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20 15:47:00 来源:杭州网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在风雪飘落的寒冬,酿制的酒斟满酒杯,金色的火炉里兽炭烧得正旺,在这天寒地冻时围炉取暖,无事不出门……在诗人元稹笔下,冷冽的冬日也生出几分闲适之意。这时,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就如期而至了。

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说的是大寒时节的寒冷萧瑟的天气。据《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因大寒时节一般处于三九、四九的时段,所以认为其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大寒的到来,总在岁终之时,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此时的天气虽然冷冽难捱,可随着春节的到来,年味也愈发浓烈,街头巷尾人们过年的热情,足以抵挡冷气的袭来。还有街头悄然绽放的梅花,凌寒而开,让农历岁尾更添一缕氤氲的香气。四川博物院的咏梅诗文压胜钱,融合了梅花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也让大寒节气暖意融融。

冬将尽,春不远

转眼就是年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从这句民谚中,不难看出大寒时节的天寒地冻。大寒虽然是意为天气冷到极点的节气,但在民俗专家刘孝昌的描述中,此时位于西南一隅的成都,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天府之国,处处充满了过年的热闹氛围,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天气再冷,都挡不住成都人过年的热情。因为新年将至,所以‘大寒不寒’。”

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到来时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着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据悉,在大寒节气到春节的这段时间中,民间会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譬如“做牙”“祭灶”“扫尘”“贴年红”等等,而等到这些习俗一一做完,农历新年就已经近在眼前了。

刘孝昌说道,在大寒节气前后,还有“做牙”的习俗,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据悉,古代商人们会在农历每月的初二及十六日,来祭拜土地公。

旧时,人们把农历的二月二日称为头牙,十二月也就是腊月十六日则是尾牙。特别是岁末最后一次的祭祀活动“尾牙”,对于商人们来说尤为重要。而在祭拜完后,所用的菜肴可以给员工或家人食用,称之为“食尾牙”。有趣的是,现代企业流行的“年会”可以看作尾牙祭的遗俗。

花钱呈祥

这枚咏梅诗文压胜钱寓意美好

大寒节气,年味愈发浓烈,此时也是赏梅的好时节。“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一首陆游的《梅花绝句》,能够看到在数百年前的宋代,当时的锦官城中已经梅花不断,香气袭人。

陆游爱梅,一生更是写下百余首有关梅花的诗。尤其是入蜀后,陆游赏梅雅兴不衰,时常赏花游玩,饮酒赋诗。六年时光,他写下了60余首咏梅诗,超过其一生咏梅诗的三分之一。可见成都的梅花,为陆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成都人的爱梅之心,在文物中也尽数体现。譬如,一件来自四川博物院的咏梅诗文压胜钱,就将作为冬日的象征的梅花,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融合到了一起。

在如今的春节,长辈发出的带有美好寓意的红包,是孩子们眼中最有仪式感的环节之一。但古时的压岁钱,叫作“压胜钱”,也叫“花钱”,其形如钱币,上面铸有吉语或寓意吉祥的图案。“压胜钱”不是真正的钱,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仅是承载着美好愿望与祝福的物件。

清代四川宝川局花钱因不惜工,不省铜、工艺考究远近闻名,其中,尤以融诗书画于一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花钱备受追捧。而四川博物院馆藏的这一件咏梅诗文压胜钱,正是四君子花钱中的一枚,图文清雅,铸工精良。

可以看到,这件文物的一面以楷书写就“而今未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这句诗文出自北宋三元宰相王曾之手,意头极好。花钱另一面,刻有一簇梅花,枝丫随势偏右,枝叶及花朵越过方孔落于右侧空白处,构思巧妙,布局美观。有这样一枚吉语花钱作“护身符”,怎么看都腔调满满。

大寒已至,冬将尽,春将来。过了大寒,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农历新年。所以,趁这个节气,尽情享受节日热闹喜庆的团圆氛围,等待春日的到来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后,又将开始新的节气轮回。让我们一起感受大寒时节的自然和文化之美。“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冷暖程度的节气。大寒处
2025-01-21 10:24:00
大寒翩然而至,宣告着甲辰龙年的尾声渐近,也奏响了新一轮节气交替的序曲。暗香浮动的梅花树上,喜鹊感阳早早准备迎春。于经历了漫漫严冬的人而言,又何尝不在盼望喜上“梅“梢!“货郎担上无
2025-01-20 15:47:00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今天,我们迎来冬日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北方地区进入严寒时期冷气积久,河流封冻岭南则冷空
2025-01-05 13:45:00
...来到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浸润儿童心灵”为主题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尚湖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更搭建起了城乡学校交流的
2025-07-23 07:25:00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
梅花为什么会被人喜爱?中国宋朝时期,梅花被视为一种高雅、高尚的花卉,备受赞赏和喜爱。宋代文人雅士常以梅花为主题,写诗作画,以表达他们对梅花的热爱和欣赏。梅花的高雅、清雅、洁净和坚
2023-04-19 21:26:00
...学界、园艺界专业人士的探索与考证,不少学者认为梅是中国原产,缅甸、越南等地也有自然分布,朝鲜、日本山区之梅系由中国传入之后野化而来,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直到近代以来才逐步传
2024-08-02 15:20:00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立夏 春尽夏启 繁华更盛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节目的最后,我们一起领略立夏时节的自然与文化魅力。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春天播种的植物至此直立长大,所以称作立夏。此时风暖
2025-05-06 13:05:00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小寒 虽寒犹美的冬日画卷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我们一起感受小寒的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表示冷暖变化的节气,但此时还没有冷到极致
2025-01-06 10:34:00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节目的最后,我们走进春和景明的神州大地,感受清明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内涵。“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
2025-04-05 12: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11月15日,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文化传播创新合作基地·上海中心、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南京图书馆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华诗词吟诵大会在“文学之都”南京顺利举办
2025-11-15 20:43:00
2025年黄山书会|千万粉丝大V陈磊边画边讲安徽文化
大皖新闻讯 黑白线条勾勒出马头墙,几笔之间,墙下头戴长翅帽、身着圆领官袍、额上弯月牙的包拯形象跃然纸上。这幅仅用两分钟画出的漫画
2025-11-15 21:07:00
《年度散文50篇》品读会举办 作者编者读者共同感受文字芬芳
大皖新闻讯 文墨生香,缘聚合肥。11月15日,众多《年度散文50篇》的作者、编者、读者相聚在2025黄山书会,一同感受过去三年汉语散文的思想星光与文字芬芳
2025-11-15 20:33:00
北京平谷:用翰墨丹青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第十三届“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今日在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开幕
2025-11-15 20:00:00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黄山书会与新安小记者面对面 解锁创作与阅读密码
大皖新闻讯 11月15日,2025中国黄山书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温情启幕。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亮相,瞬间点燃现场氛围——书架上珍藏的无数读者来信
2025-11-15 19:58:00
“百所高校校博联展计划”走进甘肃农业大学认知馆——甘肃农业大学:黄河岸边的“稼穑”长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钱君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梅从政)一条长1.75米的恐龙腿骨、一页发黄的《大公报》……诉说着甘肃农业大学近80年的办学史和农业文明5000年的演进史
2025-11-15 18:00:00
百万票选燃动吉林 理论宣讲潮起振兴
当理论宣讲遇上创意表达,当红色热土邂逅全民参与,一场理论传播的“吉林热潮”强势来袭!2025年“筑梦讲理”吉林省理论宣讲创意创业大赛“梦想宣讲家”单元的关注热度
2025-11-15 19:32:00
深圳发布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詹裕敏)近日,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快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11-15 19:13:00
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新甫社区:楼顶漏水居民急 网格入户解难题
鲁网11月15日讯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新甫社区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接到西煤机上区14号楼一位大爷的求助,反映因天气变化,楼顶出现漏水问题
2025-11-15 17:23:00
98岁老人意外摔倒出血 福州“的哥”紧急送医后悄然离开
福州新闻网11月15日讯(记者 杨玉娟 李琪)11月11日下午,福州街头发生暖心一幕:一名98岁高龄的老奶奶在养老中心意外摔倒急需打车前往医院
2025-11-15 12:41:00
舞剧《天工开物》即将第三次登陆羊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12月5至6日,舞剧《天工开物》即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连演两场
2025-11-15 12:29:00
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秦腔》新书发布会在西安举行。这部历时五个月精心打磨的著作
2025-11-15 07:31:00
因为对开发商退面积差价的方式不满,一部分业主拖欠物业费;供暖在即,这些业主去交暖气费时,物业要求必须结清物业费欠费才能收暖气费……11月15日供暖日到来前
2025-11-15 07:31:00
佛山一中学通报“学生表演误伤事件”:受伤学生情况平稳
华商网讯 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11月15日凌晨发布情况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15 07:32:00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村民哄抢向日葵”:已累计行拘8人
华商网讯 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公安分局11月14日发布警情通报:据@潇湘晨报 此前报道,11月13日,呼和浩特市的李先生反映
2025-11-15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