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依托无人机及机巡智图模块有效提升供电线线路巡视能力,今年上半年,故障超5次线路和故障超10次线路故障率同比分别下降38.48%和58.64%;建成南明高可靠性示范区,乌当、息烽、双龙实现自愈线路100%覆盖,贵阳配电网建设和供电可靠性基础得到夯实……今年以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以科技领航,通过持续激发创新动能,高效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确保供电服务水平更上台阶。
图片AI自动识别 设备巡检更智能
入汛以来,贵阳供电局配电智能作业中心通过无人机巡检,完成了1000余条10千伏配网线路照片拍摄,并通过图片AI自动识别技术,智能识别出包括树障、金具锈蚀、绝缘子破损等设备缺陷,再经智能策略模块给出优化处置建议,引导运维人员快速处置,确保配网线路安全度汛。
“传统的无人机巡检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拍照后自行进行缺陷肉眼识别与风险判断。而今年以来,我们组建了配电智能作业中心,通过对架空线路开展无人机照片AI自动识别,设备图片缺陷筛查效率显著提升,识别更准确,更高效。”贵阳供电局配电智能作业中心副总经理肖辅盛说。
目前,贵阳供电局全局配备有无人机276台,全部参与到线路巡检工作,借助无人机巡检技术,贵阳供电局配电线路巡检效率提升8倍,图片AI自动识别技术将为快速进行线路缺陷筛查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通过对重点线路配网线路三维建模加载自主巡航,运用激光点云技术实现线路自动分析识别风险、隐患,快速形成缺陷清单引导分县局快速处置。
2月,由贵阳供电局规划建设的贵州首个双龙核心配网不停电作业示范区正式建成,该示范区以“计划停电零时户”为原则,区域内电网计划检修工作全部实现转供电和不停电作业,包含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食品、医药产业园、4所学校及2.7万户居民用电更可靠。
而在主网领域,贵阳供电局配备搭载有图像在线识别与远端告警功能的16套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将对重点供电线路交通跨越点、外力施工点进行全天候监测。3座智能变电站、覆盖15座重点变电站的17台智能巡检机器人,依照工作人员下达指令开展全天候变电站设备自动巡检,为电网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原需2小时完成的作业风控日报,现只需7分钟即可完成,工作效率提高17倍。这是贵阳供电局自主开发的数字虚拟员工——“作业风控情报兵”日常的工作效率。“作业风控情报兵”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可实现自动生产数据获取、自动统计分析及自动风险预警等功能,推动生产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逐步转变。
“如今,一系列科技手段被不断运用于防汛、防冰、‘数博会’‘生态会’等保供电工作中。以今年的‘数博会’保供电来说,与以往保电不同,今年我们从设备到系统再到管理,是‘数’与‘智’的保电。”贵阳供电局生产技术部总经理肖宁介绍,该局不仅采用可视化系统实现输电线路远端缺陷告警,还借助智能机器人、智能变电站让电网运维更高效,“数博会”保电也连续实现了“零停电”目标。
智能配电网改造升级 抢修速度越级提升
5月底,随着乌当、双龙、息烽配电网自愈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3个区域“整县自愈”,将实现区域电网故障抢修耗时从小时级提升至分钟级,全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自愈是将配网线路的故障定位、隔离、转供复电等过程以程序操作代替传统人工现场操作,实现快速复电。
“作为贵州电网‘智能配电试点县’,今年以来,乌当供电局重点围绕数字乌当2.0巩固拓展智慧配电应用场景以及配电‘自愈’开展电网巩固提升工作,努力打造南方电网公司领先的县级数字电网建设示范。”贵阳乌当供电局生产技术与规划部经理朱宁说。
“还好你们及时通知,重过载的那台设备是为照明设施提供电源所用,要是停了电,后果不堪设想。”谈到今年春运期间发生的一幕,贵阳高铁东站运维部经理彭路印象深刻。今年春运期间,乌当供电局供电运营指挥中心通过“数字乌当2.0”中设备异常监控模块的“设备异常监测”,每隔5分钟更新一次“设备异常监测”数据,对辖区10千伏线路的重载趋势进行分析,通过持续观察并现场联动,实现春节期间辖区“零停电”。
当线路运行负载率大于100%时,“数字乌当2.0”中的设备异常监控模块可自动预警,实现早发现早处置;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自愈系统可实现全线路互倒互带,分钟级复电。
目前,乌当全域配电网84条线路的3个100%已全部实现。通过数字乌当搭载电网自愈,可以实时监控停电以及影响的地理位置,能够及时通知配电中心抢修处置、供电所安抚用户及电网快速复电。配网线路通过自愈升级,故障处理时限将从自愈前人工现场处置少则两小时、多则五六小时大幅下降至自愈系统自动处置3分钟内完成。
7月13日,由贵阳供电局试点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数字电网关键技术”课题二贵阳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顺利完成验收。“示范工程投运前,规划区域用户户均年平均停电时间为1.28小时,供电可靠率为99.98%以上。投运后,规划区域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可达99.999%,户均年平均停电时间将小于10分钟。”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生产技术科经理袁禾说。
该项示范工程基于贵阳市南明区核心区域配电网网架条件结构及实际运行状况,结合智能化数字化电网转型工作要求,通过方式调整、开关更换、大分支改造,联络新装等将区域配网调整为手拉手环网,采用智能分布式光纤通信达到300毫秒内的切除故障及网架自愈。实现了中压配电网运行状态全面检测、故障自动隔离、系统自愈恢复等可观可控功能,将大幅提升区域内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示范工程规划区域内包含贵阳市甲秀楼、贵阳大剧院、青云路步行街商圈等1万余户用户。“以前由于设备老旧,老是担心跳闸,对学校内部的设备也是一种考验,现在完全没有这种担心了,也为学校减轻了负担,为学生日常学习和学校经常承办的各类考试,提供了高可靠的电力保证。”贵阳市第九中学综合部主任陈云松说。
智能电网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好,要切实为消除低电压、重过载、高故障等现状问题,提升供电可靠性,减少用户停电而努力。下一步,贵阳供电局将在此项目基础上计划部署多个分布式储能站,借助边缘计算控制装置多业务协同的优势,将分布式储能与数字电网边缘计算控制装置相结合,全力支撑“数字电网”和“透明配电网”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0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