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分别64年,“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10 07: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跨越14年的漫漫寻亲路,只为那永远也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分别64年,“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分别64年,“国家的孩子”回家了!

梁引梅和94岁的母亲丁正华。 程宝军 摄

“妈妈!——”昨日,在高邮认亲会现场,66岁的梁引梅一见到94岁的老母亲丁正华,便飞扑过来,跪倒在妈妈面前,一声“妈妈”,泪如雨下。这一声相隔64年,这一声跨越1400多公里,这一声酝酿了5000多个日夜,终于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

头发花白的老母亲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用手绢擦拭眼泪。梁引梅缓缓起身,双手抱着母亲,用额头抵着母亲的额头,在她耳边颤声说,“我走了64年,终于回来了,妈妈!”“我很好,我生活得很好,您放心啊!”

养父养母把她捧在手心,养育之恩重如山

1960年,一岁半的梁引梅随母亲来到上海,由于当时缺衣少吃,母亲便把她留给了一家没有子女的服装店老板抚养,岂料后来遭到了遗弃。

20世纪60年代初,在党和政府关怀下,3000多名孤幼儿从上海、江苏等地被送到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牧民抚养下长大,写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段历史,他们被称为“国家的孩子”,梁引梅就在其中。

1960年秋,梁引梅由养父梁振家、养母王美丽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院(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前身)领养。她曾听邻居说,从上海的孤儿院来到呼和浩特不久,身体虚弱的她便患上肺结核、骨软化症,心急火燎的养父母带她四处求医。

“我的养父是支边干部,家里面就我一个姑娘,享受的是公主般的待遇。”梁引梅告诉记者,“养育之恩重如山,这份超越地域、民族与血缘的大爱,我永远铭记在心!”

14年寻亲艰难曲折,血脉亲情深似海

2010年,在养父母相继离世后,她下定决心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我是‘国家的孩子’,也是‘三千孤儿入内蒙’之一,能在有生之年找到我的家人,能知道我的真正年龄和姓氏就满足了。”梁引梅发布寻亲视频。

今年,梁引梅找到了高邮阳光寻亲服务团团长杨凤荣帮忙。杨凤荣查到,她与上海的童济存在共祖关系,后者2019年在上海读书时曾做过一次高点位的DNA检测。事后才知道,童济是其88岁的婶婶的孙子,而婶婶恰好知道1960年家中发生的事。寻亲人员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排查到江都张纲,找到梁引梅的母亲采血比对。

跪谢草原上的父母,他们的无私奉献终身不忘

昨天上午,在“让爱回家 团圆行动”内蒙古梁引梅女士高邮团圆见面会上,高邮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荣宣读了DNA比对结果:“经DNA检验比对,丁正华与梁引梅符合单亲关系,结合调查情况,认定丁正华是梁引梅的母亲!”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认亲现场,梁引梅与母亲紧紧相拥,在给母亲擦干泪水后,她却仍忍不住泪水涟涟。大哥又过来帮她拭泪,现场情景令人动容。

“世上好人多。”母亲丁正华再三低语。梁引梅的大哥童登荣说,母亲得知妹妹要回来,4点钟就起床了,专门用保温杯泡了一杯桂圆,一直抱着杯子,要留给女儿喝。

为了这场认亲,梁引梅“全家总动员”,老公、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都跟着她回来了。陪同她回来的,还有六个“国家的孩子”,他们中有的已找到亲人,有的还在努力,大家都想见证这团圆幸福的时刻。

“妹妹梁引梅,你是我们家的一分子,你的回家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完整,你的归来带着草原上的清香,带着人间的大爱,我们要由衷地跪谢你草原上的父母,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终身不忘。”童登荣深情地说。

团圆会后,梁引梅一家人一起回到位于江都欧风佳苑的家中。她说:“很高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终于回到妈妈的身边、哥哥弟弟的身边,这是一个奇迹。妈妈岁数很大了,今后会常回家看看,尽好我的孝心。”

通讯员 李彬彬 记者 程宝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家的孩子”梁引梅寻亲梦圆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跨越六十四年母女相见“国家的孩子”梁引梅寻亲梦圆 □本报记者 来春誉 王磊 程英军“妈……”这一声,跨越64年,跨越千里,66岁的梁引梅和94岁的母亲丁
2024-06-10 03:15: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国家的孩子”梁引梅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来到江苏省扬州市,与阔别65年的亲生母亲相聚。生母丁正华已95岁高龄,梁引梅也已年过花甲。一个甲子一声“妈妈
2024-06-13 14:33:00
新春走基层|今春开学之际,这群志愿者下乡为孤困孩子送关爱——高邮卸甲10名各族困境少儿喜收助学“大礼包”
...,送资金、送亲情,送关爱。今春新学期来临,这些困境孩子的冷暖成为大家的牵挂。在卸甲镇政府七楼会议室,高邮市石榴花志愿者服务中心理事长刘久英与随行的“爱心妈妈”、志愿者们一进门
2025-02-11 16:26:00
高邮卸甲春蕾儿童喜收“礼”迎“六一”
...——1.5万元助学金以及部分慰问品喜迎“六一”,并寄语孩子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春蕾儿童与“爱心妈妈”团队举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仪式,并与“爱心妈妈”团队先后登台表演了舞蹈
2024-05-25 08:30:00
男子为生意用计控制情人,却用命来还8年情债!
...佳人手。妻子生性善良平和,对生活没有过多要求,有了孩子后她便在家相夫教子。对丈夫的事业,她只能默默地注视并不能帮上什么忙。袁正华只好到处寻找合适的人才。1991年,32岁的周
2024-10-28 10:26:00
《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读者见面会举办
...活动,长篇报告文学《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读者见面会举办。读者见面会现场。主办方供图据介绍,长篇报告文学《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系“内蒙古文学
2024-04-21 18:25:00
“国家的孩子”南京认亲成功后带着盐水鸭看望“草原母亲”都贵玛,额吉说:这是很美好的事
11月20日是“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从南京认亲返回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第二天。上午9点半,他就驾驶电动三轮车带着南京特产盐水鸭等礼物,来到了“草原母亲”都贵玛额吉(额吉,蒙古语
2024-11-21 08:22:00
...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创新成果。江苏省文旅厅选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邮民歌、海州五大宫调参演。“运盐河道”淌出“悠悠小调”,海州五大宫调是古盐河畔悠悠传来的历史足音,是古
2025-07-08 22:23:00
...:内蒙古日报致敬“人民楷模” 展现民族大爱《国家的孩子》大型舞台剧持续圈粉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宋爽)1月24日晚,“京蒙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年大剧《
2024-01-25 04: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
帆书“闪亮的书友”上线:在平凡叙事中解码生命的韧性与微光
诗人泰戈尔曾写下“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而在这个信息纷扰的时代,每一个平凡人用阅读接纳生活、回应世界的姿态,何尝不是一首温柔而坚韧的歌
2025-09-01 19:10: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学习走神、坐不住,3招轻松找回孩子“消失”的专注力!
你家娃是不是干啥都三分钟热度,新玩具的“宠爱”时间顶多几分钟;新绘本刚开始爱得不行,但过了几分钟就拜拜了。孩子还小时,好奇心重
2025-09-01 16:31:00
孤独症儿童交流困难?这6大技巧在家就能轻松锻炼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赖兴兵医术精湛和蔼靠谱
虽然语言迟缓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但沟通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很常见。除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非言语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发展明显缓慢
2025-09-01 16:34:00
“我不要上学!”——开学第一天,幼儿园上演“拉锯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编辑 袁航二审 谌贵璇三审 李玲
2025-09-01 16:49:00
今日天光|周一早高峰与开学高峰叠加,家人们请早一点出门
今天是2025年9月1日,周一早高峰与开学高峰叠加,家人们请早一点出门。
2025-09-01 09:20:00
抱上没写完的作业 10岁男孩负气离家出走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蔡燕菁)当被警方的巡防队员找到时,10岁男孩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警察叔叔,我作业写不完了怎么办呀
2025-08-31 08:43:00
秋季开学啦!和孩子们一起上开学第一课!
吉刻新闻记者陈振昂 张宁设计 王丽华
2025-08-31 21:08:00
九旬老太房产全留给干儿子 法官为啥把“遗嘱”给否了
干儿子对九旬老太体贴入微,亲生子女却不管不顾?干儿子拿着老太遗嘱状告其亲生子女和孙子,要求独占全部遗产,这份背离常理的官司背后
2025-08-31 07:51:00
东湖评论:高校开学季,关爱永不离
开学季,又一批年轻面孔将拖着行李箱,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走进大学校园,开启独立生活的第一篇章。这背后,是中国式家庭一道经典的情感课题
2025-08-30 14:31:00
骑电瓶车送孩子去中国科大报道,合肥“学霸家”土菜馆再火!
大皖新闻讯 还记得那家因一条拆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视频“火”了一把的合肥土菜馆吗?8月29日,这家店因一条送“学霸儿子”去中国科大报道的视频热度再攀新高
2025-08-30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