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通讯员 胡雨萍
平湖市公安局当湖派出所始建于1950年,经过7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满载荣誉的全国一级派出所,曾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8项、省级荣誉39项。其中,连续4届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获全省模范公安基层所队、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优秀公安派出所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评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近年来,当湖派出所大力加强“派出所主防”实战职能体系建设,夯实警网融合阵地、做强小案快破中心、优化为民服务举措,打造“和”“快”“暖”特色警务品牌,谱写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篇章,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派出所如同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小剧场,每天都上演世间百态、人间冷暖,有鸡毛蒜皮,有惊心动魄……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当湖派出所用行动书写着责任和担当,演绎着一段段鱼水情深的平安故事。
一张“合照”
诠释速度就是安全感
前不久,群众王老伯在取快递时,不慎遗失了一个布袋。袋子里没有多少钱,但有他的医保卡。处警时,民警发现他行动不便,医保卡丢失可能影响到他看病、买药。将心比心,民警根据王老伯描述的线路,来回查找,最终不到半小时就找回了布袋。
第二天,王老伯坐着轮椅特地上门,为民警送来了一面锦旗,民警蹲下接过锦旗的暖心一幕正好被镜头抓拍定格。
当湖派出所用一个“快”字诠释了“速度就是安全感”理念。不断升级综合指挥室,打造最强“智慧小脑”,成立轻装PTU开展叠加巡逻,提高快速处突能力。建立小案快侦中心,推行“出警快、研判快、落地快、取证快、追赃快”的“五快”模式,真正做到“小事不小看、小案不小办”。这让当湖派出所一度在一个月之内就收到了25面锦旗。
一句“感谢”
彰显一个派出所的担当
元宵前夕,辖区一个12岁小孩和父母赌气跑了出去,消失在小区里,当时全城都在关注小孩的安危。
接警后,当湖派出所深夜集结,全所出动,同时通过“平安共建联盟”,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00余人一同参与寻找。整整46个小时,全员奔赴在找寻路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找到了。当看到孩子母亲哭着抱住孩子不肯撒手,听到孩子父亲重复着一句句“感谢”的时候,大家身上的疲惫、伤痛全部消失了,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值得”。
近年来,当湖派出所积极推进“警格+网格”工作,特别是首创了“巡回联调”机制,整合社区民警、社区网格员、专职调解员、警务助理以及司法部门等力量,平安志愿者“红马甲”和警网联动“民声”服务队“蓝马甲”穿行在当湖的大街小巷,通过这对“红蓝组合”对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对接协调处理,真正打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扇门”,帮助群众在最短时间解决难题。
今年,当湖派出所还在嘉兴全市先行先试,将“警格+网格”双管治理模式融入“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建立首个街道层面的警网联动指挥中心,进一步深化“警网”联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新效能。
一个“身影”
凝聚着“当湖人”一代代的传承
每天走进当湖派出所接处警大厅,都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当湖派出所的“驻所调解员”老朱。他曾经是一名老兵,转业到所里又干了25年的社区民警。他首创的“巡回联调工作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了田间地头,化解在了群众的家门口。
那年,老朱要退休了,得知所里正在推进“驻所调解员”项目,他毅然选择留下来,自愿成为一名驻所调解员。他说,他习惯了调解室里的生活,舍不得离开这个奉献了大半辈子青春的光荣集体。就这样,他一干又是5年。
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正是一个个像老朱这样愿意把一辈子奉献给公安事业的民警,撑起了辖区群众的平安、幸福。
近年来,当湖派出所以“最红党支部”创建为引领,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传承、发展、干事、创新等为主题开展辩论赛、座谈会等,激励青年民警学习传承好当湖老前辈们的担当精神,用忠诚与热血书写新时代警察故事。全所先后有54名民警被记功授奖,其中荣立个人二等功3人次、个人三等功50余人次,涌现出姚磊等两位“红船卫士先锋”,青年民警倪阳荣获“三能榜样·最美警察”称号。
碧波东湖畔,“枫警”正迷人。73年来,26000多个日日夜夜,一代代当湖民警在传承中勇毅前行,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全天候24小时永不打烊的守护,有的只是对辖区群众永远不变的平安承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