,年产值达上百万元。

旅游业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王玉和的大儿子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超10万元。目前村里开了28家农家乐,年收入达750万元。

现在王玉和不仅继续传播鸟笼编制技艺文化,还被邀请到各地讲课。

【兵支书“再出发”】村中村非遗焕新生

产业共兴,小村落书写大文章。近年来,银匠村以“非遗+旅游+研学”为引擎,串起了一条融合发展的产业链。这里年锻制银饰银器50万件,解决就业300人,预计年收入超5000万元。

“生态文化旅游一直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希望不断丰富民族文化活动,给游客更多文化体验,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杨罗金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丨回首奋斗路 迈入振兴年——贵州村级年会现场直击
...叶加工厂也建不起来,更不可能以茶为生。”脚尧村的老支书吴先锐在年会上感叹,村民凝聚力增强、明白必须抱团发展,是去年以来村里最大的观念变化。2023年1月10日,贵州省雷山县西
2023-01-15 20:41:00
聚焦第四届孔学堂书博会|弘扬传统多点开花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这个银匠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村落,而是卡拉的“村中村”。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了解和体验银饰、蜡染、织锦、鸟笼等制作技艺,是游客喜爱的非遗探索之旅。卡拉新村全景丹寨县堪称“非遗
2023-10-17 11:59:00
贵州丹寨:“银匠村”体验非遗文化
近日拍摄的贵州省丹寨县银匠村。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有“银匠村”之称,国庆假期期间,当地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鸟笼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制作工艺。近日拍摄的
2023-10-06 00:58:00
...800元提升到了现在的每亩6000元。在丹寨县龙泉镇卡拉“银匠村”,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体验、游览。该项目由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王国春设计建造,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
2024-10-08 05:57:00
燃情“村BA” 快乐贵州行|秒变竹编“手艺人” 美国青少年Get新技能~American Youth Experience New Skills as Bamboo Weaving Artisans
...身竹编“手艺人”,成功“解锁”已有四百年历史的卡拉鸟笼竹编技艺。位于丹寨万达小镇的卡拉丹笼非遗研学基地。卡拉鸟笼制作技艺发源于丹寨县卡拉苗寨,这一苗族村寨自明代起便以竹编闻名
2025-07-10 19:57:00
暑假期间,丹寨县龙泉镇鸟笼编织技艺非遗传承地卡拉村迎来不少非遗手工亲子体验团。图为7月31日,小朋友在家长陪伴下体验手工编织鸟笼,感受非遗文化,丰富暑期生活。黄晓海 摄(贵州图片
2023-08-02 02:32:00
平安产险贵州分公司公益巡游活动丹寨站圆满举办
...助力丹寨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活动首站来到\"中国鸟笼艺术之乡\"卡拉村。在老师的指导下,车主客户们亲手编织竹丝、打磨框架,体验已有400年历史的鸟笼制作技艺。通过现场教学
2025-04-29 10:30:00
今年“五一”期间,贵州丹寨卡拉银匠村的特色建筑、民族文化、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手工艺成为当地旅游的亮点,深受游客喜爱。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然二审 李劼三审 庞博
2024-05-05 12:20:00
...,现在走在村子里每个地方,都舒服、舒心。”麻料村副支书黄连贵说。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先锋带头作用。该村支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作好表率,以自己的室净、厨净
2023-07-27 06: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