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烟卡热”正席卷着全国多地的小学校园。烟卡游戏在数十年前就已流传,如今再次被孩子们追捧。
烟卡游戏规则简单,对场地需求不高,烟卡根据卷烟品牌划分等级,赢者就能获取对方的烟卡。在这一游戏背后应看到过早且密集地接触各类香烟品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多地教育部门曾发文强调,沉迷烟卡游戏可能会对孩子带来学业影响、助长攀比、诱导吸烟赌博等危害。
未成年人获取烟卡的途径也值得关注。除了受身边的成年烟民帮助外,一些小学周围的店铺与网购平台中均有烟卡销售。南都记者发现,网购平台中充斥着各类烟卡商品,一些店铺的营销标语明显指向了未成年人。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关注到了烟卡销售问题,作为一名未成年人的家长,他在近期向多部委递交了相关建议函,表示售卖烟卡涉嫌违反了多项法律。
玩烟卡的小学生。来源:网络
现状
路边寻找空烟盒,烟卡成小学生游戏新宠
住在河北某县城的张英发现,最近一家人回到村中老家探亲时,儿子小豪忙碌于“寻宝”。这里对于小豪来说是难得的宝地,与城中较整洁的路面不同,村路旁散落着不少被人丢弃的烟盒,这些“废品”是小豪和他的同龄人追捧的玩具。
小豪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就在小豪读四年级的学年,烟卡游戏突然在学校中流行起来。班上近三分之二的人在玩烟卡,其中男孩子占多数,但也有女生。
粗略来看,这个游戏并不复杂,小豪告诉南都记者,只需要将烟盒折叠成约两指宽的“烟卡”,再找到一片空地就能和朋友们“竞赛”。游戏规则与古早的卡片游戏类似,参与者将各自的烟卡放在地上,再轮流拍打地面,把卡片拍翻的人可以赢取相应的烟卡。
值得一提的是,烟卡游戏并不是在近几年才产生兴起的,它也是一些中年人的童年记忆。“70后”王默告诉南都记者,他在儿时也常和朋友在外面寻找废弃烟盒折成烟卡,游戏规则与现在并无区别。
需要关注的是,烟卡的游戏性与卷烟品牌紧密挂钩,这也促使孩子们主动去了解各类卷烟品牌。烟卡正面就是醒目的烟草品牌标识,这些品牌标识区分了不同烟卡的“稀有等级”。越是用“名贵”卷烟盒折成的烟卡,在游戏中越稀有。一盒卷烟中一般有20支烟,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卷烟零售价一律不得超过1000元/200支。最稀有的烟卡大多来自在此规定下以顶格价格售卖的卷烟。
通过烟卡游戏,小豪对于各种卷烟品牌越发熟悉。为了分辨不同品质的烟卡,小豪开始通过网络等渠道留意了解各个香烟品牌的名称与价格。采访中,经过短暂回忆,小豪便准确背出了7种卷烟品牌和它们的价格。
校外的小商店售卖烟卡。来源:网络
未成年人是如何获得烟卡的?
学校旁商店与网购平台均有售卖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烟草专卖法》有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卖卷烟。小学生该如何获取用以折叠烟卡的烟盒?通常情况下,除了自己捡拾废弃烟盒外,他们需要家长等成年人的帮助,这也催生了相关的生意。
小豪的爸爸就是烟民,得知儿子对烟卡着迷后,便将烟盒都留给了他。小豪爸爸还和烟友打好招呼,“抽完烟盒子不要扔,留给我儿子。”记者注意到,一段在网络中流传的视频显示,一男子在外用餐期间,频繁遭遇了前来索要烟盒的孩子。
在小豪学校旁的商店里,就有烟卡售卖,一元钱一张。小豪称其中混杂了各种卷烟品牌,但就是没有“稀有”的,小豪买过一次之后就觉得“太亏了”,自己明明可以找大人要,去路边捡,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呢?
在线上,烟卡有着自己的销售策略。南都记者发现,各大网购平台均有烟卡售卖。各店铺使用了众多的营销标语,其中有标榜自家烟卡使用的是正品的“真烟盒”,而非使用假冒印刷品;有标榜商品均是“稀有绝版”烟卡;也有标榜所售卖烟卡经过消毒,干净无烟味。
网购平台有烟卡售卖。网页截图
在记者表达了对烟卡是否干净的顾虑后,有店家客服称,店中销售的烟卡均从正规烟厂大量回收,是全新瑕疵品烟壳纸板,折叠成烟卡后消毒发货。“保证没装过烟,除了没有背胶没有烟味,其他方面没有区别,全新保真。”该客服说。
无论怎样,这些烟卡的售卖标语中大多含有“儿童玩具”“小学生”等字样,另有店铺以儿童手持烟卡的图片作为产品封面。
多地教育部门发布倡议
沉迷烟卡影响学业助长攀比,强调家长应承担教育责任
对于烟卡,作为家长的张英有自己的顾虑。一方面,她认为烟卡有等级划分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另一方面,她也担心烟卡游戏会诱导孩子过早接触烟草。“烟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什么要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种下烟的种子?”她说。
小豪的学校也关注到了烟卡问题,并采取了措施。小豪称,不久前,校长曾在学校里公开提醒学生不要玩烟卡,并禁止学生带烟卡入校。
但烟卡游戏还在学校中继续。收到“烟卡”禁令后,小豪和同学们找到了对策——自己画。即在纸上画出烟卡的结构与卷烟品牌标识,再裁剪下来折成烟卡。小豪称,班主任许可了这种方式。此外,张英告诉记者,小豪在家时也常要求张英陪他一起玩烟卡。
张英称,就在5月,老师在家长微信群中转发了有关防范学生范沉迷烟卡的倡议。记者注意到,该倡议由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局发布,其中梳理了烟卡游戏的危害:影响学习学业、带来吸烟的暗示、助长攀比等不良行为并滋生赌博等违法行为。倡议还表示,家长应在放学后和假期中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职责,疏导结合帮助孩子走出对烟卡的沉迷。
南都记者注意到,已有多地的教育部门发布了防范沉迷烟卡的倡议。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倡议均点明了烟卡游戏影响学业、根植赌博意识、烟卡等级划分助长攀比等危害,并强调了家长应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
如何应对?
家长认为销售烟卡违反多项法律,控烟专家建议增添警示标识让烟盒“变丑”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中心执行主任李恩泽也是一名未成年人的家长,他关注到了烟卡售卖问题。5月下旬,他向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递交了建议函。5月25日,李恩泽向南都记者提供的快递物流信息显示,各部委已签收了该建议函。
李恩泽在建议函中称,售卖烟卡的行为涉嫌违反多项法律。他称,生产、销售烟卡,诱导未成年人购买使用,侵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涉嫌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广告法》。
李恩泽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强调,烟卡可能提升了未成年人对于烟草的兴趣,并诱导未成年人吸烟。烟卡表面带有卷烟品牌形象,本身就属于烟草广告。售卖烟卡,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广告法》中,有关禁止售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烟草广告、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的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烟草专卖法》有关规定,烟草属专卖品,禁止以互联网形式销售卷烟。李恩泽认为,以卷烟盒制成的烟卡属于烟草相关产品,也应当适用于这一禁止网络销售的范围。此外,李恩泽认为,商家未经授权制作烟卡,也涉嫌侵犯了卷烟品牌方的知识产权。
李恩泽在建议函中称,建议尽快开发包含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的“纸卡”替代“烟卡”。此外,有控烟人士认为,烟盒表面的精美图案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孩子接触烟卡,若烟盒包装上印有令人不适的劝阻吸烟图片,让漂亮的烟盒丑起来,或能扑灭一些孩子的热情。
最近,小豪的班里又流行起了有关瓶盖的新游戏,这挤占了部分的“烟卡市场”。在张英看来,小孩子的“烟卡热”会很快散去,就像当初的萝卜刀一样。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除李恩泽外均为化名。)
采写:南都记者王森 宋承翰 发自北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1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