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年来北京PM2.5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蓝”成常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04 14: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十年来北京PM2.5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蓝”成常态

图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级别日历图。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陈杭)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累计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相当于平均每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PM2.5连续达标天数从2013年的近半个月,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近半年,“北京蓝”成为常态。

这是记者4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十年来北京PM2.5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蓝”成常态

图为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分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近十年北京PM2.5下降超六成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分别下降了66.5%、50.0%、58.9%、88.7%。

PM2.5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这十年来力度空前的大规模治理,北京市PM2.5在2021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33微克/立方米,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在2022年,又进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累计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相当于平均每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北京大气治理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为“北京奇迹”。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从空间特点看,2013-2022年,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持续下降,南北浓度差距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缩小至2022年的16微克/立方米。空间分布从“南高北低”变为各区逐步向好、均匀趋同。

SO2维持极低浓度水平,燃煤污染治理成绩斐然。2013-2022年,北京市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持续降低,2013年为26.5微克/立方米,在2017年达到个位数水平,之后继续下降,2021年、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降至3微克/立方米的极低浓度水平,降幅达到88.7%,浓度水平远低于我国北方采暖城市SO2的一般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

PM10降幅达五成,扬尘污染治理成果显著。2013-2022年,北京市PM10年均浓度稳步下降,从108.1微克/立方米降至54微克/立方米,降幅达五成,从2019年开始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生活环境更加清洁。

NO2浓度持续下降,移动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2013-2022年,北京市NO2从56.0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累计降幅近六成,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标志着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的移动源等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攻克了超大城市二氧化氮治理的难题。

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北京蓝”成为常态。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优良天数为286天,较2013年增加110天,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从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22年的138天,增加了97天,蓝天含金量也大幅提升。

同时,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M2.5污染状况得到显著缓解。全年来看,重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22年的3天,累计下降94.8%;在春夏季,PM2.5重污染天基本消除。2022年PM2.5最长连续达标天数达到了172天,而在2013年只有13天,也就是说,PM2.5连续达标天数从2013年的近半个月,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近半年,“北京蓝”成为常态。

十年来北京PM2.5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蓝”成常态

图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空间分布变化。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表示,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历史性变化,正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

李翔说,北京市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累计完成4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30余万户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131万吨,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8.5%,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对新增产业,制修订禁限目录,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高精尖”产业;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专项行动,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累计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分类整治1.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对700余家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或“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全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车辆结构绿色优化,“车、油、路”一体化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引领,机动车排放和油品标准始终领先全国,从源头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疏堵结合,通过高排放车辆禁限行、政策补贴等政策鼓励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36万余辆,推广新能源车58余万辆,新能源及国五以上机动车占比超过70%,车辆结构处于全国省级地区领先水平。

城市面貌绿色洁净,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狠抓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构建全市统一的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不断加严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裸地扬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和洁净度显著提升。

十年来北京PM2.5累计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蓝”成常态

图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及累计变化情况。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

李翔表示,北京市修订《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协同津冀同步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法制保障;发布、修订涵盖燃烧源、移动源和生产生活源等重点领域的42项大气污染防治类地方标准,标准体系全国最全,标准限值整体最严。建立了包括补贴、奖励、价格、金融等多手段的地方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先后开展三轮次PM2.5来源解析,精准识别污染来源;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街道(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搭建全国首个重型车在线监控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创新开展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等,利用“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等大数据手段,构建“智慧+环保”闭环监管新模式。

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牵头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推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在周边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联防联控联治,连续6年共同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统一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实现了区域空气质量的同步改善。(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4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0微克/立方米!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十年最低水平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今天(4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外发布:在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
2023-01-04 12:01:00
...民网-北京频道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与泰国曼谷市政府环境局签署了空气质量监测与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三年,北
2025-02-19 10:04:00
今年上半年密云空气质量稳居北京市榜首
...为29.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居全市榜首。此外,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最新公布的《2023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密云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已连续三年蝉联全市最优。这份成绩
2024-07-09 17:18:00
...家、三地农村及城镇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改造近1580万户,北京市实现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天津市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基本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2022
2022-12-15 18:10:00
凝聚1+1+1>3协同合力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合制定实施了2022年工作要点,扎实推动框架协议落实。北京市积极推动五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向绿色低碳领域拓展,天津市着力推动实施“871”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河北省努力推动1
2022-12-16 14:19:00
张家口:念好“绿字经” 张垣面貌新
...菜生产基地,新鲜、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北京市场。 ·交通与生态:打通动脉筑牢屏障2024年12月30日,京蔚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北京通向河北的西大门。该
2025-03-24 18:27:00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达10.4万亿元
...城市功能也显著提升。随着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实现落户。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国家级绿色交易所
2024-02-23 17:01:00
...自:中国工业报 近日,一场企业的环评 “问诊”正在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开展。11月20日,中国工业报记者跟随北京顺义区生态环境局,走进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三立车
2023-11-24 10:29:00
...:人民网-北京频道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李博)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
2023-05-10 12: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