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本报通讯员 岳峤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枣庄市始终坚定不移走好优先发展教育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幸福城市的民生基础。过去3年间,不论是崛起的新城还是广袤的乡村,好学校、好老师越来越多,孩子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公平的教育。
看基数
3年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2020年—2022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62.87亿元、64.8亿元、73.34亿元,年均增长8.13%。全市教育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连续3年超20%,占比居全省前列。过去3年,市政府在教育方面共计完成投资5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8个,增加学位6.1万个;新建幼儿园项目123个。2021年,仅市驻地就一次性投入使用10所学校,新增学位1.69万个,创造了建市60年来一次性财政投资最多、学段覆盖最广、学位提供量最大等多项纪录,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数据的背后,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传递着政策动向,回应着百姓期盼。
看生均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增加的同时,枣庄生均经费水平不断提升,生均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自2020年起,全市财政部门核拨生均公用经费涵盖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等,实现各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全方位覆盖。3年间,小学公用经费由年生均710元提高到780元;初中公用经费由年生均910元提高到1000元;特殊教育学生和义务教育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6000元提高到8000元。如今,这些资金已经在校园里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多了,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活动多了,学校预算更加宽裕,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变化。
看结构
从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来看,教育经费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3年来枣庄全市投入5.33亿元,惠及在园幼儿12.6万人次。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导、普惠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格局。
为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2020年至2022年,全市落实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17.15亿元,惠及学生160.43万人次。投入专项资金10.8亿元,用于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及薄弱环节能力提升,校舍维修改造面积68.3万平方米。
为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3年来,市级投入15.57亿元保障职业院校教师待遇和学校运转,投入4000万元支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