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扫码上读嘉,了解更多详情
校企合作风采⑩
编者按: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要求各相关部门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更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发挥“政、行、企、校”各方力量资源优势,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晚报职业教育推出“校企合作风采”专栏,报道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优秀案例做法、成效和经验。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通 讯 员 沈懿旻 张晓依
案例简介
本次我们报道的是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产学研共同体——嘉禾文创设计学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设计思维能力、掌握核心专业技能的务实性的文创类职业技术人才的做法。
据介绍,嘉禾文创设计学院项目立项于2017年,建设主体单位是嘉兴秀洲农民画艺术创意有限公司,此外还吸纳了多家企业和3所中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建设,是一个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产学研共同体。
嘉禾文创设计学院主要面向成员学校的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为学校师生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教师入企锻炼、企业派员到学校任课、共建共享教材联合开发和校企项目联合开发等服务。
该项目启动以来,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所建设、教学课程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内容开展合作,有力地带动了文创类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促进嘉兴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成果介绍
嘉禾文创设计学院这一联盟合作的方式,实行“互联网+文创”,建立起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该项目本着“创意传播专注服务”的理念,以文化创意为内驱力,通过政、资、商、产、学、研、用、媒协同,搭建了3个平台:学术交流与艺术沙龙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互动平台。建立了4个基地:文创设计现代学徒教学基地、文创产业孵化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艺术创作与专利成果展示基地。
项目建设期间,建成了农民画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等7个实践教学场所,提供了农民画绘制、产品设计等15个实践教学岗位;校企双方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班3期,联合培养学生60名,其中现代学徒制班3期60名学生。
同时,企业承担学校入企实习13614人日;接受学校教师入院锻炼28人月;派员到学校承担课程教学2564课时;开发培训课程3门,培训标准3个;联合开展科研项目6项;联合开展员工培训或技术技能人才5期合计499人日。
学校负责人观点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内在的需求和发展动力。”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雪亘认为,嘉禾文创设计学院的成立,带动了校企双方资源共同投入,以文化创意为内驱力,以设计链结为突破,以优势集聚为方法,以复合人才建设为整体,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格局。
记者了解到,嘉禾文创设计学院主要面向南洋学院设计与信息分院。该分院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等专业。
沈懿旻是设计与信息分院副院长,同时也是嘉禾文创设计学院副院长,“这一人才联合培养方式,实现了‘三个相结合’,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沈懿旻说。
在沈懿旻看来,嘉禾文创设计学院的成立至少在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学生技能竞赛水平、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还助推了分院“创意设计”“信息技术”两个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分院着力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建立“艺术”+“技艺”+“技术”的专业大平台思路,促进分院专业共同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师资互聘机制,拓展科研活动;加强校行企协同,大力实施合作平台载体建设;拓展合作方式与合作项目,不断增强合作办学成效。”沈懿旻说。
企业负责人观点
“嘉禾文创设计学院的建立,探索了校企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职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培养平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互动’。不仅成为师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重要阵地,还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嘉兴秀洲农民画艺术创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锦绣说。
“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我司为学生量身安排带教师傅与实践计划,并承担实践培训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任务。”邬锦绣说,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秀洲农民画传承人。
邬锦绣告诉记者,公司在着力打造农民画产业化体系的同时,与南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共同体,以共同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为目标,有助于推进公司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学校和行业的联系,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