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了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水土保持科学权威期刊《国际水土保持研究》。
柳本立介绍,风沙灾害严重影响荒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固沙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沙害,但传统材料如秸秆、芦苇存在易老化、寿命短、强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研发适应恶劣环境的新型防沙材料。同时,我国西部荒漠地区风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风电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至25年。相关数据显示,早期安装的风电机组预计将于2025年退役。
“风电场往往与需要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地区接近或重合,这种地理重叠的优势为防沙原材料的供应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柳本立说。
记者了解到,研究团队以退役或损坏的风机叶片为原料,采用切割、钻孔等工艺,制成新型多孔沙障。经过紫外老化、高低温交变、冲蚀磨蚀、抗弯强度等测试,研究团队证实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弯强度、热稳定性,抗紫外线老化和耐磨蚀等性能,抗弯强度是木质复合板材的14倍。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沙障能有效改变风沙流结构,减少近地面风沙输移。
据介绍,这一新型沙障兼具良好的防沙性能和强度,适用于温差变化大、紫外线辐射强烈、风沙活动频繁的严重沙害地区,在防沙材料和风机叶片资源化回收利用等行业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编辑谢宇彤
一审陈朝晖
二审刘义
来源新华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6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