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工网记者 李新媛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劳动人民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月1日正逢北方小年的前夕,早上七点,北京朝阳站就挤满了人。
他们之中既有拖着行李箱、手拎北京特产的青年男女,也有扶老携幼、在车站吃完早餐去候车大厅的一家几口,还有跟着大人回家、在车站兴奋地跑来跑去的孩子……其中还有这样一群人:独自一人背着大包小裹。他们,就是即将踏上返乡归途的农民工。
2月1日,中工网记者来到了北京朝阳站和北京站,随机采访了三名候车的农民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返乡故事。
第一次赶春运,儿子提前替在京务工的父亲买好车票
2月1日9:30,张先生早早地来到北京朝阳站候车,在京做了四个月保洁的他,要乘车赶回河北承德老家过年。
中工网记者见到张先生时,他正独自一人坐在候车大厅的座位上,望着进站口的方向,身旁是三件行李。“我今年是第一次自己赶高铁,怕赶不上车,还背着这么多行李!”张先生说。
张先生起早来北京朝阳站等车,眼睛一直盯着进站口的方向。中工网记者李新媛 摄
四个月前,张先生经人介绍来北京做保洁,前几天他辞去了工作,准备回老家。以前,张先生在老家种种地,年后他准备在老家再找点活干。
张先生不会用智能手机,最多用来接打电话。所以张先生的儿子提前替张先生把回家的车票买好了,并嘱咐父亲“拿好身份证一刷就行了”。“没啥不放心的,我都出一辈子门了。”张先生笑呵呵地说。
张先生购买的车次中午十二点发车,下午一点多就到承德老家了。张先生的儿子和儿媳在承德车站等着接父亲回家,张先生的老伴则做了一桌子菜等着他。
短暂的交谈结束,张先生突然起身,扛上他的三件行李,到候车站二楼的早餐店买了个包子。站在店外吃完包子,张先生又回候车站等待,目光依旧离不开进站口的方向。
一年没回家,这是最后一天在北京
“我怕赶不上车,打车到朝阳站花我150……”一通电话吸引了中工网记者的注意。
打电话的是一位大爷。挂了电话,他还从衣服的里怀兜里拿出了打车的发票看一眼。
“大爷,您多大了?”中工网记者试图搭话。
“我是1956年生人。”68岁的卫大爷有点自来熟,记者才问了几句,他打开的话匣子就关不上了。
卫先生说,他去年正月十六就到了北京,经人介绍,在北京市大兴区做环卫工作。卫先生告诉中工网记者,这份工作一个月能赚3000元工资,单位还包吃包住。
卫先生老家在辽宁省朝阳市,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一个去了丹东工作,另一个则去了江苏工作。
卫先生离开家到北京已经整整一年,期间一次都没回去过。被问及想不想家的时候,卫先生说:“我这个人其实在哪都行,没啥好想的。想家又能怎么样?”
可是就在刚刚,卫先生才告诉中工网记者,本来老板是不同意卫先生回家过年的。为了回家过年,卫先生一气之下辞去了环卫的工作,之后就不再回来了。一个大号行李箱和一袋子衣服就是卫先生在北京生活的全部家当了。
卫先生接受中工网记者的拍照请求,答应让记者为他拍张照片。中工网记者李新媛 摄
最后一个问题,中工网记者问卫先生有没有什么新年愿望。卫先生说,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新年愿望。
中工网记者说,那就祝您和家人平安健康吧。
卫先生终于笑了一下,连连说着“谢谢”。
蹲在车站吃泡面,突然发现明天是小年
中午11:50,到了午饭时间,北京站的四面八方飘来泡面的味道。北京站有很多餐厅,但仍然有些旅客为了图方便或者省点钱,会买一桶泡面吃。
不同于其他旅客的桶装泡面,侯先生的泡面装在了透明塑料打包盒里。他蹲坐在一候车大厅门前,大口大口吃着泡面。侯先生说,这是他从家里煮好带过来的。在他眼里,比袋装多了几元钱的桶装泡面太“奢侈”了。
车站里,尽管候车的人很多,但依稀还有几个空座。侯先生没坐在座上吃泡面,而是蹲坐在一个装衣服的袋子上,旁边还放着他的行李箱和水瓶。中工网记者提议帮侯先生挪到座位附近,让他坐着吃。侯先生连忙说着“不用”拒绝了,却没有说为什么,只是快速将碗里的面吃得干干净净。
侯先生老家在河北邢台,五个月前来到北京,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班,一天能赚310块钱。工地放假早,侯先生花51.5元买了一张回老家的车票。
侯先生在候车大厅吃着自己在家里煮好的泡面,身后是同样等待返乡的旅客。中工网记者李新媛 摄
“明天就是小年了,您家人肯定准备好丰盛的饭菜等您吧!”
侯先生突然眼睛亮了起来:“明天就是小年了呀!我没注意。”
在侯先生所在候车室的隔壁,一对农民工夫妇也选择蹲在地上吃泡面,周围堆放着他们的六件行李。把泡面汤底一饮而尽之后,他们还没忘记把地上的垃圾收拾干净。
车站里的人们,都步履匆匆。他们素不相识,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不尽相同。无数的人在这里有了一面之缘,然后就跃入人海,再也不会相遇。但他们都盼着和家人一起迎接新春的到来,漫漫旅途都是为了回家过年。
记者手记
记者准备离开车站时,被一家三口吸引注意——他们找到座位之后,父亲和母亲互相帮忙拍去羽绒服上的灰尘,然后父亲拿了一张湿巾帮儿子擦鞋。
这位父亲姓张。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口常住在武汉,这次是要回内蒙古的孩子姥姥家过年,现在来北京中转。本来他们买的是上午9:40的车票,但是由于路上堵车没赶上高铁,所以只好改签成下午的车次。
张先生和妻子已经七年没回家了,上次回家还是2017年回老家结婚。暴女士开心地告诉中工网记者,家里人已经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等着他们回去。
张先生起早来北京朝阳站等车,眼睛一直盯着进站口的方向。中工网记者李新媛 摄
“好了。”交谈结束,张先生也已经把儿子的鞋擦得干干净净。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记者觉得,也许这就是回家的意义。
来源:中工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