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60岁后,最无声的“炫富”有10点,我有5点,看看你占了几条?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5-18 15:04:00 来源:缘之心

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出息的孩子,都可以成为炫富的方式。这世上,不光是房子、车子,才能成为炫富的东西。

人过六十,拥有这些东西的人,显然是很富有的。

60岁后,最无声的“炫富”有10点,我有5点,看看你占了几条?

01 坚实有力的物质保障

人在任何阶段,最要紧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人到六十,如果收入或者资产,能够完全覆盖自己的个人支出,还有盈余,那生活至少是没问题了。

有些人,依靠配偶的收入过活,配偶一旦去世,就开始很难有着落了。

或者有些人,纯粹指望儿女养活,那也不容易。儿女多数,也就是普通工资。

02 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

要说运动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十个里面有一个就不错了。

人过六十,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往往腿脚更灵便,身体素质也更好,生病也恢复更快。

03 睡眠不错

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人老了之后,普遍睡不着。很多人早上五点就醒了。

而人的睡眠如何,直接影响到免疫力的强弱。

人过六十,如果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很好,那对他的健康很有利。

60岁后,最无声的“炫富”有10点,我有5点,看看你占了几条?

04 家里近亲属,没病

人过六十,如果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都没啥大毛病,那自己大概率,也是如此。

反之,就非常麻烦。

一来,要去照顾他们,二来,自己的身体也扛不住。

05 父母健康

人过六十,如果父母健在,那么也有八九十岁高龄了,多半还要依赖子女生活。

如果父母身体健康,能够自理,那是十足的福气。

否则,天天伺候,对六十岁的老人身心,也是极大的负担。

06 认知清楚

人过六十,如果没有阿尔兹海默症,头脑清楚,那是十足的幸福。

反之,如果四肢很健康,头脑却糊涂了,就是十足的麻烦。

60岁后,最无声的“炫富”有10点,我有5点,看看你占了几条?

07 子女经济独立

人过六十,子女如果经济独立,能养活自己的话,那就不用太操心了。

反之,自己就是操不完的心。

有些六十岁的人,自己还要打一份工,给儿女出钱,真是太累了。

08 不用照看小孩

人过六十,假如不用照看小孩,那就拥有了充分的自由。甚至可以出门旅游,到处看看。

09 不用看人脸色

如果人过六十,已经不用看人脸色了,那日子就会过得十分畅快。

比如,不用看糟糕配偶的脸色。不用看不孝儿女的脸色。也不用看糟糕领导的脸色。

那么,人生将会十分畅快。

一旦出现看脸色,就会过得十分憋屈。甚至生病。

10 时间自由

如果人过六十,不用再打工,就足以维持生活。也不用看孩子。

那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会过得十分幸福。

总而言之,人过六十,炫富已经不局限在金钱方面。毕竟普通人赚钱,也都差不多数量的。

真正的富有,是体现在家庭和谐、时间充裕、儿女独立、身心健康。你同意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老了,上了年纪最害怕什么?拥有3样法宝可以让老人晚年幸福
...增加负担,让他们嫌弃。有个好身体,我们吃嘛嘛香,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积蓄因为大病小病不断地送进医院,让自己的养老有隐患。更不会因为疾病给儿女增加压力,让他们有经济和精神上的负
2024-05-22 11:36:00
父母对儿女最大的帮助,不是出钱出力带娃,而是这三样
...乱花乱用。到了年纪大了,自己也可以挺直腰杆过日子,不用看儿女脸色。总而言之,现在一说起父母给子女的帮助,就说到带孩子给钱,其实太片面了。父母开明,不给儿女压力。父母健康,能够
2024-09-22 14:44:00
年过60的老人,什么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这位老人说了实话
...房子,才是最大的保障。02,有退休金有钱就有底气,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如果你没钱,凡事都要儿子来帮忙,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都要伸手向儿子要,如果他孝顺也就罢了,如果他不孝顺,刚
2024-05-11 12:16:00
80岁老人哭诉,晚年还是“老三样”靠谱,儿女太难指望上
...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买来儿女的孝心。自己手里有存款,不用看儿女脸色生活,生活得有底气。同时生病有啥大额花销的时候,不给儿女添负担,不拖累儿女的小家。这种情况下,儿女也能多多尽孝
2023-01-01 13:17:00
人到晚年,存多少钱才能体面的养老,3位老人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想着年轻的时候多拼搏,多存些钱,年老了自己养自己,不用看儿女脸色,也能有个体面的养老。可究竟多少养老钱,才能把老年生活过的体面呢?来看看以下3位老人是怎样说的吧。0201、何
2024-05-22 12:19:00
人到晚年才发现,拥有这几样东西,真的好幸福了
...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伞。有一个养老的房子,不用寄人篱下,也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想想就挺美好。虽说和子女住在一起很幸福。但儿女有自己的小家庭,老人呆在子女家里久了,因为
2025-04-21 22:11:00
人到老了,和儿女不再是一个家庭了,而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了
...怎么样去孝顺我们的父母。现实就是,长大以后,父母和儿女确实有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同了,甚至在核心问题上已经没有办法再达到一致了。婚姻改变了父母和儿女的利益共同体。婚前,父母和儿女
2023-05-05 20:22:00
命里有厚福,在65岁后就会出现这5个征兆,占一半就恭喜你
...的压力,不要指望太多。自己有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心里很自在。年轻时多为自己存点钱,晚年生活就多一份保障。轻时不懂得存钱,老了才知道没钱的艰难。所以说,一定
2025-05-09 14:56:00
老人说:三个儿子不如一个本子,现实太残酷
...量,更是儿女的待遇。晚年自己有退休金,有存款。花钱不用伸手向儿女要,自己有底气,想怎么花,儿女也没有权力说啥,老人晚年不用看儿女脸色。相反的如果老人退休金高,有些年轻人还需要
2023-01-01 14:3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王老师来了
“王老师”,这个极其平常、耳熟能详,却又不同寻常、别有内涵的称呼,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深藏在岁月的记忆里,虽不常提起,却一刻也不曾忘记
2025-09-11 13:41:00
勇气大爆发!我决定每天都送老师一束“花”……
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滴哒啦它能实现小小愿望有神奇魔法……在实现梦想的路上老师就是我们的引路人今天教师节礼物是送?还是不送
2025-09-10 08:29:00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
教师节快乐丨跨越时光,与那年的您相拥。(视频:刘晓娟 王辉)
2025-09-10 11:45:00
【三尺讲台,你我同行】致敬所有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见证着春秋更迭当上课铃声再次响起你们依然站在最熟悉的地方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记得您俯身讲解时的耐心作业本上细致的批红晚自习窗边温柔的叮咛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如春风化雨
2025-09-10 15:27:00
农行威海分行营业部慧眼识诈,暖心守护七旬老人“养老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房莉莉“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帮忙,我这些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可就全没了!”9月1日
2025-09-10 18:20:00
别让“比较”偷走你的幸福 珍爱网呼吁理性看待亲密关系
在当下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晒出自己的生活片段,无论是一束昂贵的鲜花、一顿精致的晚餐,还是一份体贴入微的礼物
2025-09-10 18:31:00
动车上的“生命共鸣”:一句“你多喝点水”,牵起警民情与母子思
2025年6月4日,C6512次动车穿梭在山河之间,车厢内一段因关怀而起的故事,正悄然串联起跨越时光的温情——乘警冯越一句“你多喝点水”
2025-09-09 15:10:00
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携礼赴济宁,上门祝贺宝妈喜添丁!
金秋九月,喜报频传。9月3日清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报喜中心团队带着500元宝宝成长基金和专属嘉乐宝宝的婴儿车,专程赶往山东济宁孙女士家中
2025-09-09 15:17:00
“90后”男幼师杨龙:铁汉带娃也柔情
讲故事、画画、做实验、设计游戏、创设环境、扎辫子、洗杯子……一提到幼儿园教师,不少人会想到细腻温柔的“红颜巾帼”。然而
2025-09-09 20:45:00
【视评】一中学女生被多人霸凌,广西苍梧应当反思什么
广西苍梧的一个中学女生被欺凌,她无助地跪在地上,被泼水、扯头发、扇巴掌。没料到,欺凌者还比出了剪刀手的手势在炫耀。这些画面令人心痛
2025-09-09 12:52:00
AI看东营 | 白露:告别夏末躁动 迎来澄澈清秋
白露至,秋意深。凉夜长,暑气收,白露,秋夜的薄纱轻覆,晨起的微寒初透。白露,告别夏末躁动,迎来澄澈清秋。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
2025-09-08 09:10:00
微视频 |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关注工伤预防 守护幸福时光
2025-09-08 19:33:00
西安双胞胎姐妹人生相似度90% 75岁了仍是彼此最亲的人
同上一所幼儿园、小学,上山下乡时在同一个村子劳动,就业时进了同一家单位,俩人同一天结婚,丈夫也都是军人。75岁的刘英平
2025-09-08 21:36:00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