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根据中方的通报,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
也就是说,刚刚结束的中美元首会晤,并没有改变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
然而,乌克兰方面似乎对此有些不满。乌克兰官方媒体乌通社在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时,称中方的中立立场就是“不向俄乌双方提供军事援助”。同时乌通社还强调所谓“中方避免与泽连斯基总统接触”。他们表示,从去年冲突爆发到现在,中乌两国元首仅通电话一次,而中俄两国元首光是面对面的会晤就有两次,此外还进行了多次电话和视频会谈。
乌克兰虽然没有公开表达对中方的不满,但官媒的报道字里行间都体现着这种情绪。去年11月举行的中美巴厘岛峰会期间,中方曾与美方达成共识,双方共同重申“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而当时俄军则刚刚经历过赫尔松的失利,俄国内有不少声音呼吁“使用战术核武器”,因此中方的这番表态也被乌克兰方面视为“中国远离俄罗斯的迹象”,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正是中美元首的会晤,让中方开始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中俄高层保持高频率接触】
因此一年后,当中美元首再次举行会晤,乌克兰自然而然就认为中方会在俄乌问题上“有所调整”,相信美国会“劝说”中方。但结果却令他们颇为失望,不仅什么都没有改变,而且乌克兰危机的风头还被巴以局势压了下去。
有一个细节或许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一点。这次俄罗斯也派了代表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根据俄方的说法,在本届APEC会议上,关于乌克兰问题的讨论,相比于去年要少了很多。在去年的各种国际多边会议中,乌克兰危机以及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都是最主要的话题,而今年讨论的热度“下降了很多”。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超过600天】
言归正传。乌通社在报道中强调中方的中立立场就是“不向俄乌双方提供军事援助”,这很明显是一种片面的解读。中方的中立立场,绝不仅仅是不向交战双方提供军援这么简单,还有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完整、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等各种内涵。实际上,在今年2月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我们的立场已经写得非常明白了。
但是,乌克兰方面还是仅局限于“军援”这一个点,只能说,他们对于中方立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还是拿跟西方打交道的思维跟中方打交道。
【“中方避免与泽连斯基接触”,也是无稽之谈】
所以乌通社强调的所谓“中方避免与泽连斯基总统接触”,也是无稽之谈。中方不是避免跟乌方接触,而是乌克兰还没有学会如何与中方更好地打交道。仗着政治正确,乌克兰可以在欧洲面前耍脾气,指责那些“不愿意支援乌克兰”或者“军援速度太慢”的国家,甚至可以指着德国说三道四,驻德大使在社交媒体发乌龟图片来嘲讽德国的“龟速军援”——但是对不起,中国不吃“政治正确”这一套。
看看美国是怎么准备中美元首会晤的:会晤开始前,多位美国高层官员接连访华,为旧金山会晤做好准备,这是官方层面。民间层面,宣布增加多趟中美直飞航班,给元首会晤创造友好气氛。为了与中方元首会晤,美国都要精心准备,不断释放诚意,更何况乌克兰呢?
至于乌克兰媒体将中俄元首接触与中乌元首接触放在一起来谈,说句不好听的,真是有点高看自己了。中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如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相比之下,中乌关系只是“战略伙伴关系”,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中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另外,如今俄罗斯是全面“向东看”,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视为优先事项,在中国的贸易伙伴排名中,俄罗斯已经从第11名上升到了第6名,两国贸易额今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可以说,即使不聊俄乌冲突,现在的中俄之间也有许多要谈的事情。相比之下,中乌之间要谈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多,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像中俄那样进行高频率的高层接触。
不久前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曾透露,称乌克兰正在与中方进行沟通,推动中乌元首再次进行通话。我们并不清楚双方沟通的细节,中方对此也没有给予回应或者确认,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乌克兰还是指望中方改变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跟西方站在一边,那还是趁早放弃这个想法为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8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