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
■聂勇军
晏殊是北宋初期名士、名相。他聪明好学,5岁便能创作诗文,有“神童”之称。他的一些词句至今仍在流传,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著名词牌《采桑子》《少年游》《渔家傲》等也是由晏殊首创,有“宰相词人”之称。而晏殊的“坦诚”,更是为世人所称道。
景德二年(1005年)五月,14岁的晏殊被推举参加殿试时,当着宋真宗和宰相寇准等官员的面进行特别考试。考试第一天,年纪轻轻的晏殊面对皇帝和满殿大臣,毫不胆怯,很快完成了答卷。答卷一出,宋真宗很是满意。几天后,又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发现自己抽中的考题,正好是自己前几天才做过的,便向真宗皇帝说明此事,要求换一道题做。真金不怕火炼,晏殊又考了一个好成绩。真宗皇帝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晏殊竟有如此才华,且为人单纯真诚,不禁连声叫好,不仅赐予他“同进士出身”,还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晏殊入秘阁后,别的学子节假日都要到外面饮宴玩乐,他因家贫只能待在阁院苦读。一日宋真宗发觉后,不觉为他孜孜求学的精神所感动,便让他入东宫,陪太子读书。晏殊却对皇上说,我只是家贫,所以才无法外出游乐,如果我有钱,一样也会在外游乐的,请皇上三思。晏殊的坦诚再一次打动了宋真宗。尽管晏殊当时资历尚浅,宋真宗仍坚持让其入东宫陪太子读书。
晏殊后来遭贬,在任南京应天知府时,他没有因贬官而消沉与气馁,而是将精力转移到教育事业上去。他极其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并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应天府书院成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后来晏殊被调回京,升任参知政事,并最终官至宰相,位极人臣,而范仲淹也自此人生开挂,一路获升,最终入京做枢密院副使,跻身中枢重臣之列。范仲淹认为这一切乃拜晏殊所赐,对晏殊尊敬有加。晏殊知道后实话实说:你的提升完全是当今圣上英明,以及你的人品、能力及地方同僚的大力举荐,与我没有多大关系,相反,囿于我俩关系,在皇上面前我还多次打压你。范仲淹听后,更加敬重晏殊了。
晏殊历经真宗、仁宗两朝,宦海沉浮,因政见不同多次遭贬,但其为人正直、襟怀坦白、忠于朝廷的品性始终受两朝皇帝信任,最终官居宰相之位,享尽尊荣。晏殊在生活上严于律己、甘守清贫,死后没给后人留下多少财产,但其公正无私、忠于职守、爱国爱民、清白做人做事的家风却被后辈传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