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被“刷脸入校”闸机拦住怎么办?这位北大副教授选择“跨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9 13:42:00 来源:观察者网

疫后的大学校园开放问题,一直是舆论热点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12月2日在知乎的一篇文章,再次使该话题进入大众视野。

李植记录了前段时间他直接跨越闸机进入学校,和保安上演一场“追赶大赛”的故事。他在文中指出,门卫管理制度给师生带来不便,这种“严防死守”的模式也不适用于大学,呼吁北大打开大门。

据他介绍,北大校园出入要查证件始于2008年。在此之前,北大是可以随意进出的。校门口装上闸机后,他进校门时便抬腿跨越。至于人脸识别,李植说他按照法律规定不授权北大使用其个人信息。

李植还提到,写成该文的当天,他上午从北大东南门跨越闸机后径直向西走,随后同保安开始“短跑训练”,离校时保安提到一句“怎么进的就怎么出。”李植登时得意地,“一抬腿就出去了”。

据北大工学院网站介绍,李植自1999年9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2001年8月升副教授。主要研究流体力学,水波动力学,环境热力学等。

被“刷脸入校”闸机拦住怎么办?这位北大副教授选择“跨栏”

原文如下:

这个学期在北大没有课,很少进主校区,所以门卫们大概忘记了还有我这种人,一个从来不遵守北京大学门卫制度的教师——准确地说,从2008年起从来不遵守这个门卫制度的教师,因为北大进门查证件的制度是从奥运会的时候开始实施的,在此之前的北大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进。那时候虽然查证,但是门口并没有现在这样的闸机和人脸识别设备,所以有证件的师生和家属,在进门的时候摇晃一下手中的工作证、学生证、家属证,就可以大摇大摆地通行,保安很少过问。我认为大学自由出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断然拒绝查证新规,从而也就与门口保安出现过多次摩擦,好在我一般都配合调查(只是不出示工作证),也愿意恭候警察前来问话,所以保安们逐渐就知道有我这号人,这么多年了一般都放行,直到校门口装上了闸机,这是大疫元年之前几个月的事吧。好在闸机的门不高,我抬腿就能跨越,有些闸机的门之间也有比较大的空间,直接挤过去对我这样瘦高的人也不是障碍,所以我仍然拒绝更新的入校制度。刷脸?没门,我按照法律规定不授权北大使用我的个人信息,所以我都会用书包遮挡刷脸屏幕。我只在刚装上闸机的时候刷脸试了试,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从法律上讲不太对头,就不用了。但是为了尽量不直接跨越闸机,我只好向门卫出示我的工作证,让他们给我开门。能直接为我开门的门卫很少,他们一般还要把我的工作证信息录入手持电子设备,确认无误后才放行,这一般会耽误一会儿时间。我不愿意站在闸机前耽误这些时间,哪怕只有几十秒钟——本来进出学校的人就很多,这种消耗是浪费。我直接抬腿就进去了,然后迅速向前走,不与保安纠缠。

但是,今天保安不想放过我,显然他们没有料到我的身手挺快。我上午从北大东南门跨越闸机后径直向西走,走着走着就觉得身后有人用对讲机说话,回头一看,一位保安快步向我走来,大概还有五米远。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医生建议,每天几次短时间高强度锻炼最有助于健康,就决定来一次短跑训练,看看能不能摆脱保安。我向保安招了招手,然后开始快跑,保安也立即开始追我。我向前跑向新改造好的数学科学学院,然后向农园食堂转向,再转向新太阳活动中心地下。我的短跑水平是很差的,高中时就徘徊于及格不及格之间,现在更差,但想不到保安居然在短时间内追不上我。短时间内追不上,长跑就更没戏了,我的长跑水平是优。于是,到达红太阳的时候,我发现保安不见了。后来,我按计划去大讲堂前的广场等人,过了大概十分钟,追我的保安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同时用对讲机报告:“发现目标!”。我不再跑,听保安调配巡逻队员赶过来。我对保安说:“你们的体力不行啊!连我都追不上?”保安回答:“是啊,你跑得挺快!我这身大衣太沉了!”他穿着一身类似于军大衣的制服。我再次向他出示了工作证,告诉他只要向领导报上我的姓名就没事了。果然如此,赶过来的巡逻队员都迅速撤去。

等到下午从北大南门离开时,保安还要我刷脸,否则不打开闸机。我照例问:“出门还要这么麻烦?”回答:“怎么进的就怎么出。”——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一抬腿就出去了,同时告诉他:“我就是这么进来的。”出了校门,保安一般不再管了,我不用第二次短跑。今年暑假的时候有过一次例外,我出门后保安不让我走,然后就上演了一出拔河比赛,保安拽着我的背包不让我走,我也反方向拽背包。好在背包的质量不错,拽了两分钟也没拽坏。比赛不分胜负,我于是决定回到校园,去保卫部投诉门卫管理制度,并打听到一些制度背后的故事,详见最后抄录的诗。

北大的这种门卫管理制度给师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时,北大东门的闸机前常常排起长队。门口执勤的保安都很辛苦,但是这种严防死守的模式不适用于大学,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保安应当更关注校内公共场所,而不是站在门口。尤其是连出门也要管,毫无必要。现在已经是大疫四年了,这种刷脸出入校的闸机,什么时候拆除呢?

下面的两首诗都与刷脸出入校有关。

开学戏作

绿茵白椅阵,红道紫坛开。

老脸识新政,刷刷入校来。

无题

科技新时代,刷刷出入快。

缘何入校刷?自证人不坏。

出校为谁刷?理由奇且骇。

燕园压力大,抑郁成常态。

一旦出门去,失联非可耐。

亦闻游客众,难弃燕园爱。

或住七八日,不查成老赖。

应怜权者心,推演不能败。

且喜人工智,未来芯片戴。

飘飘万里遥,一键知何在。

受知友启发又补充了两首:

戏改知友留言

植也爱燕园,闸机岂可拦。

身轻飞羽过,传统守如前。

植也入燕园,何须脸授权?

飘飘身影动,不敢忘先贤。

在此呼吁北京大学师生不同意授权北京大学使用人脸识别方式出入校门,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所居住的小区曾经有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进出小区的提案,好像是街道主导的,被业委会断然拒绝)。只要不同意授权人数足够多,学校必定会(被迫)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排队几百米呗,摩擦不断,看看谁先扛不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北京大学门户 -> 个人服务 -> 人脸采集 -> 设置 -> 人脸识别授权 -> 不同意!

看着上面这个“人脸采集”怎么觉得这么瘆得慌呢?赶紧再进入北大门户检查一遍,不是我抄错了。北京大学采集人脸干什么?是给生物系还是给食堂?做人皮面具还是。。。?建议北京大学赶紧改为“人脸图像采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跨栏教授”为自由出入校园的15年:拒绝刷脸、和保安赛跑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在社交平台上以“北大的门卫制度,该改改了”为题发文,呼吁北大拆除闸机,对社会开放。在文章中,李植讲述了自己当天在进校门时跨越闸机、被保安追逐,并利用
2023-12-21 09:21:00
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后续:校友称教师开车入校不需要再刷脸
连日来,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一事,持续引发讨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北大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北大保卫部、计算中心
2023-12-21 13:38:00
随着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有关进出北大校门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话题近几日再度成为社会舆论热议的话题。根据李植的文章介绍,北京大学现在进出校门要刷脸,但
2023-12-18 11:09:00
“跨栏”副教授:我从来不遵守北大门卫制度
据南方周末报道,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近日在社交媒体的几篇文章,让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李植记录了前段时间他“跨栏”进入学校,和保安上演一场“追赶大赛
2023-12-18 14:06:00
北大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引“大学开放”热议,高校老师:校园开放不应“因噎废食”
...新闻记者 詹钘近日,据南方周末刊文,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因没有授权学校使用其人脸信息,他使用“跨栏”的方式进出学校。李植还称,多年前,北大是可以随意进出
2023-12-18 10:18:00
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跨栏”进学校一事,让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北大正在有序推进开放,在平衡校园秩序的同时,尽可能满
2023-12-22 07:40:00
北大回应“副教授跨栏入校”,校园开放办法总比困难多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评论员徐汉雄此前,北京大学副教授“跨栏”进出校门一事引发网友热议,12月21日,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在确保校内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前提下,北大正在持续推进校园
2023-12-22 12:38:00
“大学校园开放”调查:预约北大跑了三道门才找到东侧门,抢了三天才约到一个名额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在社交软件发布文章,称自己通过“跨栏”入校,以此回避“刷脸”入校要求。对于入校手续和要求,李植发问:“这种刷脸出入校的闸门,什么时候拆除呢?” 今年
2023-12-19 15:32:00
“刷脸乘电梯”遭遇“借脸”尴尬
...民担心,万一发生警情或急救事件,耽误相关人员上下楼怎么办?另外,如果电梯失控下坠,常规做法之一是把电梯所处位置以下的每个楼层都按亮,让电梯一层层慢坠,“如今只能按亮1楼,就只
2023-02-21 14: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国首瓶“飞天”核桃油入驻中国油脂博物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玲玲)10月13日,在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油脂博物馆建馆四周年之际,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该馆捐赠了一份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藏品——我国首瓶曾进入太空的航天有机核桃油
2025-10-15 16:25:00
匠心照邻里,微光成炬火——记退休志愿者朱师傅的榜样力量
在锅检所宿舍的大院内,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低头专注地修理着一台旧电风扇。他就是朱师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却用免费维修小家电的坚持
2025-10-15 16:00:00
万名医护进乡村:“毓医”驻梨乡 把优质医疗送到百姓心坎上
鲁网10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2025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精心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
2025-10-15 16:12: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孟娅琦)“恢复的怎么样?”8月1日上午9点,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病房内,主任医师王加利的声音沉稳而关切
2025-10-15 10:44:00
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啦!
泰保儿,听说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开始了?没错!2026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已正式启动。在此,“泰保儿”特别提醒大家
2025-10-15 10:44:00
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10月11日至12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济南威高肾科医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4: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李文静)“粉碎、浸泡、过滤、旋蒸、浓缩……每一步都看似平凡无奇,但科研的惊喜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步骤里
2025-10-15 10:45:00
台签进课堂!武汉学院教授创新做法让学生直呼“提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苗献芬)近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出现了一幕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副院长周利教授将“专属台签”引入《微观经济学》课堂
2025-10-15 10:39:00
重磅数据发布!珍爱网白皮书揭示:超六成青年陷入婚恋焦虑
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婚恋”已成为不少单身青年的共同话题。快节奏的工作、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以及有限的社交圈,使得“找对象”不再只是一个生活选择
2025-10-15 10:08: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病房开展世界血栓日宣讲
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正确防栓抗栓,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康复科
2025-10-15 10:11:00
“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如何与生产运行精准对接?”在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我的业务我来讲”课堂上,实习大学生商辰妍的提问
2025-10-15 10:09:00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评选出2025年数字百强市和2025年数字经济百强市
2025-10-15 07:50:00
10月24日起抚州好戏连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10月13日,2025年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10-15 07:04:00
小区车库被改造成麻将馆,噪声影响居民生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吕甜甜)近日,万载县百合水景小区居民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称该小区六栋16号车库被改造成麻将馆
2025-10-15 07:04:00
十堰广电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黄候 赵静秋)10月11日中午,在十堰丹江口市城区107路公交车上,一名男性乘客突发癫痫,司乘人员紧急开展救助
2025-10-14 1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