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媒:枪支资本主义深深植根于美国政治生活 民众的日常恐惧成为“枪支文化”牺牲品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01 16:2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据美国《时代》周刊近日刊文报道,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美国人来说,很难把他们的枪当成普通物品,尤其是当像日前缅因州大规模枪击案这样噩梦般的事件发生时。

文章指出,枪支“文化”是美国人为这些由木头、塑料和钢铁制成的无生命之物赋予意义的集体“努力”,然而这种努力备受争议。对于一些人来说,例如《西雅图时报》专栏作家大卫·霍西(David Horsey)去年在谈到枪支行业时所写的那样:枪支“可能是美国最大的邪恶力量”!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像全美步枪协会(NRA),枪支实际上是其所谓的抵御邪恶的超自然力量的“最佳武器”。

在2012年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发生大规模枪杀儿童的恐怖事件后,全美步枪协会执行副总裁韦恩·拉皮埃尔(Wayne LaPierre)解释称,“真正的怪物”走在我们中间,“他们如此疯狂、如此邪恶……任何理智的人都不可能理解他们。” 本文作者、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安德鲁·麦凯维特(Andrew C. Mckevitt)说,我们是否该“期待”枪支游说团体在未来的日子里对缅因州事件做出类似的荒谬说辞。一组社会学家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相信世上存在恶魔和魔鬼的美国人与支持扩大枪支权利的美国人之间存在相关性。

文章指出,美国对枪支的“神奇想法”是枪支资本主义最有效的产品之一,它将廉价的垃圾变成了受人珍视的商品,而代价是美国社会变得越来越恐惧和武装。19世纪,美国枪支资本家学会了向美国消费者推销枪支的“魔力”。塞缪尔·柯尔特(Samuel Colt)和奥利弗·温彻斯特(Oliver Winchester)等人知道,销售枪支意味着销售关于枪支的故事,从而给枪注入“文化”涵义。

文中介绍,二战后的美国枪支资本家们则另辟蹊径。例如,塞缪尔·卡明斯(Samuel Cummings),他是英特尔军火公司(Interarms)的创始人,该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在公司成立的最初的二十年里,最大的赚钱工具是战争剩余的武器。卡明斯将它们清理干净,然后将它们运给猎人、收藏家和对枪支好奇的人,买家大多是白人。卡明斯和战后新枪支资本家们讲述的故事——他们所兜售的“神奇武器”——是一个国家在享用世界枪支资源方面没有限制。英特尔枪械公司的广告中充斥着数十种待售枪支,彰显了其枪支的丰富和强大:只要花上10美元,就能买到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的枪支。还在美国宣称枪支消费者是全球征服者。

1963年,当美国国会开始讨论新的枪支限制措施时,枪支权利运动兴起了。全美步枪协会(NRA)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消费者游说团体,它帮助了起草新的法律,这些法律与其说是防止枪支暴力,不如说是保护枪支消费。1968年,美国《枪支管制法》诞生,然而并没有让任何人感到满意,它激怒了枪支权利活动人士,他们认为这是迈向极权主义滑坡的第一步;枪支管制支持者则觉得这部法律软弱无力,因为它是为了安抚枪支制造商和消费者而制定的。

作者指出,今天人们对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主要理解——普遍认为这一条款保护个人拥有枪支的权利而不受民兵服役的影响。但第二修正案对资本主义或商业没有任何规定;它的两个关键动词是“持有”和“携带”,这两个词现在和过去都不是购买、销售、分销、市场或制造的同义词。然而,美国在枪支问题上的政治斗争大多是在商业领域进行的。美国联邦政府限制枪支的各种努力都是基于国会征税和监管州际贸易的宪法权力。任何关于政府有义务保护其公民免受致命暴力侵害的说法都会遭到迂回的反驳。如果说枪支资本主义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兜售的是财富,那么今天它兜售的则是针对政敌。

最后,作者强调,思考枪支资本主义意味着思考在美国买卖枪支的日常经历。卡明斯兜售的不是自由、安全或暴动,而是廉价的垃圾。思考枪支资本主义也意味着思考美国是如何制定法律和建立法律以及国家基础设施来适应所有枪支买卖的。枪支资本主义深深植根于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很容易被它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所掩盖,以至于使一些人相信只有最致命的暴力才能阻止所谓的“怪物和恶魔”。

来源 中国日报网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刘娟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芝加哥周末枪击案频发:24人中枪 16岁女孩在家遭流弹击中
...9月18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国芝加哥市发生多起枪支暴力事件,截至目前已造成24人中枪受伤,伤者中还包括一名在家遭流弹击中的16岁女孩。芝加哥警方表示,当地时间15日晚
2023-09-19 11:32:00
美国西雅图发生枪击案 致3死6伤
...警方拒绝透露嫌疑人的数量,但证实已起获至少5支涉案枪支。截至20日下午,该起枪击案的原因还未确定,但警方认为这是一起孤立事件。西雅图警察局局长阿德里安·迪亚兹20日表示,该起
2023-08-21 14:51:00
频发的枪支暴力 撕裂的美式民主
...至少79人死亡、209人受伤。更可怕的是,这些也仅是美国枪支暴力泛滥“常态”的冰山一角。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最新数据,今年以来,美国已发生至少162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因
2023-04-23 02:24:00
美国亚拉巴马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2死3伤
...封锁。 警方认为这是一场有针对性的袭击。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的统计数据,今年美国已发生484起造成除枪手外至少4人死伤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起,平均每
2023-09-05 15:46:00
基辛格的遗愿:与中国和解有多难?
...15.5人增至17.4人。其他社会不和谐的迹象也很明显。根据枪支暴力档案,2016年至2022年期间,共发生了3431 起大规模枪击事件
2023-12-12 10:47:00
国际热评:枪声频响,震不醒装睡的美国政客
...,枪患无解,越来越多无辜民众沦为美式“不治之症”的牺牲品。根据“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的数据,2023年至今,美国已发生200多起造成至少4人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有超过1.4万
2023-05-09 13:07:00
“美国的情况很糟糕,我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急难愁盼的所有国计民生问题纷纷沦为了党争筹码和政治牺牲品。《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文章指出,面对气候、移民、不平等、枪支、债务、赤字等重大挑战,美国政客们似乎无法达成共识,两党
2023-09-03 10:46:00
“独立日”假期美国枪声四起 枪支暴力成无解顽疾
...程中,有两人因推搡踩踏受伤。美国人口约3.3亿人,民间枪支保有量却超过4亿支,涉枪暴力已成为美国社会生活“常态”。《纽约日报》日前报道说,由于近年大规模枪击事件频发,一些美国
2023-07-05 09:40:00
美国芝加哥枪支暴力泛滥 5小时内发生7起枪击案件
...背景和年龄各异,但他们都成为了该市持续枪支暴力的“牺牲品”。芝加哥警局表示,第一起枪击案的受害人是一名37岁的男子,他的腹部和大腿中枪,目前情况危急;第二起案件的受害人是一名
2023-10-26 11:3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
9月29日,滨海快线开始载客运营,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迈入6线运营时代。
2025-09-29 20:16:00
印度南部集会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当地时间9月29日报道,印度泰米尔纳德邦27日发生的踩踏事件已致41人死亡。踩踏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9月27日19时45分左右
2025-09-29 20:07:00
9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国推出“K字签证”相关问题提问。郭嘉昆: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
2025-09-29 21:09:00
长图丨田间的对话
编辑:陈梦伊
2025-09-29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