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束慈善之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09: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

一束慈善之光

■王友明

盛夏一日,我走进位于万荣县阎景村的李家大院。湛蓝的天空上,几丝白云悠悠地飘动,随着微风,一股浓郁的麦香扑鼻而来。远远望去,坐落在沃土田野的李家大院,门楼高高挺立,彰显着独有的风韵。

立于雄伟的“广善门”下,我凝神思索,遥想李家当年恢宏的历史场景、丰富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实力。我真切地看到,撷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百年晋商文化鸿篇巨制的李家大院,被沧桑岁月厚重成一处佳景胜迹,以一种宠辱不惊、阅尽沧桑的气度,接纳着纷至沓来的四方游客。

据了解,李家大院占地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是晋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近200年的历史,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自成一派,别有洞天。

走进大院,我即刻被一部丰富多彩的晋商文化发展史所陶醉。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慈善文化,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慈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因而,我要说,李家大院对弘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李家在当地多行善举,世代富而不骄、富而不奢、富而行仁,其善行善举,使顽贪之人思廉、懦弱之人思立、困顿之人思变、乖戾之人思善,素有“晋商慈善家”的美誉。李家以爱之名,点亮了慈善之光。其经商以“信、义、诚、恭、谦、和”为信条,善行数十代不断,官民共誉,声名远扬。当时,从陕甘宁到内蒙古,再到新疆,对晋商的“李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李家大院,“善”字随处可见。大门名为“广善门”,门楼上的牌匾题写着“修德为善”;别具风格的廊子内,悬挂着“论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镶嵌有365个字体各异的“善”字。李家历代乐善好施的义举,让我肃然起敬!

久久驻足于“善”字照壁前,我悟出了其中道理:李家这是在教化后代,一年365天,要日日行善、时时行善、处处行善。这是一束慈善之光,汇聚着一股爱的暖流。有人说:“滚滚红尘,谁能免俗?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我以为,慈善之心,缘于人世间的爱。从爱的角度来说,慈善其实就是传递爱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慈善来说,爱必然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中国历来是仁爱之邦,儒家认为,“爱由亲始”,爱人,先从父母妻儿爱起;但又不止于爱自己的亲人,而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直至“四海之内皆兄弟”,最终达到“世界大同”。此可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试想,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爱人之心,慈善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故此,我更要说,慈善源于推己及人的同理心、源于仁者爱人的仁爱之心!

在一座殿堂内的明显处,我发现书写着这样几行白色大字:“善无大小、善无多少、善无止境、善不等待、善不图报。”我不禁由衷称赞:“哦,原来这就是李家慈善文化的魂之所在!”李家将慈善精神,作为一种荣耀,作为传家之宝,着实令人崇敬!这一束慈善之光,只有在不断传递中才能持久闪耀;这一束慈善之光,只有在递向继承中才能形骸有尽,而灵魂不灭!

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晋南民居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晋中其他晋商大院相比,这里的整个建筑,为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带有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每个院落的南房、北房、腰厅及东西房山墙,都是用砖砌筑的马头墙。高出屋面的马头墙,是借鉴徽式建筑风格而筑,不仅能防火,而且还能起到防盗的作用。这种高大封闭的马头墙,错落有致,高低起伏,使静止呆板的墙体,显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从视觉上给人一种“万马奔腾”的感觉,也隐喻着整个家族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因为李家代表人物之一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氏为妻,故建筑又有明显的西洋风格。藏书楼,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风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由此,李家大院弥补了晋商大院文化在晋南一带的空白,对弘扬晋商精神、展示慈善文化和中西融合的特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这种以慈善文化为主景,以晋商精神为依托,以西欧风格为点缀的豪华宅院,在灵山秀水、白云微风的交相互动下,孕育出风情别致的大院文化特色。

沿着洁净的院中小道,我缓缓移步,细细品赏着大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导游说,传统的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的大宅门接地通天。此言真的不虚!吸引我的不单单是它古朴典雅的风格,不单单是它的历史沧桑感,最重要的是,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感受到了古韵的鲜活、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我深知,正是这独有的文化底蕴,才赋予李家大院以鲜活的灵魂!

除此之外,令人称绝的,还有李家大院内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这些饰品,古朴而不失华美,结构、功能、风格凝重,而不失灵巧,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三星高照”“五福临门”“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内涵,以及道家、儒家的精神风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晋南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也典型地表现了农耕经济的传统信仰与审美理念。

走进李家大院,不管是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还是井式聚财型四合院,不管是徽式建筑风格,还是西欧建筑风格,不管是精美绝伦的砖、木、石雕,还是丰富精美的字画、碑帖,都以独出心裁的布局、奇异无比的风格、令人惊奇的功能,赢得游人的广泛赞誉。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慈善文化的价值观念、能工巧匠的建筑技巧、古人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明的先进理念,在李家大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李家是经商世家,在清代以贩布为主业,足迹遍布晋陕甘豫与京津等地,光绪初年,商业发展至鼎盛。其间,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败,但“诚信为商、以仁制利、慈善为怀”的德行,至今仍然是新晋商学习的榜样。大院中设有许多展厅,详细记载着李氏当年“创业、经商、善举”的印痕,显现着昔日商业发展的鼎盛岁月,展示着“善行义举”等慈善文化的独特色彩。

感悟李家大院慈善文化的魅力,梳理华夏文明的秉承相传,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滋生出许多感慨:历史之手,抒写了一部晋商精神的史诗;岁月之河,涌现出一波慈善文化的缤纷;山川之野,矗立起一道华夏文明的图腾!当今社会,更应当用慈善之光,照亮温暖众生。一份慈善的坚守,只为把温暖洒满人间;一份慈善的传递,只为让星火成燎原之势;一份慈善的感动,只为使点滴汇聚成磅礴的力量!

依我看,李家大院的价值,就在于它所包含的晋商精神、慈善事业的文化底蕴,能够代代承传,已融入华夏文明的史册,更加根深蒂固在近200年的晋商文化里。那丰富多彩的大院文化,是承载着华夏文明的一脉相承,是曾经的生活与文化碰撞交流的功不可没,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发展图腾,是演绎着历史岁月永恒前进的经典,是中国众多富有地方特色民居中的一朵奇葩!

是啊,大院文化让我既可以感受到,也可以触摸到。置身其中,那种穿透时空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给我的体会是真实的、深刻的。

虽然,人事代谢的更替,在岁月的风尘中反复经历,李家大院曾经的繁荣昌盛,也早已被历史的苍茫湮没,可那“励精图治、善行义举”的文化灵光,却不会弥散,并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走向永远的神圣!

我诚望,这一束慈善之光,能够照亮未来的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1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湄洲日报慈善之光暖民心湄洲妈祖祖庙发放280万元善款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郑已东通讯员周建国高亚成)春节前夕,2023年湄洲妈祖祖庙“慈善之光”春节送温暖活动在祖庙圣旨门
2023-01-23 06:58:00
...思考。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论坛期间同时举办了“慈善之光、艺术之美——2023西部健康论坛慈善书画义卖、拍卖活动”,邀请10多位知名书画家现场书画,行业爱心人士共同助力“支援西
2023-06-30 18:31:00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汇聚慈善之光 彰显大爱情怀——记市高效能治理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作为2022年邵阳市高效能治理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不断优化
2023-07-11 09:47:00
画家王世柱:艺术之光,慈善之心
王世柱,号笃墨斋主,1967年生于大连,党员。现为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学会理事,大连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残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狮子联会大连会员,中国王爸爸义工总会理事。书画
2024-12-23 22:4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慈善事业如同一束温暖的光芒,照亮着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心灵。它不仅传递着爱心与关怀,更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自贡市自流
2024-10-14 10:37:00
威海发放“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慈善救助金
...威海国际公司),启动2023年度“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金发放活动,威海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波,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赶往文登区,为部分行
2024-04-16 18:25:00
柘荣楮坪:以慈善文化蹚出兴村之路
...:闽东日报3月18日晚,夜幕降临,在柘荣县楮坪乡仙岭村慈善文化园内,老人们围坐一起唠着家常,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这几年,村里陆续建起了慈善广场、慈湖和慈善
2024-03-19 09:31:00
慈善救助点燃生命之光 开封市慈善总会开展大病救助慰问活动
近日,开封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何利军带领工作人员前往杞县、通许县慰问了求助的大病患者,并通过“点亮生命计划”大病救助项目分别向两名患者送去一万元救助金。当日,何利军先后慰问了身患骨髓
2023-07-19 11:10:00
2023年度“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实施方案
...威海市慈善总会出台《2023年度“威海国际·燃起生活希望之光”血友病救助项目实施方案》,救助标准按血友病患者门诊及住院费用经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和中华慈善总会、山东省慈善总
2023-11-28 1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