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余书记好哦,对我们都好。”
“路帮我们修通了,房子也帮我们建起来了。”
在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天平村,记者见到了村民交口称赞的余书记。
遵义市优秀共产党员、名书记。头衔压身的余兴忠,碰到别人说他好,余兴忠总是说,“还好还好。”
修路攒下满意度
“要想富,先修路。”在天平村,这不是一句空话。
回想起过去的天平村,天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兴忠直言,“公路硬化仅有七公里,走哪都是断头路,难。”
难在哪?出路难、生计难,做村民工作更难。
“村民要出山,只有走小路。人和摩托都在小路上摔过,更别提卖猪卖菜,价格再便宜也拉不出组。”
“我们难进去,村民难出来。路不通,村民都觉得自己是‘三不管’地带,工作肯定做不走。”余兴忠谈及那段日子,也不免愁。
“只有修路!”在得知天平村村民在1976年和2003年曾自发组织过修路未修通时,为村民修好连接路成为他心中的第一要事。
“当时没有钱,我们只能一边修路一边找钱。但是村民都很支持这件事,在我们这修路沿途占用村民的田地没有出现任何矛盾和扯皮。”余兴忠常说修路的那段日子现在想起来都不容易。
2015年,天平村村民自发开挖“毛路”,直到2018年通过项目筹集到足够的启动资金后,天平村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实现硬化路56公里。
站在四米宽的平整乡道上,余兴忠直言,“路修通了,群众出行方便,群众工作也好,做法满意度也高了。”
集中建房聚民心
散落山间、分布不连片的民居是对于乡村的固有印象。但在天平村,“集中连片”则是村落发展的关键词。
“农村‘山一家水一家’的建房模式是最常见的,我们天平村则是找了一个安全平缓的场所在组里面集中建房。”余兴忠介绍道,早在2013年回乡当选村支书后,他就在探索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集中化。
“集中建房我们可以说是县里最先这样做的。”余兴忠介绍道,走进天平村苍沟组集中建房区,一座座庭院依次排列、配有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俨然山间的“小社区”。
“集中在一起之后,它有很多好处。”余兴忠细数道,在基础设施的投入、社区管理、人居环境的整治、宣传政策方针,开展群众会方面,集中建房对于天平村社会治理工作来说都有突出的表现。
天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兴忠与村民交谈。
“邻里之间,很多的矛盾纠纷完全可以通过见面来解决,他天天要见面,稍微一点点事情他就算了。”在他看来,集中建房的模式就是“聚民心”。
守好村规民约,要激发村民自主践行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余兴忠告诉记者,天平村统一的祠堂则会为村民解决更多事情。
“喜事都在这个地方集中治理,然后红白理事会它有专门的人管理我们的食品卫生、安全生产这方面。包括饮水安全问题都会解决。”余兴忠直言,集中管理后,村里的社会治理逐步向好。
产业稳路子
村里有产业,发展才有底。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余兴忠心里明白,要想天平村更上台阶,只有带动村里走上致富路。
天平村自古以来都是以种植辣椒、烤烟为主,小米和花生为辅。
2016年,天平村引进深圳公司种植青花椒,在天平村种下5000亩青花椒产业。管理繁琐、市场不好,让天平村青花椒最终走向失败。
彼时的余兴忠又开始思考产业路如何走?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天平村决定改种金银花。“由我们村集体牵头,2023年我们在核心区改种500亩金银花。”
金银花发展好,让余兴忠心中更为坚定产业路。在他的带领下,积贫积弱的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示范村、文明村。
“种植条件好了,然后我们村里这种大户养猪的上百头的多了起来,上百头的有15家,然后上千头的都有一家,然后随着国家的这种政策比较好了,包括我们村里面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些变好了,更多群众他就愿意回来。”余兴忠开心地说道。
在村里,余兴忠总是很自然地与村民开玩笑问困难,村民也很自然地邀请他进家坐,讲问题。
每当提到他的工作秘诀,他常言,“做好服务、用好态度,最重要的是政策要讲好,没有重要的矛盾,只是要用心地去化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徐微微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刘娟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