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用孝心撑起和美之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6 08: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用孝心撑起和美之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记市文明家庭付静只家庭

□本报记者 李婧瑜

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安阳县白璧镇南街村的付静只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十年如一日,将爱心一点一滴倾注在公婆身上。她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付静只的公公魏四清于2001年因一场车祸导致半身不遂,从此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当时只有16岁的丈夫魏龙便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付静只没有在意世俗的眼光,毅然决然地嫁给了魏龙。不料,结婚半年,婆婆突发脑出血,生活不能自理,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然而,付静只并没有被生活压倒,她为了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一个人担起了照顾公婆的重任。别人有婆婆伺候月子,她得在月子期间照顾公婆;别人有婆婆看孩子,她得背着孩子照顾公婆;别的同龄人有自己的工作,她得在家担任“全职妈妈”,还是因为得照顾公婆。

提起付静只,村里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总是说:“我爱这个家,就要为这个家付出。孝敬父母是人之本分,我只是尽了我的本分。”起初,村里人都觉得付静只这么年轻,肯定坚持不下来。但就是这样一位身材瘦弱的女子,硬是用柔弱的双肩挑起重担,一挑就是10年。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获得乡亲们的一致称赞。

都说家和万事兴,魏龙深知妻子的不易,下班回家总是抢着做家务,辅导孩子写作业……公公婆婆为有这样一位好儿媳而感到万分欣慰。家里两个可爱的孩子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都格外听话,小小年纪就知道孝敬老人,帮爷爷奶奶捶腿捏肩、洗脚按摩。

在南街村,付静只每年都被评为村里的“孝善之家好儿媳”。2020年,付静只家庭获得白璧镇“孝善之家”荣誉称号,成为“安阳县第二届文明家庭”;2021年在安阳县“孝善之家”评选活动中,获得“孝善之家”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安阳市文明家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转自:安阳日报本报讯 (记者 李慧)昨天,河南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安阳)观摩交流反馈会在市迎宾馆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玲出席会议,市领导刘建发主持会议。河南省全国文明
2023-03-08 08:04: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荆 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近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市的天更蓝、水更绿了,路更宽、景更美了,共同谱写出“活力古都·出
2023-03-16 07:43:00
表彰先进典型 弘扬孝善文化
...进典型以平凡感人的事迹,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身体力行文明新风尚,推动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安阳县自开展“孝善之家”、“乡村光荣榜”、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志愿服务先
2023-10-23 09:49: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本报讯 (记者 李 慧) 昨天,记者从市妇联获悉,2022年第四季河南省最美家庭揭晓,我市的董秀兰家庭、张小龙家庭、王现英家庭榜上有名。董秀兰是滑县道口镇街道的
2022-12-24 07:39:00
...!”洹水之滨、殷墟之上,坐落着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参观该馆时,新华网记者吴雅琼看文物古迹、听历史故事。“殷墟博物馆深入解读商文明
2024-04-12 10:57:00
巩固“创文”成果 杜绝餐桌浪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2月23日,根据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3年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安阳迎宾馆开展“反对餐饮浪费 提倡光盘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并在美食广场的醒目位置张贴宣
2023-02-25 08:33:00
...予城市环境卫生的最高荣誉,是一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11年全国爱卫会授予我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长期以来,我市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在全市
2023-08-10 07:54:00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赵风祯家庭孝心爱心滋养幸福之家本报记者 焦 娇在焦作,说起杜雪娥家庭,几乎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清雪堂”里的好家风也感动、影响着无数怀川儿女。作为杜雪娥的二儿
2023-01-09 06:43:00
3月15日,为做好安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打造畅通、文明、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围绕重点场所“六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聚焦示范点位路口、路段和商业街区
2023-03-17 17:1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