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道路交通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平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在每一起
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有值得深思
的惨痛教训,驾驶中看似不经意
的“小动作”“小习惯”,就可能导
致车毁人亡的惨剧。记者日前就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问题对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
责人进行了采访。
这些分心“小动作”
你做过吗?
“看一眼手机能咋地?”
“不过是几秒钟,能有什么危险?”
如果还有驾驶人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驾车时的“小动作”,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手一伸、眼一瞟、思绪一飘,哪怕只有短暂的一瞬间,事故就“找上门”了。任何会降低“驾驶专注度”或“让注意力从前方短暂转移”的行为,比如接打电话、操作手机导航、与同乘人员交谈、喝水、吃东西、低头捡物品等行为都属于分心驾驶。
分心驾驶三种情况
视觉分心。驾驶人将视线从道路上移开,例如长时间看导航、看路边广告牌或在后视镜中查看后排乘客的情况等。
操作分心。驾驶人将手从方向盘移开,例如在车内寻找东西、用餐、饮水、化妆或操作车内设备,诸如空调、音响、车窗玻璃等。
认知分心。驾驶人在精神上不专注驾驶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不在焉。
分心驾驶危害大
有些驾驶人觉得“开车分心危害大”是危言耸听。可这短短几秒钟的疏忽,就会引发险情导致事故的发生。
分心一秒,危险十分。一组数据告诉你,开车时分心驾驶有多危险!在分心驾驶行为中,“看手机”出现最为频繁,看一眼手机最少需要3秒,假如以60km/h的时速开车,那么3秒钟就会盲开约50米,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正常情况下,以60km/h的时速开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刹车的距离至少是20米;如果边开车边看手机,刹车距离会更大,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次分心,就可能造成无法承担的后果。
如何避免分心驾驶
1.驾车时不要接打电话,收发微信、短信,出行前设置好导航,切勿行车过程中操作手机,如有需要处理的事务,请行至安全区域停车后再操作。
2.开车前将零散物品存放于一个固定的地方,以免行车过程中物品掉落,影响安全驾驶。
3.尽量避免在车内吃东西或者抽烟,同时将饮料等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洒出。
交警语录
分心驾驶一秒钟,危险就在一瞬间!这些动作看似微小,但在驾车时却非常危险,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拒绝分心驾驶,做一名守法、负责的驾驶人!
高速上“致命”行为
你留意了吗?
很多驾驶人在普通道路上开车习惯了,感觉上高速也是一样开就好。其实,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更要留神,可能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停车任性
应急车道绝非随意停车的“安全之道”!高速公路上30%的交通事故都因随意停车而引发,非紧急情况下,高速公路沿线一律禁止停车,将应急车道作为“超车道”“停车区”“休息区”,或是车辆因故障在高速公路停车时未按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这些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是影响高速公路通行安全的重大隐患。
那么,应急车道,“应”的到底是哪些“急”?只有驾驶人身体极度不适或车内乘客突发疾病、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故障、因交通堵塞或路面施工根据民警指挥等3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应急车道。长期以来,交警采取多种方式,严厉打击“占用应急车道行车”和“非紧急情况下占用应急车道停车”两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二次事故
多停留一秒,多十分危险!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上人员应尽快转移到路侧安全位置,避免发生二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发生事故应该这样处理: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超速行驶
十次事故九次快!《速度与激情》想必很多驾驶人都看过,车辆高速行驶下连续发生碰撞。这种场面,在电影院感受一下是刺激,要是放在现实中造成的交通事故率几乎是100%。很多驾驶人感觉上了高速公路就得加速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速公路可以快速行驶但是也有速度限制,超速行驶下,车辆的制动性能会跟不上人脑反应速度引发危险,是万万要不得的。车速度越快,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难刹住车,因此在高速路上千万不要超速。
倒车逆行
下一个出口会更好!当错过高速出口时,不要慌张,最正确和安全的做法是将错就错,保持车速继续行驶,寻找下一个出口。毫不夸张地说,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减速、倒车、掉头、逆行、变道等危险行为,相当于“自杀”或“谋杀”。高速公路在通常情况下,相隔十几公里就会有一个出口,若是错过一个出口,应继续行驶至下一出口。虽然多走了一些路程,却是最好的选择。
疲劳驾驶
欲速则不达!提及疲劳驾驶,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当困意来袭时,大家总是心存侥幸。“还剩下100多公里的路,坚持一下就到了”的心态时有发生。这里一定要把这个想法纠正过来,应当是“还剩下100多公里的路,坚持一下人就没了”。在高速公路上连续开车很容易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行车,驾驶人很可能会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并伴有力不从心、手脚不听使唤等状况。对强烈的信号刺激不敏感,驾驶人处于半梦半醒的麻木状态在高速路上行车是非常危险的。
交警语录
小心驶得万年船,安全才是硬道理!高速公路不比平常公路,一些不良的开车“小习惯”,到了高速公路上可能会引发“致命”危机!因此驾车时,保持安全车距,保持精力集中,严格控制车速,谨慎驾驶,安全第一。
这些驾驶盲区你都知道吗?
盲区内,藏危机。众所周知,汽车周围本身就存在“静态盲区”。在行驶途中,受道路线形、坡度、建筑、绿化等影响,以及与其他车辆的相对位置变化也会产生“动态盲区”,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事故。那么,日常用车、行车,如何远离驾驶盲区,保障行车安全呢?
车周盲区
受发动机舱、后备厢的长度和宽度影响,车头、车尾均存在驾驶人无法观察到的盲区,处于此区域内的1米以下的儿童或障碍物很难被发现。且这个盲区的大小还受车身、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身材等因素影响。
克服盲区小妙招:启动车辆前,应绕车一周仔细检查,避免有儿童或障碍物在车辆周围。
A柱盲区
左右A柱也会遮挡驾驶人视线,尤其是在转弯时,可能影响观察左右前方的行人及非机动车。
克服盲区小妙招:开车通过路口时,应控制车速,注意观察左右两侧的行人。绿灯时,缓慢起步。
后座乘客下车盲区
路边停车时,左、右后座乘客视野会受到阻碍,很难注意到后方来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盲目开车门易出现危险。
克服盲区小妙招:司机和乘客在下车前要养成观察左右后方路况的习惯,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超车盲区
超车时,后车视线会被前车遮挡,可能无法观察到对向来车。
克服盲区小妙招:超车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车头可略微靠左,迅速观察对向车道路况,以下3种情况应放弃超车:
①前车示意左转弯、掉头时;
②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
③前车正在超车时。
车尾盲区
汽车行驶过程中左、中、右后视镜有一定的可视范围,当右侧车辆在可视范围外时,左车盲目变道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克服盲区小妙招:行车变更车道时,首先需要观察内后视镜,查看后方车流状况是否适合变道。然后,车辆在变道前必须先开启转向灯,示意周边车辆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引发事故。
交警语录
慢一点,稳一点,安全就多一点!一旦进入盲区范围,危险就会降临。要深刻了解盲区的危险,行车期间只有注意观察路况、谨慎驾驶,才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
路上“鬼探头”你能躲开吗?
俗话说得好,没被“鬼探头”吓过的司机,不是老司机。
突如其来的“相遇”,总是惊得人一身冷汗,往往还会引发交通事故,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所谓“鬼探头”,通俗来讲,就是前方有车辆或障碍物阻挡视线,从路边突然蹿出非机动车或行人,驾驶人避让不及时,造成交通事故。因事发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飞来横祸皆有因。记者了解到,老人、小孩、电动车驾驶人是“鬼探头”事故的高发群体,路口、斑马线、公交站台、停满车的道路是“鬼探头”事故的高发地。
如何避免“鬼探头”事故的发生?机动车驾驶人这样做
减速慢行。经过“鬼探头”高发区域时,要提高警惕,多留心观察周围动向,提前降低车速,给予自己充足的反应时间,尤其是经过居民区,老人、小孩特别多,一定要谨慎驾驶!
鸣笛。在不禁止按喇叭的地方,提前按喇叭提示有可能出现的人或车辆注意。
备踩刹车。车辆途经易发生“鬼探头”的区域时,右脚放在刹车踏板上,时刻准备遇上突发情况时踩刹车,养成“备刹车”的好习惯。
礼让行人。斑马线前要礼让,主动停车等候,待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后再通过。
行人、非机动车这样做
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注意来往车辆,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行人要走斑马线;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骑乘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好安全头盔。
注意观察,安全通行。通过路口及易发生事故的路段时,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切勿争道抢行,不要随意横穿马路,不要在车流中穿行,不要跨越护栏。
交警语录
“鬼探头”防不胜防,害人又害己!所有交通参与者,请永远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视线受阻的地方,一定要慢!作为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要做到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作为机动车一方,要注意观察相邻车道车辆的动向,学会防御性驾驶。
本报记者杨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