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以雪为令 闻雪而动
农技人员踏雪送“技”保丰收

12月14日,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在沙镇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内指导种苗保温、防虫。
本报讯 (文/图 记者 高月磊 闫振) “平时40多分钟的车程,今天走了近2个小时。”12月14日下午,聊城漫天雪花飞舞。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股负责人黄伯胜和多种经营股负责人赵天天,冒雪驱车赶往东昌府区沙镇。“沙镇有4万多亩大棚,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承担着全区大棚种植户的育苗重任,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黄伯胜一边嘱咐司机小心行驶,一边焦急地盯着车窗外被大雪覆盖的田野。
车子行驶到沙镇袁楼村,雪花密集纷飞,几名大棚种植户正在清扫棚面的积雪。叫停车,黄伯胜和赵天天立即走上前了解情况。“大棚一定要做好加固,棚面的积雪一定要及时清扫。”了解到棚内种植的是葡萄秧苗,他们又耐心地为村民讲解怎样进行秧苗保温。
“一旦大棚被压塌,重修一座棚比新建一座棚还要费时费力。”顶着满头雪花钻进汽车里的黄伯胜表情凝重。车子小心翼翼地继续向前行驶,沿途只要看到大棚种植户,他们就赶忙下车讲解防灾知识。看到没人清扫的大棚,也走近用手探探棚面上的雪层厚度。
20分钟后,汽车终于驶进了聊城市东昌府区高科优质种苗繁育专业合作社种苗园区。车子刚停稳,黄伯胜、赵天天就和合作社技术员张永斌一头钻进育苗大棚。被保温毯覆盖的温室内光线昏暗,借助手电才能看清棚里的情形。看到棚内加固得力,保温措施得当,茄苗植株长势茁壮,黄伯胜和赵天天此时才敢松一口气。
“降雪后,首要任务就是检查棚室破损情况,保障棚室内的温度。对老旧棚室或骨架已变形的温室要进行支立柱加固。棚面的积雪可以通过撒融雪剂的方法减少棚面上的积雪厚度,尤其要防范夜间持续降雪。如果出现极端低温天气,要准备热风机、热风炉进行临时加温。”黄伯胜还特别叮嘱道,“晴天后,要用间隔、交替的方式打开温室覆盖物,防止种苗叶片在强光下失水萎蔫出现闪苗现象。”
17时16分,夜幕降临,张永斌握着两位农技员的手连声道谢,心头涌上阵阵暖流。
赵天天说,为应对这次寒潮降温天气,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50多名农技人员分组、分批次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防风、防低温和防病虫害工作,确保群众农业生产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