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吴君
“水火箭”腾空而起、水陆两栖车来回穿梭、液压机械臂收放自如......5月14日,湖北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操场上欢呼声不断,来自该校八年级学生的各类自创物理学科成果集中展示,科技感十足。
作为汉铁初中科技节活动之一,八年级物理 “小小科学家”大赛备受学生们期待。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该校八年级物理教研组推出这项特殊的作业挑战,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利用所学或已知的物理知识,亲手打造独具匠心的科技小制作。
很快,学生们满怀热忱地搜集材料、细致策划、巧手制作。随着比赛序幕拉开,200余名学生们纷纷将自己富有创造力且彰显动手能力的学科小制作搬上展示台。
“当一级箭体打气成功时,内部气压可以达到6到12个气压,再打开发射器开关,水会快速喷射出来,产生向上的推力推动火箭升空。”八(11)班李君豪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制作原理,二级箭体内部装有由单向气阀、软管、硬质内管组成的分离器,当一级箭内部气压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分离器软管膨胀,软管与硬质内管摩擦力减小,实现一二级箭体完成分离。
八(6)班的陈靖卓和黄乐然带来一个抓物小高手。“我们利用课堂上学的液压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个挖掘机原理模型,可以实现抓取、旋转、提升等多个动作。”黄乐然说,制作所用材料仅为纸板和输液管,以及8个塑料注射器。
该校八年级物理组备课组长李甜甜介绍,通过自制科学小制作的实践运用,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不仅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点燃他们心中创新的火花,激发主动探索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求知欲。这样的教育理念,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然、高效有趣。
同时,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青年数据科学家、物理学博士邓熙浩,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副教授黄碧捷,江汉大学光电学院理学系副教授于涛和武汉江岸区教育局物理教研员刘俊等专家学者,为学生们的科技小制作现场打分和指导。
于涛认为,这项比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推动兴趣转化为思考、创新的动手动脑能力,制作出各式各样精彩纷呈的作品,“小小科学家”未来可期。
据悉,本次 “小小科学家”大赛以“创新成就新质,科技点亮未来”为主题,经过集中展示和多方评比,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35名,优秀奖88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