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襄公继承父亲霸业,却也为日后六卿把持朝政埋下伏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11:55:00 来源:戏说三国

晋文公死后,其子姬欢继位,是为晋襄公。晋襄公可以说是继承了父亲晋文公春秋霸主的地位,继续重用晋文公时期的卿士,然而,他的一些做法却为日后六卿把持朝政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名将先轸之死。先轸是晋文公、晋襄公在位时的春秋名将,曾指挥了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帮助晋文公确立了晋国在春秋的霸主地位;也曾指挥了崤之战,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场歼灭战,扼住了秦穆公东出的想法,也帮助晋襄公坐稳了霸主的地位,可以说先轸就是当时晋国的战神。

晋襄公继承父亲霸业,却也为日后六卿把持朝政埋下伏笔

然而转折点发生在崤之战之后,崤之战中,先轸俘虏了秦国三名重要的将领,分别是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并把他们交由晋襄公处理。然而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怀嬴看不得秦国的将领在晋国受苦,便请求晋襄公把他们放回去了。

等到先轸朝见晋襄公,问起被俘的三位秦朝将领时,才知道他们已经回到秦国了。先轸听后勃然大怒,自己费了千辛万苦才捉到的秦国将领,竟因为一个妇人的几句话,就安然无恙的释放了?先轸气得扭头就走了,走时不忘朝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

先轸因为一时气愤而失礼,当着晋襄公的面“不顾而唾”,回去后感觉自己做得非常不得体,很是懊悔,但其实晋襄公并没有责怪他,反过来还为自己不加考虑释放俘虏而道歉,先轸听了越发自责。

于是在当年晋国同狄人的箕之战中,先轸首先设伏兵击败狄人,俘虏了狄族首领,然后脱下头盔铠甲,冲入狄人的部队,来惩罚自己因一时冲动而对国君的不敬,最终被狄人杀死。后来狄人将先轸的头颅送还给晋国时,先轸的面色还如同活人一样鲜活。

晋襄公继承父亲霸业,却也为日后六卿把持朝政埋下伏笔

晋襄公为了嘉奖先轸的以死明志,于是让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从上军将继承先轸的位置,改任中军将,也就是当时最高的将领。就这样,赵衰辅文,先且辅军事,其余诸卿辅政,晋襄公有这群人帮助,晋国日益强大。

然而晋襄公让先且居任中军将的做法违背了晋文公“上卿、将、佐不得世袭”的制度,让其他卿士也有了类似想法。

晋襄公六年,晋襄公手下的中军将先且居、中军佐赵衰、上军将栾枝、上军佐胥臣几乎同时死去,晋国六卿的成员急需重组,晋襄公本来可以将晋惠公、晋献公时期的老贵族集团安插进六卿,来平衡晋文公时期新崛起的卿士势力。

在晋襄公七年春,晋襄公在夷检阅军队,打算对晋军中的将佐进行重新安排,史称“夷之蒐”。然而两代中军将的后代,先且居的儿子先克却抢先一步当着众军士的面进言道,“狐、赵之功不可忘。”

就这样,晋襄公妥协了,他按照晋文公时期父辈所立下的功勋大小任命了他们的后代,狐偃的儿子狐射姑、赵衰的儿子赵盾、先且居的儿子先克都任命进入六卿,其中赵盾还担任其父赵衰留下的执政大夫一职。

晋襄公继承父亲霸业,却也为日后六卿把持朝政埋下伏笔

这年八月,晋襄公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夷皋继位,是为晋灵公,而晋襄公让六卿的后代世袭,则在后面成为了传统,此后的晋国卿大夫们以此垄断了上卿、将、佐之职,晋国国君逐渐沦为傀儡,为日后晋国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19: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贡献。但是,晋平公在位后期不理朝政,导致晋国大权被六卿等卿大夫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首先,晋平公(?―公元前532年),姬姓,名彪,晋悼公之子,春秋时期晋
2024-05-27 06:14:00
晋襄公将如何来维持其父亲的霸业呢?
...益耳任中军佐,箕郑父任上军将,先克都任上军佐。本来六卿之中,尚有老臣嫡系。但,按照晋襄公部署,老臣派系的力量被大面积削弱,这对他们而言,当然不能接受。狐家、赵家、栾家、胥家在
2022-12-23 20:20:00
陕西为何称三秦,山西为何称三晋,山东为何称三齐
...重返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选贤任能,设立六卿,联秦勤王,讨卫伐曹,保送败楚,于公元前632年在践土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百年的霸业。公元629年,
2024-04-26 20:01:00
晋国霸业兴衰史:从文公改革到三家分晋
...后造成了国家的亡国。一、晋国霸业之盛衰1、晋文公与六卿之关系从晋文公建立三军开始,六卿开始真正登上晋国的政治舞台。在晋文公时期,国君与六卿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合理控制,为我所用
2024-04-02 02:54:00
晋国为春秋第一强国,五大雄主中,其中一位死得很窝囊
...狐偃、先轸、赵衰等人,通过一系列强兵举措,首创三军六卿制度,军事实力大幅提升,接连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中大败当时强大的楚国,随之召集诸侯在践土会盟,确
2023-02-28 10:20:00
晋襄公再续霸业,却也埋下了晋国分裂的种子
...题。好在文公时代的老臣在几年间相继去世,给了他调整六卿人选的机会。于是赵衰代替了狐偃,先且居继承了先轸,于他自己一起构成了晋国新的权力核心。这三人的执政风格都是刚柔并济,与文
2023-01-10 13:38:00
晋国的六卿制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然君权不在被亲族觊觎,但同时也失去了公室庇护,晋国六卿的出现即以此为前提。晋国的六卿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六卿制度如何实行?一、六卿的形成背景第一,曲沃代翼。在春秋诸国之中,晋国
2023-01-30 18:20:00
下宫之难:赵氏家族的悲剧与复兴
...后代担任,换句话说,他们并非晋国宗室成员。在晋国的六卿中,以前是轮流掌权,但内部存在矛盾。晋平公时,六卿被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所垄断。后来,随着范氏、中行
2024-03-30 06:51:00
晋国魏氏家族的兴衰:从魏犨到魏绛的权力之路
...过,魏犨在世时,就没能进入晋国朝堂最顶级卿士行列(六卿、十卿),而他去世后,魏氏子弟在很长时间内,没人能够成为为卿士,魏氏在晋国的地位,远比赵氏、狐氏、先氏、郤氏要低,甚至连
2023-12-13 09: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