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上午,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开幕。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再次汇聚全球目光。
新华社总编辑吕岩松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他指出,自创办以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吕岩松特别提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论坛上汇聚的真知灼见、达成的重要成果,将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点亮新的坐标,为加速全球发展绿色转型进程提供新的启示,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宣传好、报道好论坛活动,推出一批站位高远、思想深刻、文风清新的新闻作品,彰显绿色转型的中国启示、世界回响,与各方一道绘就生态文明的大美画卷。
在致辞中,吕岩松分享了在生态文明报道方面的三点思考和体会:
一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定向领航,进一步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根实践沃土。新华社通过《书写美丽中国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等多篇报道,记录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凡成就,展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生动实践。
二是着眼中外融通,有效提升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对外传播实效。依托全球184个海外分社和15个语种报道,新华社深入宣介中国绿色转型经验,讲好“绿色中国”故事,传递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
三是聚焦鲜活案例,精彩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贵州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贵州,新华社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出《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等报道,展现贵州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的创新探索。
吕岩松表示,新华社将立足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和国家通讯社的自身定位,持续宣传报道论坛成果,彰显中国在绿色转型中的启示与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杨阳萌 汪林静 廖文祥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