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无声的信仰 无言的承诺——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普法志愿者王玲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7 07:34:00 来源:杭州网

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从家出门,步行至三里兰苑南门公交站坐5路公交车,之后再到小车桥公交站换乘7路或者27路公交坐到新新饭店,走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基本在8点左右。

作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志愿服务队队长,同样的路线王玲已经走了将近8年。准确地说,是7年又3个月。

拾级而上步入陈列馆,放好随身物品,穿上红色马甲站在门口,王玲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志愿讲解工作。

讲宪法要入耳入心

“明年要推荐学弟学妹到这里来”

身着白色长袖上衣和灰色运动裤,留着一头精干短发,鼻梁上架着一副暗红色眼镜。9月24日傍晚,记者又一次见到了王玲。

已满60岁的她,依旧自信开朗,说起话来坚定从容,笑的时候会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

第一次对王玲留下深刻印象,是在2019年12月3日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三周年工作座谈会上。

她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参与普法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要做一名合格的讲解志愿者不是一件容易事,刚开始有段时间,我在往返的公交车上边看边背讲解词,到家之后还要逐句逐段默写,一有空就到馆里练习,最后才顺利通过考核正式上岗。”

倏忽间,又过了近5年的时光。讲解词王玲早已烂熟于心。针对不同的参观者,王玲还慢慢摸索出了不同的讲解方式。“我们讲宪法要入耳入心,要让大家听进去,能从内心感受到宪法的力量,并发自内心喜欢上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五四宪法’?为什么叫‘西湖稿’?为什么叫‘人民的宪法’?大家要带着问题认真听讲解,结束后我会考你们的。”讲解开始前,王玲先给小朋友们提了3个问题。

王玲说,通过这种提问回答式的讲解,可以激发小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参观的时候集中注意力。

参观结束后,一个名叫王瑞的小朋友在留言本上写道,“我带着3个问题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王老师耐心详细地讲解下,我学到了许多跟宪法有关的知识。我会把普及宪法知识的精神带到学校,让同学们也学习了解我国的宪法。”

如果是大学生或者党政干部来参观,她会和大家进行互相讨论式的讲解。7月16日,王玲热情接待了9名来自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的学生。

这次暑假研学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位学生提议下,组建了一个包括王玲在内的微信群。“他们很认真,每人写了一篇参观体会发到群里,并且告诉我,明年要推荐学弟学妹到这里来。”

从未请过一次假

“像完成自己的承诺一样”

采访过程中,不时有阵阵膏药味入鼻。贴在左手手腕上的膏药贴刚露出一角,王玲迅速用右手拉下袖口盖住。“如果不是今天穿了长袖,我肯定要把膏药贴撕下来的。”王玲不好意思地说道。

去年11月14日,王玲左手手腕骨折。早早去医院做完复位处理,王玲9点前赶到了陈列馆。出门的时候,她特意披了一件平常搭旗袍用的大披肩,把左手手臂和挂在脖子上的吊带盖得严严实实。

当天到了馆里,宣教部部长夏文玲等人都注意到了王玲的不同。一向穿着朴素的她,今天怎么披上了这么洋气的披肩?面对大家的疑问,王玲却只字未提自己受伤的事情。

“我是很怕疼的,到了这里全神贯注地讲解,反而忘记手疼了。”王玲还开玩笑地说起自己的另一个变化,“以前我一坐车就晕车,到这里做志愿者以后,每天都坐公交车,反而不晕车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王玲老师可以说是8年如一日,大年初一都不休息的,像完成自己的承诺一样。”夏文玲说,进入志愿服务队后,王玲从来没有和她请过假,只要定好的志愿服务排班,她都会到馆里来。

为什么要来这里做志愿者?是如何坚持这么多年的?许多人都问过王玲这两个问题。

“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用的事情。”王玲说,特别是每次讲解得到了观众认可,就觉得特别开心,很有获得感、幸福感。

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通过一次次的讲解,让越来越多的参观者了解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退休医生邹红卫正是受王玲影响,成为了陈列馆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刚来的时候,我和王玲老师说,‘我不要讲解的’,但是她一直鼓励我,一遍遍带着我听讲解、一次次配合我练习。”如今,邹红卫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现在,陈列馆有一支35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律师、学生,也有不少像王玲老师一样的退休人员。”夏文玲介绍,陈列馆还有一批会手语的志愿者,他们参与拍摄手语讲解视频,积极助力手语导览上线。

先生用实际行动支持

“家里我老父亲最支持我了”

下午4点,陈列馆闭馆后,王玲又在北山街开启了新一轮的志愿服务。

每晚6点半至8点半,王玲的身份是“西子义警”志愿者。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断桥和白堤一带巡逻,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9月22日晚,刚过6点半,王玲就遇到了一对向她求助的母女。二人把一个小包丢在了公厕,包里面有1本户口簿和3张身份证。“她们说,当天晚上还要用证件赶车回家,所以特别着急。”

“因为比较胖,我平常走路都是慢悠悠的。当时我带着队员一路小跑到兰心公厕,后来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丢失的小包。”王玲说,包包和证件失而复得,母女二人特别激动,还主动提出与她合影留念。

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王玲晚上到家基本是在9点半到10点。记者不禁好奇地问,“每天做这么长时间的志愿服务,家里人支持吗?”

“家里我老父亲最支持我了。”王玲说,今年95岁的父亲常和她说,“没什么事不用来的,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给你打电话的,你放心好了,但是你自己身体要注意。”

王玲笑着补充道,“我父亲很能干的,还会在淘宝上买东西。”

“您先生呢?”

“我老公有时会说一句,‘你退休了怎么比上班还忙’,但还是会帮我一起准备上课用的PPT。”王玲说,特别是她父亲生病的时候,晚上在医院陪夜,洗澡、洗衣服,都是先生亲力亲为。

王玲的先生今年刚刚退休,前段时间想约她一起去外省玩一趟。毫无悬念,王玲拒绝了这次游玩的邀请。“从一开始我就没答应的”,王玲说。

“您的孩子呢?”

“我女儿前段时间和我说了一句话,‘妈妈,你退休以后做了一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很不错,很不错’。”

像王玲一样的一个个普法志愿者,把宪法信仰扎根心底,如点点星光汇成灿烂星河,让宪法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五四宪法”到“中国之治”
200万人次!这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馆以来接待社会公众的最新统计数据。一座红色场所,一段浓缩历史,一份精神传承。美丽的西子湖畔,见证了一段光荣的制宪历史:1953年12
2023-07-31 07:10:00
十年,“浙里”精彩呈“宪”
...心。2016年,全国首家宪法史料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成开放,浙江扛起向世界展示我国宪法文化和法治形象的使命。截至今年11月底,陈列馆已接待观众超过210.8
2023-12-04 11:36:00
...育才教育集团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签约仪式。“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馆长王永翔和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总校长郜晏中,联合签署了共建“中小学宪法宣传教育实践联建基地”协议。这是陈列馆在全
2024-11-21 10:35:00
沉浸式参观、多元融合 公众树立法治思维 弘扬宪法精神
...神和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位于浙江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这两天迎来了大批前来参观的高校学生和游客。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地旧址,陈列馆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系统
2023-12-04 11:06:00
校馆联手筑牢精神之基 浙商职院让宪法成为师生共同的信仰
...仰。12月4日上午,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展校馆合作,在“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馆举行“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24-12-06 18:02:00
...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杭州西子湖畔,“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北京国家图书馆,我国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的讲座吸引着人们认真聆听;“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
2023-12-03 22:52:00
...家讲述了曹娥江大闸的前世今生,“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选送了由青年志愿者编排的《赳赳赤子,与宪同行》“学宪法讲宪法”研学活动情景剧。
2024-10-03 06:18:00
...国的重要任务。昨日,锦绣育才教育集团与“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举行了“中小学宪法宣传教育实践联建基地”签约揭牌仪式。锦绣育才也是“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全省的首家中小学
2024-11-21 07:01:00
《名城视窗》㉖ 良法善治 西湖起笔
...道路上砥砺前行,迈向良法善治的新天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西湖起笔开启中国法治“新纪元”初冬时节,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内,一幢青砖黛瓦的小楼静静矗立。“治国,须
2024-12-04 12: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万米高空上乘客突发剧烈腹痛 这名福建医生出手了
飞机上受助患者与杨璋医生(右)合影(受访者供图)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苏萍)今年9月,美国飞往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万米高空中
2025-10-15 22:12:00
百岁院士“合影门”事件再生疑 被院士“打假”的另一合影人并非教授而是技师
大皖新闻讯 近日,百岁院士手签“严正声明”,将与其合影的杨炯等人推上风口浪尖。院士方研究员唐雷表示,杨炯几人处心积虑与院士合影
2025-10-15 18:29:00
我国首瓶“飞天”核桃油入驻中国油脂博物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玲玲)10月13日,在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油脂博物馆建馆四周年之际,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该馆捐赠了一份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藏品——我国首瓶曾进入太空的航天有机核桃油
2025-10-15 16:25:00
匠心照邻里,微光成炬火——记退休志愿者朱师傅的榜样力量
在锅检所宿舍的大院内,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低头专注地修理着一台旧电风扇。他就是朱师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却用免费维修小家电的坚持
2025-10-15 16:00:00
万名医护进乡村:“毓医”驻梨乡 把优质医疗送到百姓心坎上
鲁网10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2025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精心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
2025-10-15 16:12: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孟娅琦)“恢复的怎么样?”8月1日上午9点,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病房内,主任医师王加利的声音沉稳而关切
2025-10-15 10:44:00
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啦!
泰保儿,听说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开始了?没错!2026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已正式启动。在此,“泰保儿”特别提醒大家
2025-10-15 10:44:00
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10月11日至12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济南威高肾科医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4: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李文静)“粉碎、浸泡、过滤、旋蒸、浓缩……每一步都看似平凡无奇,但科研的惊喜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步骤里
2025-10-15 10:45:00
台签进课堂!武汉学院教授创新做法让学生直呼“提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苗献芬)近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出现了一幕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副院长周利教授将“专属台签”引入《微观经济学》课堂
2025-10-15 10:39:00
重磅数据发布!珍爱网白皮书揭示:超六成青年陷入婚恋焦虑
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婚恋”已成为不少单身青年的共同话题。快节奏的工作、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以及有限的社交圈,使得“找对象”不再只是一个生活选择
2025-10-15 10:08: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病房开展世界血栓日宣讲
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正确防栓抗栓,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康复科
2025-10-15 10:11:00
“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如何与生产运行精准对接?”在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我的业务我来讲”课堂上,实习大学生商辰妍的提问
2025-10-15 10:09:00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评选出2025年数字百强市和2025年数字经济百强市
2025-10-15 07:50:00
10月24日起抚州好戏连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10月13日,2025年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10-15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