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一到过年了,大家的工作暂时可以放下,但嘴上的“功夫”还是闲不下来……吃吃吃吃吃吃,喝喝喝喝喝喝,请问这是不是各位这几天的状态?
春节期间,各种聚会、饭局就开始多了起来,饭桌成了年味最浓的地方,一桌菜、一群亲朋好友、几瓶酒,就能瞬间热闹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喝嗨了。
近期,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的醉酒市民数量和平时相比明显增加,几乎每天都会有,喝醉酒的市民“到访”,最多的时候一晚就来了10个。
2月7日晚上11点,李先生(化名)被同事送进了中心医院抢救室。公司年会上,酒量不错的李先生白酒红酒啤酒轮番拿下,喝得是干脆豪爽,虽然喝时痛快,但很快犯起了迷糊,吐得不省人事。
抵达医院时,李先生出现意识不清,检查后发现血液里乙醇含量高达265mg/100ml。
看着检验报告上飘红的数据和满脸通红的李先生,一同前来的同事们有些不好意思“李哥喝得特干脆,大伙敬酒他都喝了,一下就喝多了”。
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傅庆洋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公司年会、年夜饭等聚餐多起来,和李先生一样出现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明显增加, 多集中在前半夜,以男性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兴奋和激动,失去约束力、行为异常、多语和发音不清、运动和步态失调、困倦,严重者出现木僵和昏迷。
他提醒,醉酒呕吐后发生误吸是极为危险的,容易因窒息引发死亡,发生呕吐或有恶心、呕吐倾向的患者,首选侧卧位,休息或送医时尽量有人陪伴,及时帮助醉酒者清理呕吐物。
在此,他也郑重提醒,喝酒喝出来的节日病必须警惕,喝酒一时爽,但健康没有侥幸!
喝酒没有安全线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1类致癌物”,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记忆力下降、痴呆、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各种健康问题。
过量饮酒极容易出现酒精中毒,急性中毒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骤停和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此外,也没有“哪种酒更健康”的说法, 只要喝了,就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不要空腹喝酒
无论白酒、红酒、黄酒还是啤酒,所含的酒精都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和伤害。
空腹状态下,胃肠内缺乏食物的缓冲,酒精的刺激作用会更加明显,轻者会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胃出血,危及生命。
不要混着喝
不同品种甚至同品种不同品牌的酒,其原料、制造工艺、浓度等都不同,不同酒混着喝更容易喝醉,混着喝也可能会发生复杂的反应,加大健康危害。
喝酒+吃药 很危险!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吃了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服药前2日、吃药7日内,都应远离酒精。
头孢/甲硝唑等抗生素+酒=致命
感冒药+酒=肝衰竭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此外,如果本身患有肝炎、脂肪肝、胃炎、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都不能饮酒。
浓茶和咖啡能兴奋神经中枢,有醒酒的作用,但其含有的茶碱和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可加重机体的失水。此外,茶碱和咖啡因有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作用,会加重心脏负担。酒精吸收迅速,催吐可能会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严重的可引起消化道穿孔。
脸红不是害羞 更不是能喝
一喝酒就“上脸”是由于体内的乙醛分解速度跟不上乙醇(酒精)的分解速度,造成乙醛这种明确的致癌物在体内大量堆积,故长期饮酒可能增加患肝癌的几率。
综合:义乌市中心医院发布、央广网,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源:广东公共DV现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