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通讯员宋宁)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示,相关数据表明,吸毒与艾滋病流行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市民应加强对毒品、艾滋病的认知,并做到自觉抵制毒品,避免艾滋病及性病感染。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那么,吸毒是怎么感染艾滋病的呢?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科负责人李翔介绍,传统毒品吸毒者常常通过共用针头、针管,引起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吸食新型毒品可以快速使人精神兴奋、狂躁,产生幻觉、麻醉、自控力下降等,引发性冲动、毒驾、飙车、伤人甚至杀人、自杀等,滥用这些毒品会降低吸毒者的风险意识,增加性伴数量和不安全性行为频率,从而间接增大艾滋病和性病传染的风险。
李翔提醒公众,新型毒品具有极强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可伪装成饮料(奶茶、咖啡、神仙水、开心水、止咳水)、饼干、巧克力、糖果、电子烟、浴盐、小树枝、邮票等各种花样。
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自制力弱,加之新型毒品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强,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诱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许多年轻人为了寻求刺激,把吸食新型毒品当做一种时尚,而新型毒品引发的即刻性冲动极容易导致无保护的异性乃至同性性行为,造成梅毒、艾滋病、肝炎等传染病的感染。
李翔提示,识别及远离毒品,预防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病,首先要加强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保持警觉戒备意识;其次是日常生活中交友应谨慎,不听信谣言,坚决不吸第一口。一旦发生高危暴露行为,请在暴露后72小时内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暴露后预防用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