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安徽哈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测试刚生产出来的机床

瑞通(马鞍山)压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国家机床产品质检中心技术人员给恒永利公司提供技术指导

博望高新区东区
以“数”强“实” 向“新”出发
(上接第一版)
向“新”出发 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在位于博望区的安徽哈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威公司”)内,一台台崭新的机床整齐排列。质检员孙明明正在对一台机床进行压底模拟测试。机床要在30兆帕的压力下,连续运行72个小时。而这样的测试,以前博望区没有企业做过。
“对机床的抗压能力要求很高,以前生产的机床很难完成。”在机床行业工作了13年,孙明明说,哈威公司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机床精度更高了,抗压能力更强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72小时压底模拟测试,变成了产品出厂前的常规测试。”
“产品更高端,价格自然也就提上去了。”哈威公司总经理孙俊说,该公司生产的机床要比普通机床的市场价高出25%至30%。
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还变革了生产流程。
在马鞍山奥特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特佳科技”)机加车间的一个加工中心内,机械臂迅速抓起一个汽车缸体,在3台机床间依次进行加工作业。加工中心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每台机床刀具的实时绩效。
“我们采用功率监控技术,实时在线监控机床刀具断刀、崩刃、过度磨损等常见故障,有效防止出现批量废品甚至机床损坏等情况,提高机加工自动化生产的稳定性。”奥特佳科技常务副总叶海军介绍道。
实施数字化转型后,奥特佳科技人工成本降低了12%至25%,合格率稳定提升了5%,不良品数量降低了10%至15%,生产产能提升了20%至25%,生产周期缩短了25%左右。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生产运营朝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人本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博望区科技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博望区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快生产线、车间、工厂数字化转型,推动“博望制造”迈向“博望智造”。目前,博望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数字化转型项目25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海天重工、联盟模具等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共培育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生产线)25个、智能工厂2家。
向“强”迈步 夯实数字经济基础
走进瑞通(马鞍山)压铸有限公司精加工车间,一个个CNC加工中心将车间分成了几个生产单元。每个生产单元,几乎看不到工人身影,只见到3台机械臂在不停挥舞,将压铸件加工成新能源车辆的前后厢体。
瑞通公司由重庆瑞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去年3月份落户博望高新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部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作为一家新入驻企业,瑞通公司从落户伊始,走的就是数字化路线。公司两个生产车间,80%的工序实现自动化,关键作业工序全部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是人工生产线的六七倍。”公司财务副总李洪宇介绍。
尽管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但目前的产能依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今年下半年,瑞通二期项目即将开工,总投资20亿元,预计形成年产5万吨铝合金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二期项目的自动化水平将更高,除了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还将上线智能物流系统,到时候生产效率会有更大幅度提升。”李洪宇表示。
数字化转型,既来自本地企业的自我提升,也离不开外来企业的强势入驻。近年来,博望区聚焦优势产业补链强链扩链,2021年至2023年,共招引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8个,其中顺博合金、美利信、爱柯迪等“两新”企业11家、总投资351亿元,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两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2023年,博望区连续4个季度获全市同类载体招商引资“赛马”冠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位列全省45个区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3%,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增速十快区。
今年3月下旬,全市招商引资“一季度开门红”博望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李氏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等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72.6亿元。这9个项目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4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2个、人工智能项目2个。
“2024年,博望区将加快推进‘5246’产业行动计划,全面梳理‘两新’产业链主企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两新’产业集群预计实现产值超80亿元。”博望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向“优”冲刺 数字赋能未来可期
在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测试一条企业最新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轴承磨超生产线,产品将发往国内知名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恒永利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密轴承磨削和精研等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产品精度更高,广受市场欢迎。
但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企业用工出现了一定缺口。博望区人才网立即给予帮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招聘,招录了30多位新员工,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一季度我们实现了大约3200万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恒永利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许剑峰介绍道。
无论是本土企业的“智改数转”,还是招引企业的落户投产,都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
博望区树牢“项目为王、智造立区”“干字当头、干成为算”理念,建立健全“四大班子一起上,每人各牵几头牛”包保机制,常态化实行“七未项目攻坚月调度、征迁报批月调度、周六要事集中会商调度”三项机制,以上率下带动全区领导干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推动征迁报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博望高新区,是博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2023年3月,博望高新区按照“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助企参展”原则,创新实施企业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内近500家企业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设包保领导、网格长各1名,企业秘书3-4名,构建“领导牵头包保、网格长督促落实、企业秘书具体执行”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优。
博望区把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区上下聚焦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全力服务企业、全力培育企业、全力做强企业,聚力“存量培优、增量变现、变量拼抢”,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两新”产业。
优无止境,“博望制造”未来可期。
■记者手记
数字赋能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城市的竞争力,归根到底源于产业的竞争力。对于有着深厚工业“基因”的马鞍山而言,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建设者不分昼夜,一幢幢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企业争相入驻,一个个优质项目接踵而来;“工业互联网”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一批批“数字化车间”不断涌现,智能智造水平持续提升……位于马鞍山最东端的博望区,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聚焦招大引强、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通过数字赋能持续做大做强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两新”产业集群成势、发展势头强劲,打造了一批在省内乃至全国的行业“排头兵”,为马鞍山工业产业发展积聚起强大能量,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发展动能,让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当记者行走在博望区,走进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内,深入一个个发展态势喜人的重点企业,从园区产业发展成效中看到了实施数字化转型迸发的新活力。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工业园区不仅要针对产业发展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也要为企业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企业构建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持续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才能让园区和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走出产业转型升级新路。
数字赋能,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园兴企强,人勤业旺,这样的美好愿景,正在博望人的奋斗中逐渐成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