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奶奶厨房”,如何走得更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30 06: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为了照顾高龄老人,社区内的低龄老人组织起来,开始给他们做饭。“奶奶厨房”由此诞生,并闻名全国。

成都武侯区年过七旬的刘道笠,在2016年创办了这间厨房。这是一个老小区,有很多老年人包括空巢老人,老街坊们彼此感情很深。刘道笠每天都为老人精心烹调可口的午饭晚饭,并提供送餐入户,一餐只收5元成本费,非常受欢迎。“奶奶厨房”除了用餐外,也成了老年人们聊天喝茶的“根据地”。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独居或仅与老伴同住的“空巢老人”,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工作、结婚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选择和老人分开居住,原先家庭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弱化,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

年纪大了,体力差,一日三餐吃些啥?老人们的吃饭问题因此就成了难题。有的独居老人,一个人吃饭没有动手的劲头,好不容易有了兴致,又担心烧多了吃不掉,所以一日三餐就吃得十分简单。而年龄状况又摆在那里,长期吃得随便营养就不够,对健康不利。现在有人负责采购、加工,保证老人们一日三餐饮食搭配,“奶奶厨房”算是在空巢老人社区带了个好头:老年人有了聚集的好地方,要饭有饭,要聊天也有人。

“奶奶厨房”因此被誉为居家养老的好样本。确实,无亲属、子女同住的老人,有了这样的社区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同时还满足了他们的社交与精神双重需求。但这种形态,是基于老旧院落的邻里关系慢慢生长出来,以个人爱心和群体奉献为基础,它在现实中慢慢显露出痛点——单纯依靠志愿者服务的方式,究竟能持续多久?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志愿服务也是有成本的。另一方面,老年群体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必须要进一步细分。60岁到70岁、70岁至80岁,每个年龄段的需求,是相当不同的。低龄老人吃饭,忌口少,个性化需求强;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多有基础病,对食物和口味的要求就很不一样。这些,不能单纯依赖志愿服务一劳永逸,而要建立制度,依靠社会化的服务去推进和激励这个模式。

事实上,如何摆脱“奶奶厨房”志愿服务的困难模式,社区已经采用居民入股制,对接市场和邻里需求,对养老互助模式进行了企业化探索。原本年轻人不愿居住的社区,也有了新的活力。只是这条路怎么走得长远,还考验着社区的管理和更新,或许就在问题出现的时刻,答案已经在路上。

(陈江,载《钱江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7: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拍遗照”新闻中的当事人吴木良为例,回乡之后,他发现奶奶和前几年相比变化很大。“爷爷过世后,奶奶就变了,她特别害怕夜晚的安静,晚上做完饭,要把碗端到自己的床上去吃,吃完了也不敢
2023-09-29 16:59:00
...安。之后,蒋小军还多次登门对老人进行回访。83岁的宋奶奶家庭生活较为困难,蒋小军就一直坚持悉心照料老太,夏送清凉冬送暖,尽最大努力让老太安享晚年。去年5月,宋奶奶家的厨房年久
2024-03-31 00:24:00
...温暖。春节期间,北辰区集贤里街拜泉里社区孤寡老人刘奶奶的家里欢声笑语不断,年味格外浓,老人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邻居们相聚在一起,举办了一场新春家庭茶话会,大家围坐在一起,
2024-02-15 01:04:00
...武伯乐集镇南邵庄村网格员张为艳走进了村里孤寡老人邵奶奶的家里,仔细地清扫了卧室、厨房等一些卫生死角,帮助邵奶奶收拾了零散物品,清理了家居杂物、搬拖重物,把老人的家里打扫得干干
2024-05-27 15:58:00
一元街道开展关爱重点人群“敲门行动”
...状况和生活需求。服务队带着防寒物资来到了独居老人杨奶奶家中,并对其家居环境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看到卫生间和厨房没有安装防滑措施,服务队为杨奶奶配置了防滑垫。了解到杨奶奶有医疗
2023-01-01 21:12:00
...居老人带去温暖,让年味儿更醇厚。住在丽东苑小区的张奶奶年过古稀,行动不便,儿女工作忙无法时常照料,只能留老人独自居住。近日,志愿者走进张奶奶家中,为老人打扫卧室、厨房、卫生间
2024-01-28 02:06:00
银发助餐点,用心办“食”事
...这个助老餐厅,好吃还方便、卫生,又便宜。”85岁的陈奶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当天选了糖醋熏鱼、青椒炒肉片、老卤素鸡,市场价15元,助老价只要12元,这还不算根据年龄享受的助餐
2024-12-03 07:45:00
...健和同事带着刚买的打糕、米肠和辣白菜,敲开了居民白奶奶家的门。86岁的白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是范思健的重点关注对象。白奶奶的儿子因为春节时店里忙不能回家过年,所以每年春节,范
2024-02-17 00:22:00
奶奶的“外卖时光”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周剑波上个礼拜天,父亲把奶奶从姑姑家接了回来。记得上小学时,每逢暑假奶奶都会来我家小住个把月。回想起那时候,奶奶总是忙碌在厨房的烟雾中,为我们准备着一道道色香
2024-04-24 00: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