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21:05: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出现了一颗“太白金星”,照耀着整个唐朝诗坛,为唐朝繁荣的文化增添了绚丽浓重的一笔。而这颗启明星的力量,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为之歌颂,赞叹。

这颗耀眼的明星,就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毫无疑问,在当时,李白的出现是与众不同的。他才华横溢,却不像其他文人那样苦读十年寒窗,只为金榜题名;他好结交文人雅士,思想却与当时社会主流截然不同;他寄思念之情于诗句中,却始终在外漂泊,后半生不曾见他回过故乡。

李白在当时名气这么大,奇怪的是大家对他的出身都记忆模糊。就连现在的文学、历史研究者们对李白的身世有极大的兴趣,为此争论不休。

有人说过:杜甫可以复制,只是复制的程度不尽相同,但李白不能复制。我深表赞同,因为李白在当时看来实在“另类”。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家庭环境对他有深远的影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李白。这其中,其父亲李客的功劳最大。

李客是一个神秘且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至今都没有找出其生平事迹的准确记载,生卒不详,就连李白也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

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才能造就李白这么一位盖世天才呢?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李白

李客是外国人,皇室后裔还是避祸逃犯?

在遥远的西域碎叶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小城镇。李白便诞生于此。现在看来,远在中亚,已经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了。但在1300多年前还在唐朝的管辖范围之内。它仿照长安城而建,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按照现在的国土来看,李客很有可能是异族人。

再看“李客”这一名字,觉得甚是奇怪。没有人会呼自己的名字为“客”,所以“李客”并不是他的真实名字,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迁至碎叶城,客居于此。而“李客”正是当地居民对他的称呼,久而久之他就用作汉人名字。在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看来,李客就是胡人。

在众多公众场合中,李白都很自豪地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称自己是陇西成纪人,为飞将军李广第十六世孙李暠的后裔。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另有相传,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手足霸占了皇帝之位,连兄弟们的全家老小都不放过。

作为皇室同宗,由于李白的爷爷和太子李建成的关系走的比较近,玄武门政变免不了受牵连。所以,还没等李世民杀上门,李客就带着还未成年的儿子以及全家一路狂奔,向西域逃去,从此过着隐居的生活。

以上描述都间接地说明了他与唐太宗同宗同族。但是,在通讯技术并不发达的唐朝,无人能考证其真实性,人们也爱沾沾皇族的贵气,鬼才知道李白是不是在吹牛呢?

我其实挺认同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当时除杜甫外,还有一个“大粉头”,名叫魏万(也叫魏炎)。他历经千山万水,只为一睹偶像诗仙的真面目。

在《李翰林集序》中,魏万如是描述:“眸子迥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骚蕴藉。”细细想来,怎么也不像中原人,似乎也只有新疆或以西的人才会有这么的长相基因。由此可见,李客是胡人的几率很大。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有胡人特征的李白

李客从事什么职业?

李客的职业也让人非常好奇。他在碎叶城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到底从事什么职业?隐士?地主?侠客?还是商人?

我认为,虽然无从考证,但可以从李白身上窥得一二:

公元724年李白从父亲那里得到第一桶金,踏上了游历江山的生活。我们也知道,李白为人十分慷慨,对友人时常解囊相助。其出蜀川后的生活也十分奢华,简直就是豪华旅游。

在扬州一年多时间,李白把他的第一桶金:三十万金挥霍一空。可能大家对“三十万金”没有什么概念,当时的一斗米十五斤,大概二三十钱,三十万金可买米近三十万石。当时一个县官一年收入也不到五万金。

这么一对比,李白就是妥妥的富二代。不努力,是要回去继承亿万家产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就是当时李白的生活信条。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李白

可以见得,李白能这么肆无忌惮的“拼爹”,还是因为其父财力雄厚。细想下来,“富可敌国”,也只有商人可以做到。

其次,李白在游历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并不只是单纯地游山玩水、寻仙问道。在这二十年时间里,他利用自己的才华,以及广交朋友的豪爽性格,让自己名声大振。

那段时间,他为自己积累了一大波粉丝,为他以后的仕途埋下了很深的伏笔。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有没有感觉像今天的热搜榜?

他自己就是一个营销团队,靠超前的营销手段成功地为自己打广告。我相信,这也是他从商人父亲的身上学到的“经营手段”。

再者,李白挥金如土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为花光了第一桶金而终结。没有做官,没有地位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除了他独特的炒作方式外,他的生财之道也让人倍感兴趣。有人说他家大业大,除了父亲从商之外,自己也经商,但我觉得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善交友的李白

纵观李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除了诗歌外,他的应用文居多。在这些应用文中,有一类,是给达官贵人写的,另一类,是专门给寺庙写的。为什么他喜欢给达官贵人和寺庙写文呢?无非就是挣高额润笔费(即稿费)。

达官贵人不用说,自然出手阔绰,对李白慷慨大方。而信仰道教的李白频频给佛教寺庙写文,正是因为当时的寺庙有钱,能给得巨额润笔费。

李白写文为了重酬,寺庙又需要名气大的如李白一般的文人写文,双方一拍即合。由此看出李白的商人眼光以及“务实精神”让他财源滚滚来。

另外,才华横溢的李白没有经历过科举。虽然李白傲然说过天才是不需要通过科举来证明自己,但这实在是让人很疑惑。

其实,熟悉唐朝科举制的人也很明白,在当时,基本上每个男性都能参加科举,两类人除外:一、罪人;二、商人家族。所以,从侧面可以看出李白出生在商人家庭里。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在寺庙的李白

李客对李白有什么样的影响?

从李白的博学多才,文武双全看来,李客与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的父亲不同,他在用一种超前的方式教育儿子:儒家尊崇“独尊儒术”,在儒家思想的大潮流下,李客却并不阻止李白去阅览学习其他思想,并不扼杀儿子的兴趣爱好,自己肯定也博闻强识。

只有家里藏书丰富,才能使其儿子“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儒家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李客似乎并没有给李白灌输这一概念,不然就不会出现霸气豪情的“高公公,给爷脱靴!”这么不羁的话语,也不会在皇帝面前也能喝的烂醉如泥。

儒家尊崇“舍小我,成大家”,李客却没有扼杀掉儿子的天性,任其发展,造就出一个天性浪漫,豪爽洒脱,乐观积极的李白。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洒脱的李白

其他诗人身上往往都被封建礼教的沉重枷锁给压制着,或抑郁、或哀伤、或感叹,在人生道路上举步维艰。唯独李白的思想并不局限于传统儒道思想。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既想象丰富,又意境奇妙;既语调轻快,又跳跃宕荡。其创作风格突破陈旧规矩的束缚,与同时代诗人的郁郁寡欢、忧心忡忡、悲观厌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白的作品,犹如茫茫黑夜里那颗最明亮,最闪耀的启明星,照耀在诗坛大地上。上下中华五千年,诗仙仅李白一人而已。

如果没有李客的教育,就没有“诗仙”李白。如果没有李客的深远影响,就没有豪情仗义,朋友满天下的李白。如果没有李客的开明,就没有豁达潇洒,乐观积极的李白。

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肯定是异类,为人所不齿。但不可否认,李客是一位很成功的教育家。能教育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李白,仅李客一人。

才华横溢的李白,其父李客是怎样一位奇人?

喝醉的李白

很遗憾,由于李白极少提及自己的父亲,我们能得到李客的信息少之又少。每每说起父亲,他总是闪烁其词。李白到底是故意隐藏自己的身世,羞于提及自己的父亲,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能从李白的只言片语、细枝末节推断或者猜测出李客是什么一个人。希望有一天在历史考古界能有关于李白身世的重大发现。但是毫无疑问,李客绝对是一位不简单的传奇人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2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白的不凡才华与仕途坎坷
...。李白无法容忍平庸的度过此生,他游历四方,结识各种奇人道士。他希望通过名人的举荐一鸣惊人,直接获得皇帝的赏识。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选中了韩荆州。于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诞生
2024-04-07 11:37:00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内心气愤写下一首诗,至今已成骂人的绝唱
自古以来,唯一能被称作“谪仙”的就是李白。他的诗歌才华横溢,纵使千年之后,我们仍能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深厚的情感。不过关于李白的生平,人们意见分歧很大。在他那个年代,大家对他看法不
2025-01-01 13:49:00
李白受嘲讽后写下一首狂诗,全文没一个脏字,却成骂人的千古绝唱
...难发现,大多数著名诗人在朝政方面的表现都差强人意。李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白曾经为了走上仕途多次献诗,然而唐玄宗只是看中他文人方面的才能,并不认可他朝政方面的能力。郁郁不得
2024-11-26 15:19:00
杜甫的这首诗写出了李白的轻狂,还让一个成语变得热门
...为那一首首动人的唐诗,永远在后人的内心中荡起涟漪。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诗人的双子星,他们的存在,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让人感怀的是,这两位顶尖诗人,生前还是好友。李白成名很
2023-05-11 13:28:00
李白的四段婚姻为何皆以悲剧收场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提起李白大部分人的印象应该就是他那充满想象力的诗和他的潇洒不羁。但与他在文坛上的耀眼成就不同,李白的一生却是坎坷至极,四段婚姻皆以悲剧散场,仕
2023-11-08 17:24:00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后,一气之下写下一首什么诗
前言李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史上具有时代性的一位伟大诗人,但是天才往往都是孤独的,是不被肯定的,李白的一生也没有实现他的志向。年少成名的李白,其自身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但在李白来到鲁
2024-03-02 21:02:00
身为翰林待诏的李白有没有可能入将为相呢
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清新、高远的特点,代表了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然而,除了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外,李白的人生还有一段鲜为人
2024-03-11 18:58:00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也被迫与宗氏分别,后来再没有相见。说来李白也真是个奇人,四任妻子有两任是前宰相之孙女,还有一任妻子是个理财高手。因此,李白是不缺钱的。此外,李白成名后,其消费基本上都是由各地
2023-11-24 08:36:00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这首诗中写绝了
在中国历史的诗坛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对闪耀千古的双子星座。李诗的豪放瑰丽,杜诗的沉郁顿挫,是唐诗最华丽的篇章,也让无数后人如醉如痴。然而,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都怀才不遇,但两人的影
2024-03-13 17: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