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8月9日讯8月7日,由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承办的“博学游记”活动,走进了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本次活动邀请了15组亲子家庭共同体验青瓷的工艺传承与创新,深度解读泥与火的艺术密码。

青瓷史鉴:窑火映匠心
展厅内,讲解员宋小鱼引导大家穿梭于中国陶瓷史的恢弘长卷,每件青瓷作品,都展现了匠心的层叠堆塑与对釉色的精准把控。当讲解到“哥弟窑”的传奇故事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原来哥窑、弟窑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哥哥的创新和弟弟的传承都值得学习!”在当代作品展区,陈列着G20双耳瓶等标志性作品,它们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这门古老艺术的当代脉动,展现着龙泉青瓷蓬勃的生命力。


指尖造物:塑泥传薪火
拉坯机前,亲子在专业老师曾凡香口诀的韵律中,共同体验了拉坯的成型方式。经过拍泥、摔泥、扶正等环节,拉坯进入到最后一步——塑形。“十指通造化,方圆任君裁。”一双双大手与小手随着泥土的旋转,略显笨拙却专注地不断尝试,将手中的泥土塑造成型。“其实不需要很完美,只要是亲手做的,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本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陶瓷艺术的亲身体验,更是一次文化血脉的温情连接。歪斜的泥坯,是童真对永恒之美真诚的触碰,也是匠心长河中清澈的涟漪。“博学游记”活动,正以崂山区特色博物馆为基石,架起一座座沟通古今的桥梁,于无声处滋养着文化自信的参天大树,为文明的薪火相传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