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6月的西盟佤山,风吹稻香,稻谷褪去青绿,一粒粒金黄稻谷压弯了稻秆。随着持续性降雨的到来,早稻也陆续进入成熟期,群众抓住晴好天气抢收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班母村小街伞组,村民正忙碌收割早稻,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班母村小街伞组是拉祜族聚居的村民小组。水稻是传统产业,今年全组种植了150余亩。“我们小组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水稻、茶叶、甘蔗、玉米和就近务工,全组有49户农户种植水稻、旱稻两季稻,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小街伞组党支部书记扎儿说。
在田间地头,拉祜族妇女用镰刀沿着稻秆横割,一茬茬稻谷被收割、捆绑后放置于田坝,等待打粒。随着“砰砰砰”的声音传来,拉祜族男子围站在“达斗”旁,手握一茬稻谷在“达斗”边板上敲打,一粒粒谷粒从谷穗上打下来,蹦跳出夏日的生机和活力。
“我家种了3亩多早稻,产量1000多斤,按市场价格,今年应该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班母村村民扎思说。
2023年,西盟县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万亩,其中早稻689亩,目前陆续进入了成熟期。“针对今年的旱情,我们一方面采取科技治旱、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农业技术性保险、扩大晚秋作物等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做好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强化各项增产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落实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一线工作法,保障夏粮生产和丰收。”西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娜汉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