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白露至,秋意渐浓
晨雾轻笼,露珠凝挂草叶间
稻浪泛黄,果香漫溢山野间
《玉米丰收》 作者:熊兴凤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番节律,孟秋向仲秋过渡的标志。此时太阳抵达黄经165度,贵州褪去燥热,昼夜温差拉大,贵州山地间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农谚云:“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贵州的多山地形,让不同海拔的农事活动错落展开,山间村寨也随节气换上秋装。
《刺梨花开刺梨香,脱贫全靠党中央》作者:徐承贵
古人观象授时,定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北雁开始南飞,掠过黔北的娄山关、黔东的梵净山,队列时而排成“人”字,时而连成“一”字,鸣叫着划破澄澈秋空,似在宣告秋的脚步;
二候玄鸟归:燕子收起夏日的忙碌,集结成群,穿梭于村寨的吊脚楼间,啄食最后一批蚊虫,而后启程南飞,留下空寂的燕巢静待来年;
三候群鸟养羞:山林间的鸟儿忙着储存食物,斑鸠啄食成熟的野果,麻雀衔起饱满的草籽,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粮食”,山间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添了几分生机。
《山里果果红》作者:熊兴兰
贵州农事此时进入“秋收备战”关键阶段——中稻进入成熟季,黔东南的梯田里,稻穗低垂,泛着金黄,农人忙着检修打谷机,准备收割;高粱红透了穗子,黔西北的坡地上,一串串饱满的高粱穗随风摇曳,预示着好收成;黔中腹地的猕猴桃、黔西南的板栗陆续成熟,果农背着竹筐穿梭林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生怕碰损果实。海拔较高的山地忙着播种荞麦、油菜,低海拔的坝区则抓紧翻耕土地,为秋播做准备,处处是忙碌的农忙景象。
《袁隆平科技稻在苗乡》 作者:徐承波
白露亦是贵州人顺应天时的生活写照。苗族村寨有“白露打核桃”的习俗,村民们背着背篓上山,用长竿敲落挂满枝头的核桃,孩童们在树下捡拾,欢声笑语回荡山间;侗族人家则会制作“白露茶”,采摘最后一批秋茶嫩芽,经过杀青、揉捻、烘焙,制成的茶叶醇厚回甘,泡上一杯,满室茶香;食客们循着“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的说法,寻觅新鲜龙眼,或是煮一碗龙眼银耳汤,在微凉的秋日里暖身滋补,也有人偏爱街头的糖炒栗子,剥开外壳,香甜软糯的果肉入口,满是秋的滋味,尽显“白露秋风起,养生正当时”的黔地节气智慧。
白露,秋露凝珠,稻浪金黄闻雀鸣。黔山雾绕,农翁采收,果栗盈枝迎日明,共盼秋实仓廪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视频、海报、文字:徐小迪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