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杀了杨修后,为何明知故问地问杨修父亲为何消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1: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杨修之死”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了,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最终被曹操借口“鸡肋”一事而杀掉。

在杨修死后,曹操找到杨修的父亲杨彪,想知道他对自己杀杨修的事有没有不满?此时的杨彪因为老来丧子悲痛不已,自然比以前消瘦了许多,曹操却明知故问地问他为何消瘦?杨彪知道若是这句话回答不好,恐招来杀身甚至是灭门之祸,于是他回答了一句,不但保全了性命,还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1-

杨修出身汉魏名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名臣杨震的玄孙,曾祖父杨秉、祖父杨赐都官居太尉,以忠直而闻名,父亲杨彪在汉朝更是遍历三公之职。

杨修自幼聪慧过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儒家经典,而且下笔成文,让很多成年人都自叹不如,长大后他靠着博学多才成了曹操身边的一名主簿。

但杨修有个缺点就是爱卖弄自己的才华和聪明,其实曹操手下的谋士众多,像之前的郭嘉、荀彧、司马懿等哪个都是聪明绝顶,都能猜测出曹操的心思,但他们懂得看透不说透的道理,只有杨修为了展示自己的聪明,总要说出来炫耀,因此多次犯了曹操的禁忌。

后来更是介入到曹操家族的储君之争,数次帮助才高八斗的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他的这些做法早已经让曹操对他起了杀心,但杨修却依然没有一丝收敛的意思。

曹操杀了杨修后,为何明知故问地问杨修父亲为何消瘦

后来曹操出兵攻打汉中时,杨修又因为猜出了曹操关于"鸡肋”的想法,而叫随行的军士收拾行李,准备归程,这事传到曹操耳中,怒斥他造谣生事,惑乱军心,命人将他处决了,杨修就这样死于“鸡肋事件”。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杨修死后,曹操又找到杨修的父亲杨彪,毕竟弘农杨氏是汉魏名门,有一定的影响力,曹操想知道杨彪对自己杀杨修的事有没有不满?

此时杨彪因为老来丧子悲痛不已,比以前消瘦了许多,曹操却明知故问地问他为何消瘦成这样?杨彪是历经汉灵帝、董卓、汉献帝三个时代屹立不倒的人,对于曹操的试探,他深知若是回答不好,恐招来杀身甚至是灭门之祸,于是他说了句:“愧无金日磾先见之明,尤怀老牛舔犊之爱。”

意思是:很惭愧自己没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却又怀有老牛以舌舔犊那样的爱子之情。

金日磾是汉武帝时的大臣,有三个儿子,长子深受武帝宠爱,养在后宫取乐,一次,金日磾撞见长子在殿前与宫人嬉戏,恐日后儿子惹出祸端来,连累家族,就亲自动手把儿子杀了。武帝起初十分愤怒不解,听金日磾禀明原委后,对金日磾便多了几分敬重之心。

杨彪说自己“愧无日磾先见之明”,意思是自己没有金日磾那样的先见之明,能亲自动手把“不屑子”杀了。"尤怀老牛舔犊之爱”是说虽然儿子犯法被杀,但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始终是不能阻断的,自己又怎能不伤心呢!

这句回答听着简单,却又无懈可击,连曹操都受到触动,不但没有处置杨彪,还下诏表彰了杨彪的舔犊情深,在场的官员也都被杨彪的才华和智慧所折服,若是杨修有父亲这样的大智慧,又何至于死于“鸡肋”。后来这句话还衍生出“舔犊情深”这个成语,流传至今。

后来曹丕称帝,想让德才兼备的杨彪出任太尉,但杨彪推辞了,他说自己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逢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老来多病,又怎么能够再去新朝任职呢。曹丕也没为难他,一直对他礼遇有加,杨彪算是在乱世中得到了善终,直到84岁离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杨彪的智慧:一句名言化解危机
...曹操的到来,杨彪自然不能闭门不见,闲谈之后,曹操便明知故问:几日不见,杨大人为何消瘦了?杨彪听到这个询问自然知道这是曹操挖好的一个大坑,他思索以后,轻声叹息后便回答了一句话,
2023-10-24 15:18:00
曹操杀了杨修,问其父杨彪为何消瘦了,杨父回复的一句话成为名言
杀完杨修后,曹操想起杨修的父亲杨彪曾经多次与自己不和,便“好心问候”杨彪,杨彪一句话打消了曹操杀心,并成为名言。若论曹操手下的谋士,出名的还真不少,但死法也各有不同,但谋士杨修之
2023-10-11 17:03:00
杨修的才华与悲剧,曹操的猜忌与曹魏的权力之争
...儿,杨修便是袁绍的外甥。《古文苑》中,曹操写给杨修父亲杨彪的信《与太尉杨彪书》中,则是这样阐述他杀杨修的理由:“而足下贤子侍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
2023-09-12 00:49:00
杨修父亲杨彪回答了主公一句话,打动了曹操
...雄曹操面前狂纵轻浮、恃才倨傲呢?其实,这与杨修及其父亲杨彪所在的杨氏一族有着很大的关系。《后汉书》中是这样描述杨氏一族的: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一族)俱为东京
2023-06-11 18:25:00
曹操杀死杨修后,笑问其父怎么瘦了?杨彪一语已成千古名言
...。接下来依照历史记录,曹操在杨修死了之后去见杨修的父亲时,笑着问他咋瘦了?儿子没了的杨彪就回了一句话,这话还成了千古名句,也把曹操弄得愧疚不已。到底是啥呢?咱一块儿来瞧瞧!【
2024-09-08 09:37:00
...己的性命。而后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在杨修死后拜访杨修父亲的时候,笑着问他怎么瘦了?失去儿子的杨彪只回答一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言,同时也让曹操愧疚难当,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
2023-02-16 14:41:00
杨修之死:才华横溢却悲剧收场
...但曹操跟杨彪的这段对话,却让人疑窦丛生。其一,曹操明知自己杀了杨修,自然身为杨修的老爸,杨彪能胖了才怪,那么曹操为何还如此明知故问? 其二,杨彪的回答中,搬出了汉武帝时期的
2023-10-11 15:24:00
杨彪的智慧:如何在曹操的权谋游戏中保全自身?
...,弘农杨家,祖上世代为官,朝中势力影响甚大,杨彪的父亲,更是当朝太尉杨彪。然而对于曹操来说,他素来讲究“法家寒门路线”,启用寒门庶族出身的有才之士,比如郭嘉等人,以便自己摆脱
2024-03-20 04:55:00
为什么说杨修的死跟曹植有关
...自然不能留下杨修了。更为关键的是,曹操一直与杨修的父亲杨彪不对付,曹操为了让杨彪入狱,曾诬陷杨彪与袁术是亲戚。只可惜曹操没有扳倒杨彪。而杨彪的儿子在自己手下办事,自然成为了曹
2022-12-27 12: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