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国防时报
田俊岭,民企人士,中共党员,曾获“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邯郸市十大新闻人物、邯郸楷模、最美邯郸人。现任河北省爱国拥军促进会理事、河北燚泽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2023年7月24日,被表彰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2023年7月26日,被表彰为河北省“最美双拥人物”。
“今年八一,我被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双拥办联合表彰为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接受表彰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邯郸市社会化拥军集体,更属于千千万万热爱军队、支持军队的每一个人。”在获奖后,田俊岭说得最多的就是“拥军就要像一粒种子扎根土地,做到满架蔷薇一院香,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颁奖仪式现场,田俊岭很激动,虽然无数次登上过领奖台,但田俊岭说他每次还是会激动、兴奋。
中央电视台报道说:他心系部队把拥军作为一项事业,多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一千多万元,并出资捐建了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中的抗洪抢险园,为邯郸市打造国防教育主阵地贡献了力量。
在当地干部群众眼里,田俊岭更有名的一件事,是他组建拥军医疗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服务队、拥军基金会,如今各类拥军服务队已吸引当地很多志愿者参加,带动行业拥军千帆竞发。
心底愿望从参军梦到最美拥军人
1980年出生的田俊岭对军人最初的印象,源自小时候经历的一场意外。
田俊岭的老家在鸡泽县刘双塔村。8岁那年一个夏天的中午,他与同村几个小伙伴相约到村东头的留垒河摸鱼玩。那天,为了抢夺水面上漂来的一根木棍,他和另外一个小伙伴扑腾到了河中央。小伙伴水性较好,抢到木棍后高兴地游回岸边,而身材瘦小的田俊岭还没游到浅水区就感觉体力不支,身体不由得往下沉。当时,他边挣扎边呼救,伙伴们看到这一情形都慌了神。危急时刻,田俊岭只记得河对岸出现的一身“绿军装”一头扎进河里,把他救到了岸边。由于呛水不多,田俊岭很快就恢复过来。后来,他才知道救人的是邻村一位回乡探亲的解放军战士,从此埋下了爱国拥军的种子。
高中毕业后,一心向往军营的田俊岭报名参军,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如愿。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虽然没有穿上军装,但田俊岭对部队的感情却更加深厚。
2006年,田俊岭抓住一次偶然的机会,应聘到驻邯某部招待所,从一名业务员成长为业务经理,从此与部队结缘。在部队招待所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因部队停止对外有偿服务,田俊岭离开部队招待所,正是部队的生活历练,成就了他以后的创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创业之初,他看准了生产燃气壁挂炉和智能电表环保产品在农村环保的商机,就这样,他成立了公司,从招录3名退役军人到150名退役军人加入,开启了拥军创业历程。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5000多户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家庭享受到优惠和减免费用。
为增强员工的拥军观念,田俊岭积攒一定家底后,在全市率先建立退役军人“荣誉金”制度,每月比其他员工增发300元岗位津贴,年底多发5000元“红包”,退役军人子女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还享受从公司领取5千元到2万元不等的奖学金,为邯郸市千余支“拥军志愿服务站”树立了一面旗帜。
暖心账本从献爱心到建立募基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当地群众眼里,田俊岭最知名的一件事,就是他组建的慈善拥军基金会。
2019年7月,田俊岭在走访丛台区康星养老院烈士孙学遗孀孙严氏时了解到,烈士孙学于1958年在青海祁连山执行革命任务中壮烈牺牲;他的妻子孙严氏已经90岁高龄,由于患病失能,老人长年卧床。更不幸的是,老人70岁的独女当年被查出患有癌症,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烈士遗属的生活刺痛着田俊岭的心,回到公司迅速召集管理人员开会决定:“公司拿出一万元救助老人,并指派2名志愿服务队员定期帮助料理生活锁事。”
抗美援朝老兵、伤残军人、烈士遗孀……田俊岭把通过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了解到的拥军对象信息整理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每逢重阳节、春节,他都会带领公司党员和优秀员工代表,带着慰问金及日常生活用品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慰问对象提出了什么问题,哪些能尽快解决,哪些需要帮助协调,他都会在本子上详细记录。
邯郸市双拥办秘书处处长王志国说,这几年,每年八一、春节,田俊岭不仅慰问驻邯部队,而且还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200余人次。
“对烈士遗孀、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以及退役军人除了享受国家政策外,如何让他们进一步享受到更多的帮扶和援助”,田俊岭说,还必须建立拥军慈善组织,让三属和退役军人不再因病致困、无助流泪。
田俊岭的想法和丛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谋而合,经河北省民政厅批准,田俊岭成为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首任理事长。该基金会2019年9月成立以来,田俊岭汇集社会各方资源、凝聚社会力量,截至目前,基金会已募集基金65万元,全部用于90岁以上参战老兵和救助生活困难的“三属人员”,“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有价值”。
为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氛围,他对立功受奖官兵,建立奖励基金,并为永年籍一名女兵荣立一等功慰问5000元奖励。现如今,田俊岭拥军服务队带动了行业拥军的遍地开花,法律拥军、教育拥军、医疗拥军等如雨后春笋,相继发力。
微光成炬从一个人到志愿服务队
提起邯郸志愿者拥军服务队,大家称赞道,“一个人巡诊送医,到一群人一起干,从无到有组建了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把一道道‘微光’,汇聚成拥军合力,发起人田俊岭在驻邯部队官兵心中,可是出了名的拥军模范。”
“我今天在家门口检查身体,医生说我和你爸身体可棒了,一点事也没有,孩子你就安心守护边疆吧!”这是永年区七里店社区49岁的军属温红梅对电话那头当兵的儿子说……
今年2月初,为紧随新时代学雷锋步伐,打通现役军人家属就医询诊“家”到“医院”的最后一公里,田俊岭联合市级专家医疗团队,带头组建了“‘雷锋式’志愿者医疗拥军服务队”,定期开展“拥军送诊”服务活动,并免费发放药品。据从市双拥办了解,这支队伍是邯郸市社会力量打造的首支拥军医疗志愿者服务队。
拥军志愿者、医学硕士、市第一医院东区心内科主治医师石秀彩说,“俊岭医疗志愿服务队,不仅给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提供义诊服务,还要更好传承延续雷锋精神,把健康的理念传递给千家万户。”
医疗拥军服务是不可替代的爱心传递,定期为现役军人家属巡诊义诊,用贴心照顾让革命功臣感受家庭般的温暖。这期间,他还将3位烈士遗孀认作母亲,成为他们的“儿子”。他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都会走访慰问军烈属、到烈士陵园祭奠。把许多感动化为行动,常年慰问看望97岁抗战老八路赵鸿刚、94岁抗战老兵李仲选等,用他们当年保家卫国的精神续写红色血脉。
新兵入伍积极主动参与,不仅赠送纪念品、法律援助联系卡,还邀请法律专家队伍组建俊岭法律服务队,专门为军人军属解答法律疑难问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0余起,在当地传为佳话,每年都有数千名大学毕业生竞相参军报国。
一片真情从零距离到拥军万里行
“拥军就要像一粒种子扎根土地,做到满架蔷薇一院香。”2021年7月23日,同行600多公里,田俊岭跟随邯郸市慰问团慰问了“邯郸舰”官兵。
“没来之前,我只知道舰艇官兵驰骋在蔚蓝的大海上很威武,”田俊岭说,可到了这里,我才真正体验到守护海疆战士的牺牲奉献,我决心拿出百分之一万的决心对接官兵的需求,带领拥军服务站一班人用熬至滴水成珠的韧劲,把拥军这项工作的战线拉到祖国边海防的每个军营,送去新时代年轻拥军人的慰问与祝福。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0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对祖国的深情告白,让无数人为之泪目,也让田俊岭开始关注戍边官兵的生活。
“拥军对象不仅是驻冀部队,还有守卫祖国边陲、万里海疆的边海防军人。没有战士们为国戍边,哪有老百姓的安宁生活?”
去年底,田俊岭通过一档电视节目看到,新疆某部的官兵们冒着严寒在齐腰深的雪地里巡逻,脸被冻得通红,渴了就抓把雪吃。这些年轻人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边境线,让田俊岭萌发了慰问边海防官兵的想法。
为表达对边防官兵常年扎根雪域高原和无私奉献的敬意,2023年春节前夕,田俊岭准备1300箱10多种品类特色食品,还有文化学习用具等送往新疆边防一线,再三叮嘱物流车辆司机:“这次路途遥远、道路崎岖,在安全的情况下,早一点送到边防官兵手里边”。4000公里外的边防官兵用激荡的情怀,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这一难忘瞬间,春节期间中央七台播出的“昼夜兼程四千公里,邯郸暖心礼包送到战士的手心”的专题报道,这一刻,田俊岭心中油然升起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没有部队的工作经历,就没有我的今天,到了军营,我就感觉跟回家一样快乐!”作为80后的拥军人,他始终认定是军人的“榜样力量”让自己焕发无穷的拥军动力。从2016年至今,田俊岭从驻地拥军到“助力强军、服务国防”,从零距离到拥军“万里行”,他上高原、下海岛、穿山林,部队外出演习演训、抢险救灾到哪里,慰问就跟到哪里,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官兵成了日常,累计捐款捐物1000多万元。
鱼水情深从逆行者到慰问子弟兵
受“杜苏芮”台风影响,河北省涿州市持续暴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出现物资匮乏短缺的现象。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8月2日晚,河北省爱国拥军模范田俊岭夫妇闻讯后,及时购置了手电筒、面包、火腿肠、矿泉水、饮料等,星夜兼程完成一卡车的物资装载,4个多小时成功驰援涿州,并将慰问品交给抗洪一线的河北省军区指挥部、第82集团军某旅和参加救援行动的广大民兵手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对人民子弟兵的诚挚问候和一片真情。
让大家感动的是,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田俊岭慰问人民子弟兵的身影。田俊岭说,“人民子弟兵昼夜奋战转移群众、抢通救援通道,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当好他们的大后方就是我肩头的责任!”
部队的深情厚谊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田俊岭。近年来,在部队抢险救灾期间,亲自带队到一线,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救援,并及时走访慰问人民子弟兵。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进入新时代,他走访慰问部队发现,现在官兵们不缺吃、不少穿,他围绕部队官兵需求树立“大服务”观,出资捐建了“邯郸市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中的“抗洪抢险园”、邯郸市民兵装备仓库拥军文化广场,捐赠文体器材等,助力强军兴军。他说,拥军不仅是一辈子的事,更是一辈子的责任,邯郸是革命老区,也是九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城市,他要坚定地走好拥军之路,为推动全社会尊崇军人、关爱军人贡献力量。
“虽未参军从戎,但要拥军终生。”田俊岭说,这不仅是为了梦想,更是我们新时代年轻拥军人的初心使命,辐射带动行业拥军释放更多的双拥效能。
(常卫华周同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