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9月12日电(记者汪瑞华)日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3年全省“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明确“三秋”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240万台套。
根据目标任务,力争玉米、大豆、中晚稻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4%、84%和99%,机收损失率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内;小麦、油菜机播水平分别达到94%、55%;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保障有力。
今年以来异常天气频发,对农机化生产组织调度和服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方案强调,一方面要提前摸排机具情况,指导作业主体及时检修、保养机具,确保机具充足、技术状态良好。另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农机购置、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机手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作业机具。
方案指出,要提前组织开展“三秋”农机化生产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机收减损等内容培训。同时督促农机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备足机具和易损配件,积极开展送修送件到田服务。另外还要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进度、作业价格、气象变化等信息,引导作业主体提前签订作业合同,促进作业机具供需平衡。
在完善作业保障方面,各地要与交通运输、气象、公安、石油等部门建立直接沟通协作机制,统筹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除了协调落实跨区作业农机转运车辆免费通行政策之外,还要开通加油绿色通道,并在主要路口和农业乡镇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
如何提质减损,力争秋粮颗粒归仓?
方案指出,各地要加强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宣贯和技术培训指导,推进粮食机收减损工作,及收及储,努力实现颗粒归仓。
一方面要加强作业指导,督促机手规范操作,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机具参数,提高作业质量。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展机收减损比武活动。水稻、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市、区)应积极组织举办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努力营造机收减损氛围。
根据方案,县域内水稻、玉米单季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全省1.7万台烘干机械和粮食烘干中心作用,及时对含水量过高的水稻、玉米等粮食早烘、快烘,努力减少霉变损失。
“三秋”是农机作业高峰期,也是农机事故易发多发期。方案指出,要结合秋季农机化生产特点,加强农机手安全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
同时要突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旋耕机等重点机具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通过强化源头治理和隐患排查,推动“三秋”农机作业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