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吴越分享三十年表演史
《县委大院》中这场戏令她印象深刻
制图/潘文健
7月2日下午,著名演员吴越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阅剧场参加讲座活动,与学者罗岗、倪文尖、毛尖、朱康、罗萌、黄锐杰、丁雄飞一起,共同讨论她塑造过的影视剧人物。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走进阅剧场,与七百多位读者共同分享“她”的时代,听听这位上海演员讲述自己三十年的演绎生涯。
这些年里,吴越可能是经历过“改名”最多的演员之一。从“凌玲”到“贺局”,再到“艾鲜枝”,随着她的新角色的不断亮相,民间称呼就变一变。而让观众人戏不分,似乎是对一个演员的最高肯定。刚刚揭晓的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吴越凭借《县委大院》里饰演的艾鲜枝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奖,对于追随她影像足迹多年的观众来说,这可谓是一份礼物。
回顾吴越近三十年的表演史,可以得到一个丰富的女性形象集合,作为影评人,学者、华师大教授毛尖在讲座活动开场中指出:
“我们看着吴越从《北京深秋的故事》中的陈晓风到《和平年代》的闻璐,从话剧舞台上的《恋爱的犀牛》到电影《爱情神话》,从《扫黑风暴》中的贺芸到刚刚获得白玉兰奖《县委大院》中的艾鲜枝,她的形象基本是中国女性的合集。她塑造过军人,饰演过警察,多达四五十种职业形象;她塑造过母亲,塑造过妻子,所有的中国女性人物形象都有涉及,她身上基本上凝聚了中国女性的全部命运。
“所以,今天的专场不仅是致敬一位拥有强悍戏剧灵魂的演员,更是为了用“她”的时代来展望一个更为辽阔的中国影视地平线。”
作为影评人,《澎湃新闻》记者丁雄飞将吴越演过的影视剧按照年份逐一罗列,他对此有了一些意外的发现:
“从1995年到2005年的第一个十年,吴老师演过那么多刑侦悬疑、犯罪灾难类型的电视剧,这一时期她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年轻的女性知识分子;在第二个十年,从2005年到2015年,吴老师出演了很多现当代历史剧,这些电视剧往往通过一个家庭里的情感故事来展现社会变迁,可以看出吴老师饰演的角色的身份已经非常多样性;到目前为止的第三个十年,吴老师参演的电视剧总量明显比之前更多,这一阶段电视剧的类型已经非常丰富,没有哪个类型占压倒性地位,但吴老师饰演的角色又出现了共性,差不多都是有为的中年职业女性。通过这番梳理,我们大致能看出吴老师演艺的一个发展路径。”
来自华师大的人文学者、批评家朱康当天特别分享了两部电视剧,《红色年代》和《和平年代》:
“这两部电视剧都有一个关键词叫做“年代”。《红色年代》这部电视剧在拍摄的组织方式上非常特殊,它会经常在剧中每一集穿插具体年份,所以这部剧有着一种反映历史、表现历史的雄心,因此从中可以看到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他们不仅是具体的人物,也同时代表着整个历史运动的结晶。
“吴越老师在《红色年代》这部电视剧当中扮演了冯晓红。从这样一部剧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的成长,同时也看到一个明星的成长——从1960年代年到1990年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跨度,而当时只有22岁的吴越老师要扮演这样一位历史跨度巨大的人物。
“1996年公映的《和平年代》,这部戏是吴越老师从普通演员成长为明星,这也是一部年代剧,而《和平年代》涵盖的年份从1979年到1996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越老师所扮演的这样一个女性角色的变化,从一位青涩的少女最后成长为把握自己命运,彰显自己个性这样一个女强人的角色。”
在专家对谈环节中,主持人毛尖教授受《上海会客厅》节目和其他媒体委托向吴越提问,“在三十年的演绎生涯当中,有没有让自己感到遗憾的剧?有没有没演好的角色?”
对于主持人的即兴提问,事先并未做任何准备的吴越表示:
“说句实话,对于一位演员来说,哪个角色令自己特别满意?哪个角色自己觉得一点遗憾都没有?其实真的没有。但是我可以讲,哪场戏我完成得不错,哪场戏里自己(演得)特别对,我可以有这样明确的回答。比方说,《县委大院》当中有一场戏是反映一场酒局,然后我们(指《县委大院》当中的光明县)招商的老板被其他县截走了。开场我是从外面走进来的,然后走到饭桌旁,那场戏我自己是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那几步像艾鲜枝那种类型的官员的动作,剧中出现的人物镜头,我自己是满意的。
“如果说不满意的地方,其实我觉得还挺多的,但也只是局限于具体哪场戏。例如《县委大院》中骂李保平(《县委大院》中光明县原平乡党委书记,由房子斌饰演)的这场戏,其实我自己觉得还没有到最高“温度”。但你说对饰演过的某个角色完全不满意,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没有的,因为我在接戏时会考虑——这个角色是不是能打动我,让我有感而发,让我想去掌握住这个人物角色,有这种感觉时自己才会去接这个角色。
“所以,我觉得做演员幸福的地方是在于——可以通过别人的故事去表达自己,可以点亮自己的某一刹那,因为有时候你自己所缺少的在那个角色里有,你在那个当中是非常愉快和幸福的,而这是很让人满足的。”
《清平乐》是一部古装剧,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和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吴越在剧中饰演刘娥,这部剧在当时带来对宋代美学的讨论,并在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吴越剧透,当时剧本有两个台词版本供导演选择,一个版本是以文言文为主,还有一个版本是现代汉语,而导演最终选择了文言文台词,而这对大多数演员带来了挑战:
“《清平乐》剧组的化妆间是没有音乐的,因为所有演员都是在化妆造型时背台词。记得我第一天去拍戏的时候,我一般提前两天准备台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横店的前一天晚上,我发现自己怎么还不熟悉台词,而明天就要开拍了,当时就有点紧张,一直背到了晚上12点才觉得有一点点把握,然后第二天开始拍。后来我离开剧组时,我听到的笑话就是所有的演员都是抱着剧本睡觉的,但据说背词大王应该是王凯(饰 宋仁宗赵祯),说他背得非常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