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向新而行 数字经济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7 10:2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王绍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近年来,数字经济助力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推进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议话题。“数字技术助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速壮大,是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重要力量。”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也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引擎作用。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凸显,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产业数字化即采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林志杰表示。

在山西某煤矿地面智能化集控中心,数十块液晶显示大屏幕上,井下中央变电所、架空人车道、无极绳绞车硐室、综采工作面等不同点位的影像实时传输。

近年来,山西把煤矿智能化建设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举措,推动煤炭产业与数字技术一体化融合发展。据了解,截至今年1月,山西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煤矿共281座,年产能总计74750万吨,占全省生产煤矿总产能的61.91%。数字技术助力煤炭产业加速蝶变,煤矿“数智”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业内专家表示,推进产业数字化有利于数字技术广泛使用、数据全面循环和流通,不仅能使传统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更加紧密,还能推动产业之间的供需关联,从上下游分别延伸产业链。

“我国现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共41个大类,666个小类。大而全的完整工业体系提供了场景红利。”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迈向产业链中高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启动数字化转型后,85%以上的企业生产或运营效率提升了5%以上;68%以上的企业营收增长了5%以上。

在浙江玉环,走进某企业机械车间,可以看到多条生产线紧张有序开展作业,墙上的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各类生产数据。据悉,该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后,库存数据准确率提升20%,企业产品周转效率提高20%,产品呆滞率减少80%。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加深。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数实融合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有利于促进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帮助企业加速效率提升。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让数字技术赋能多领域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人脸识别、智能制造、智能辅助医疗……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多个领域涌现出新的发展样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凯看来,“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推行精密器件5G+人工智能视觉检测,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空调、冰箱等家电制造环节……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一系列“人工智能+”落地具体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升级。

“我们依托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机构,瞄准养老护理、家庭家务等具体应用场景,加速推进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正在为各行各业全面赋能,为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将人工智能融入产业发展,需要企业进行大量应用研发。”业内专家建议,应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及产业数据平台建设,改善算力、数据资源等公共服务供给,打通协同创新渠道,激发全产业链创新活力。

林志杰表示,“人工智能+”,加的是千行百业,它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社会的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力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夯实数字基础建设

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坚实底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作用。今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12个行业和领域,明确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典型场景,推动激活数据素潜能。

在云南哀牢山的茫茫山林间,上千亩橙林排列整齐,智能系统依托数字集成传感器,实时收集着土壤、树根、树体等关键数据,通过建立智能化决策模型,形成柑橘种植“数字大脑”。智慧农业示范园内,分布有序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监测及灌溉设备,按“需”实施着精细作业。

算力、算法、数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撑,基于大数据开发应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优化资源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赋能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等,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王军说。

“数据可以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协同合作,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数据流引领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约束下的产出边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军表示,数据通过多元化融合的方式,加速数实融合,降低成本,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移动京津冀(天津)西青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有利于技术发展与基础设施同步,满足未来需求。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布局。不久前,北京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落地,将通过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算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创造;贵州省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提供算力服务......

“与此同时,要加大技术研发攻关投入,适度超前布局绿色低碳、安全可靠、海量存储、自主可控的城市数据基础设施,支持安全技术多元融合,以解决复杂场景下的数据安全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应加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源安全治理,提高数据资源形成期的风险评估能力,强化应用期安全监测预警,提升数据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7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肥城:向新而行乘新起势 做强工业主引擎
...多企业加快了“数改智转”的步伐,智能化工厂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肥城市紧抓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累计实施217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
2024-12-06 11:11:00
...业资源、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引擎焕新——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与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在“新”,对于南昌未来科学城来说,离不开新机制、新
2024-03-14 07:34:00
向“高”而攀 向“新”而行——2024年济南市新质生产力领域数字场景推介发布会举办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数字场景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2023
2024-05-12 10:08:00
​向新而行 以新促兴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云南以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向新而行 以新促兴本报记者 胡晓蓉新兴产业高速增长,高端制造业快速增长,工业“新三样”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动能,绿色铝向精深加
2024-05-14 07:03:00
...汇京彩”创新发布活动。会上,丰台区发布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向“新”而行。数字人商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发布活动在石榴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众多丰台本
2024-04-17 05:58:00
驭“数”而行 向“新”而生
...博未来等数字经济企业32家……在忻州,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新引擎时代机遇,强化细化工作举措,积极促进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加快构建数
2024-05-21 09:55:00
...质升级需求,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正在
2024-07-09 10:23:00
向“新”而行 “质”焕新生 华为数字中国行2024·温州站活动成功举办
...方携手,共创数智温州美好未来。热议新质生产力 共话高质量发展历史上的温州,人才荟萃、灿若星河,如今的温州以科技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为核心要素,进一步传承弘扬新时代“四千”精神、
2024-10-31 17:42:00
...的机遇,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制造“焕新”,提升发展能级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产业,只有不积极创新的产业。 作为“专汽之都”和“香菇之乡”,
2024-04-11 09: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