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11 13:55:00 来源:外滩TheBund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7月,他做了2件大事

七月,梁建章做了2件大事。

第一,是携程宣布给所有3年以上员工发生育补贴金。一发就是5年,每年一万。

让所有人都羡慕携程的员工,私下问问,还招人吗?

第二,是他写的小说《永生之后》,知名导演周可把它改编成了沉浸式舞台剧,即将在上海首演3天。

问他紧张吗?他摸着头笑,“你不会以为我要去演戏吧,我这次不是演员,不用紧张?”

看上去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在娃娃脸的梁建章身上,没有丝毫违和。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大多数普通人认识梁建章,是来自他在携程的BOSS直播。在疫情的第一年,这个身价百亿、早就财富自由的人,把自己装扮成唐伯虎、摇滚歌手,在镜头前又唱又跳,叫卖酒店和景区。

那时候,几乎我见到每一个做公司的人,都在说:看看人家梁建章,这么大的老板,都在直播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躺平。

16岁复旦少年班的天才,计算机诗人,34岁的成功上市企业家、42岁的斯坦福经济学博士,人口经济学学者……他身上有太多精英化的标签和光环。但这些不是束缚,他照样可以在泥地里打滚。

成功企业家各有各的爱好,梁建章从来都不是走寻常路的那一个,他热爱旅行,但不爬珠峰、不热衷探险。

他去海外读博士,少有地真读出了名堂,跟着拿下诺奖的导师,最近15年里,专注在人口经济学领域,他在“劝生”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在13年前,他大胆出了一本书《中国人太多了吗?》。那会,很多出版社都不敢接手,他费了很大的劲儿,毕竟当时还在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制度。直到最近几年,这个政策才正式被取消。

4年前,他在前往南极的邮轮上,对着蓝色的大海,再次开始了写作。

大多数人在感受到自然的震撼的力量,他却在这里思考人类的终极问题:永生,是人类最有机会最解决的难题,一旦我们寿命可以延长1000年之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于是不擅长写小说、不擅长谈情感的他,在故事里出现了一位30岁活力四射的女性——在200年后的世界里,她赢得了永生区首席科学家的爱慕,还意外怀孕了……

这部寓言科幻小说,评分不高,但梁建章并不特别介意。

不擅长文学表达技巧,不擅长处理人物情感是缺点。但他也清楚自己的优势,能建立强大的世界观,对未来世界的逻辑关联系统性,“凭什么小说就不能还有另外一种?”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这个周日,他会议就没断过。繁忙间隙,我跟他一起探讨了写作、生活的话题。

有人问他如果人生可以活第二个100年,还有什么心愿。他半开玩笑回答:“那就做一个女人,生个孩子,这样劝生上,就更有说服力了……”

很难想象,一个从少年班出来的才子,没有少年老成,甚至你可以忘了年龄这回事,率真的仍然像个少年。

他身上的知识分子气,和言出必行的实干劲儿,不再是悬浮在空中的精英。他还在以身践行,并无所谓失败。

“失败算什么……失败了那就重新再来吧。”

以下是梁建章的自述——

01

不擅长写爱情

我为什么写小说

大概是2019年,坐上去南极的游轮,就我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干扰。面对深沉的海面,这是平日完全不同的环境,我可以静下来,去想想星空、人类终极的一些问题。

旅途会给人灵感,我提笔写的速度很快,大概用了一周时间,就写完了《永生之后》。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我不是小说家,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也不会为了小说去想象一个技术。

这些年大家都知道我在研究人口,在关注老龄化的社会。

过去几千年,甚至科学技术革命的100年里,其实人性最大的异化,是家庭的消亡,生孩子继续减少。

我是真觉得,再过100年,最有可能影响人性的,就是我在小说中描述的“长生不老”。我不想每次都是干巴巴地讨论人口问题,就有了写下“生死区”和“永生区”的矛盾冲突的故事。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长命区(左右滑动查看)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一般看小说的人,他们的期待可能跟看我的小说不太一样。

我的小说没有传统文学的特点,文学性也弱一些。但我的强项,是对于整个未来世界的设定和主题,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

对世界影响最深的,除了大家记得住的经典文学作品,其实有不少是讲哲学的寓言小说,比如《美丽新世界》,《1984》,我也是想往这个方向走。

我不擅长写爱情。小说里,两位男女科学家之间互相欣赏,再加上小脑的异性间吸引,我觉得他们应该就是难得的爱情。

如果再有一些共同的目标,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话,那几乎就是完美。但能遇到同时满足三件事情的爱情,这几乎是不太可能。

02

我挺期待话剧

大脑爱新鲜小脑恋旧

把小说变成舞台剧,这是一个软科幻,不确定到底现场是什么效果,这个有点哲学的主题,不知道观众会有什么反馈……所以我还挺期待。

但也没什么好紧张的,又不是我自己来演,就是有点兴奋吧。

舞台剧这个行业我完全陌生,别人给我介绍了几个非常出色的导演。但我们聊下来,周可导演和我还是更合拍一些。

作为女性导演,她对这个剧的理解比较深刻。也把原来的一些剧情进行了提炼、改编,放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最重要的是,她能够理解这个剧要传达的生命意义,和哲学高度,她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讲最新的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跟小脑区别,小脑是更加代表本能,大脑是喜欢新的东西。

人类的是大脑特别发达的高级动物。大脑喜欢新的东西,比如说看小说,讲一个故事,肯定喜欢看新的故事,老的故事听两遍就不觉得有意思。旅游也是如此,需要不断有新鲜感。

有的东西是小脑来主控的,比如老的东西,情感、亲情。音乐是介于大脑小脑之间,老歌也很好听。人既是喜欢传承,旧的东西,也喜欢新的东西。

但随着进化论,随着越来越高级的动物发展,人会越来越喜欢新的东西。

我这个人可能很喜欢新的东西。当然我也很专注,人口经济学、携程我都做到现在,但专注跟创新并不矛盾,是种不同形式的尝试。

03

去做cosplay并不偶然

尝试创新没有任何损失

我是一个喜欢逆行的人,疫情的那几年里,我跑了很多地方。

在中国,我跑了几十个省市去做BOSS直播;国外,我也跑了几十个国家,虽然过程比较麻烦,各种核酸隔离,会遇到各种事情。

很多时候,偌大一个酒店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住。还记得在一个酒店里,难得遇到了另外一位游客进来,结果没过两天,他就被拉去隔离了。

很多景点,跑进去的时候就一个人,是他们为了我去做直播的时候,它才刻意开门。当然他们看到我,都很感激。

那时候每天我白天在镜头前各种cosplay,努力来叫卖,还要处理公司的事情,确实挺魔幻的。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看上去我去直播、cosplay也有点偶然,根本上还是迎合了我喜欢做一些新的事情,愿意尝试新的东西。哪怕别人看来,完全不能理解。

尝试新的东西有什么损失吗?没有,最多就是一个教训吧。

我觉得,从理性的角度,大家也可以尝试,这没什么损失。哪怕创新,如果是很多人运气没有那么好,不成功的话,其实对社会都是有贡献的。

失败是自己的成功之母,失败也是整个社会的成功之母,每次失败都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04

旅行比买个包更有意义

实物消费会越来越便宜

现在旅游恢复得很不错,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绩这些数字都可以反映出来。

我直播过的地方,就像云南的很多区域,现在很火,都一房难求了。

如果是拿奢侈品消费来做一个比较,你买一个包放在家里看一看,还是说有一个旅游的体验,可能会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可能还是旅游更有价值,是更理性的一种消费。

实物的消费随着AI技术,自动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可能会更便宜。汽车也会越来越便宜,房子随着中国总体人口的减少后,这些以后都不会缺。

我觉得这个趋势,已经是越来越明显。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今年,我去的地方反而少了,主要还会在国内考察一些新项目。比如我们做的乡村振兴的一些度假农庄,还有裸心堡这些高端度假村的考察,都会去看一看。

还有一些新的创新型的景点,比如最近去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种沉浸式的演出形式,如果成功还是值得推广。

这意味着旅游,以后不再是大山大水,或者是名胜古迹的了,这完全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体验,我觉得大有可为。

05

上海养一个孩子要100万

发几万元根本不够

从7月1日开始,携程满3年的员工,无论男女,只要新生育一个孩子,孩子连续五年都能领到礼金1万元。

但其实,我们给的几万块钱,对于抚养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远远不够,是真不够。

我的考虑是,五年的这个时间现在暂时定的,以后可能大概率会延长。在上海养一个孩子,一年花4、5万元还是需要的。

但是要鼓励大家生孩子,需要从国家的层面出更多的钱,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能覆盖的人还是少数。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我之前有一个大胆的言论,就是养一个孩子需要100万,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如果你算的话,一个孩子一生对于社会的贡献,从他的税收、社保各方面的贡献,是大于一百万的。

所以如果给家庭发钱,把这一百万分二十年来发放,每个月四千多,如果两个孩子就是八千,正好是一个人的工资。如果是两三个孩子,一个全职的爸爸或者妈妈在家带孩子,那正好和他对社会的贡献是差不多的。

要把抚养孩子作为一种对社会做贡献的工作,给他发工资,需要有这个力度才可以。

06

女性独立是大趋势

让她们有能力不放弃生育

当我们说要大力鼓励生育时,总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会把女性当成生育机器?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降?包括职场上会不会加剧对女性的歧视呢?

这是一些很好的问题,简单的答案是不会。

女性未来是生育的根本的决策者,但是要有这么多时间成本,而且还有经济成本。也没有任何的补偿,女性不愿意生,肯定要正视这个问题。

女性友好的社会也是生育友好的社会。如果女性能够独立,还有更好的福利,她甚至于未来不一定需要婚姻,都可以有自己的生育权,但这个可能是有一些争议。

但是女性独立是全世界的大势所趋,生命延长以后,结婚就变得不是必须。就像我的小说里写到的,长命区可能就真不结婚了,不可能一万年跟一个人结婚生活。

只要福利好,独立女性不结婚的话,她们也有能力不放弃生育。

亚洲国家既需要提高结婚率,也要改变文化观念,更加宽容地对待非婚生育。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07

理解年轻人的无力感

对我个人有误解无所谓

我是运气挺好的一个人,携程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是赶上了这个时代的机遇。

在携程,是我很快乐的工作,可以去考察各种旅游的产品。但携程未来有什么创新,我们还在不断地尝试,这也是蛮有意思,且我很喜欢的事情。

研究人口问题不能说是不快乐,更多是责任感。这也不光是中国的问题,也是解决人类的问题,很多国家都会碰到低生育率的问题。

我希望能有一些创新性的政策,但是现在这个阶段,还是稍微有一些挫败感。

对于我个人的误解,这都无所谓,但很多意识还没改变。比如鼓励生育来发钱,大部分人发了钱,还是不生。别人多生了个小孩,对别人是好事,我没有什么得益。

其实大部分民众没有理解,即使你的同学、你的邻居拿了钱以后,生了孩子,对你的未来也是好的,因为整个社会受益了。但这个观念在民众中,还远远没有被认可。

对话梁建章:养一个孩子至少100W,我发的钱远远不够

我很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我为什么要生?他们是有些无力的。

很多政策并没有落实,需要微弱的累积,一点点来增加。某一项政策,比如说引进保姆,可能能够有10%的家庭从不生到生。还有一个大的方面,教育如果改革,可能有50%的人愿意多生一个。

人口这个事情是一件长期的事情,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晚了,但是最近十几年,我觉得能推得动了。但还是有很多政策需要去落实,对于国家来说,还是任重道远,要做很多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7: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之以儿戏,不能让具有教育属性的夏令营野蛮生长。只有建章立制、加强监管,才能让夏令营市场更好地发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有趣、安全、有益的暑期活动平台。
2023-08-14 06:00:00
伍建章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伍建章,小说《兴唐传》《说唐》的人物,开隋九老之首,与杨林、罗艺、邱瑞、定彦平、韩擒虎、鱼俱罗等结义为兄弟,伐陈时,连挑南陈十几员上将。隋朝建立后,伍建章因为功高盖世,受封为忠孝
2022-12-29 14:32:00
刘建章:在延吉秘密建立党组织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刘建章,1910年3月生于河北省景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按照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刘建章化名刘春江,到东满特委做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由于
2023-11-28 03:04: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1932年升任连长。在此期间,他目睹了旧军队的
2025-08-05 23:11:00
他推动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本文转自:生活报马建章院士的学生回忆恩师生前的日常往事——他推动成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活报讯 (记者赵政府) “当年报考东林,就冲着马先生。”“是个慈祥仗义的老头。”听闻中国工
2022-12-25 07:22:00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力推居家办公:可让社会、员工、公司实现三赢
...-18 日在上海召开,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出席并演讲。图源 Pexels据睿见 Economy 报道,在谈到面对人口问题企业界可以做哪些事情时,梁建章称,居家
2024-10-18 09:29:00
隋唐好汉死法最憋屈的猛将是谁
...唏嘘。伍云召生于一个功勋卓著的豪门世家,他的父亲伍建章曾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受到开皇帝的重用。据史书记载,伍建章在隋与陈战争中力战陈军十余名猛将,立下汗马功劳,为隋朝的胜利作
2023-11-09 11:27:00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在建章立制上常态长效——五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本报评论员建章立制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2023-09-16 00:13:00
小8跑街|建章路这一段路咋没盲道?
...啥不铺设盲道?”7月23日,市民高女士反映,称西咸新区建章路829路、865路等公交的三桥东公交站牌附近,人行道均未铺设盲道。7月23日下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三桥东公交站
2024-07-24 22: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首届尼山孔子教育论坛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邢婷)近日,首届尼山孔子教育论坛在山东省济宁市尼山圣源书院开幕。开幕式由尼山圣源书院院长赵法生主持
2025-10-24 20:41:00
山海之城的流量密码
一处网红街角、一棵“孤独的树”、一艘“日落橘子海”游船、一杯泡沫升腾的啤酒……从欣赏山海美景的拍照打卡,到漫步老城的Citywalk
2025-10-24 19:37:00
阜阳一男子带伤下河救人
大皖新闻讯 10月18日,阜阳市颍东区的李玉绿途经茨淮新河时,看到一8旬老人在河闸附近随时可能被卷入闸底。他立即找来一只小船将老人救上岸
2025-10-24 19:25:00
纸上寻根 笔端乡情——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6级高一语文组“家乡文化生活”实践成果丰硕
鲁网10月24日讯家乡,是生命的起点,也是情感的归处。为引导同学们深入认识脚下这片土地,近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组依托课本必修上第四单元
2025-10-24 18:29:00
重阳将至,济南公交志愿者开展暖心助老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刘桂斌10月24日,济南公交干线公司一队与四队携手,在济南白马山公交车场站点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
2025-10-24 19:20:00
倒计时开始!“青年带你游三明”等你压轴!
东南网10月24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今年9月,由共青团三明市委、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三明市委网信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三明分公司联合主办
2025-10-24 16:33:00
山东数文集团与浪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构建数字文化新生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夏侯凤超 时培磊10月24日,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与浪潮集团在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的核心资源与优势
2025-10-24 16:00:00
新婚夫妇黄金手链变 “金玉米” 藏路边,被车压扁后仍幸运找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淮北市民李先生的一段“黄金手链失而复得”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火了。这并非普通的寻物故事,而是一出充满了巧合与惊喜的“现实寻宝记”
2025-10-24 15:58:00
王一驰同学,警察蜀黍找你!
秦皇岛市公安局海港分局山东堡海防派出所的民警来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点名要找法学专业的大四学生王一驰事情还要从半个多月前说起10月2日王一驰在秦皇岛金梦海湾沙滩玩耍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黑色的手提包环顾四周
2025-10-24 08:14:00
万亩秀林赏“枫”景
10月22日,游客在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万亩秀林游玩。金秋时节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万亩秀林内的红枫由绿转红吸引游客前来观赏10月22日
2025-10-24 08:18:00
创新推出“狮城证照管家”服务沧州17类临期证照有了“闹钟提醒”河北日报讯(记者王雅楠)“沧州市行政审批局提醒您:沧州市顺利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将于2025年10月30日到期
2025-10-24 08:20:00
太行风|萱草花开
萱草花开(报告文学)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
2025-10-24 08:22:00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鲁网10月23日讯为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中心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2025-10-24 08:52:00
传统医技“满天星”齐聚校园!“师带徒”传承非遗精髓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在中国,有众多技艺精湛的中医药非遗技术医者,他们如同散落各地的繁星,在为人民除病祛痛的过程中,也不断收徒授技
2025-10-24 09:14:00
在南阳看北京专家真方便 机器人骨科手术本事高丨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
大河网讯 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骨伤病的治疗与恢复困扰着不少患者和家属。而远赴北京上海等地看专家,途中既有二次受伤风险
2025-10-24 0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