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全市6.72万名考生在105个考点参加考试 多部门全力服务考生
高考生雨中迎战 逐梦路暖心相伴
北京十八中考点外送考老师为学生加油打气
昨天是2024年高考第一天,北京市迎来大面积降雨。全市6.72万名考生多数在雨中赶考,分赴105个考点参加考试。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多个考点看到,从考点学校到交通、城管等相关管理部门,再到送考的家长老师们,都对这场雨做足了准备,多方尽最大力量服务考生。虽然天气湿漉漉的,但考点门前有序而温馨,让踏进考场的孩子们安心舒适。
师兄师姐回母校送考
昨天早上8时,距离语文科目开考还有一小时,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海淀区人大附中考点看到,入口处设立了考生专用通道。而在专用通道前的一段人行道上,已经自发形成了一条被众多雨伞覆盖的通道,考生走过可以不被淋湿。
通道旁举伞的有送考家长,也有很多已经被保送大学或被国外大学录取的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一位专程来送考的人大附中毕业生告诉北青报记者:“我已经读研了,几乎年年都回母校送考。我们之前中考、高考的时候也有师兄师姐来送我们,当时校门口的鼓掌和欢呼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传统要延续下去。”8时30分左右,考生都已进入考点,此时雨势开始变大,但还有很多家长守在外面。考点门口的工作人员拿出一次性雨衣派发给等待的家长,并提醒大家附近哪里可以躲雨。
昨天,丰台区北京十八中考点允许早到的考生进入考点候场,并在常规进考场的通道外新增了一个临时遮雨棚。“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考生可提前进入考点。”考务人员不断用喇叭提醒考生。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高考首日有雨,考点新搭设了遮雨棚,确保考生进考点全程不会淋雨。在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考点,学校准备了100多把备用雨伞,随时为忘带雨具的考生提供帮助。
送考“装备”添红色雨伞雨衣
在北京十八中考点外,该校高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们统一身着红衣,手举向日葵和气球为考生们打气。“向日葵寓意着一举夺魁,向日葵的表情是微笑的,希望考生们能够从容应考。”十八中高三语文老师吴俊说。高三(5)班的班主任周云焕老师还即兴为同学们赋诗一首,“书海泛舟数十载,今朝破浪乘风起。蟾宫折桂昆山玉,勇往直前无所惧”,祝他们金榜题名。高三年级物理老师姚剑航化身摄影师,拿着单反相机、背着专业镜头,为考生和家长们在这一天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7时10分就到考点外开始拍摄,希望拍到考生们进考场的全过程。“去年我也来拍了,但是是以记录者的身份;今年作为高三老师,我就是参与者。”据姚老师说,他用镜头记录了这届考生的入学典礼、毕业仪式,也希望记录他们高考的难忘瞬间。
在人大附中,家长老师们身着红T裇、紫旗袍,除了这些往年常见的“装备”,不少家长还拿出了红色、紫色的雨伞。一对身穿红雨衣、骑共享单车来赶考的父子在距离人大附中校门口约百米的地方就下车了。“门口人太多,别给别人添堵。”父亲送儿子进考点后告诉北青报记者,头天晚上看到天气预报后,学校老师反复提醒大家准备雨具、提早出发。“所以我们爷俩干脆骑车来,避免堵在路上,结果十多分钟就到了。红雨衣一件是家里的,另一件是邻居借的,助我们讨个好彩头。”
应对温差考点做足准备
昨天早上的颐和园路上,北京一零一中考点附近的交通警察、交通协管员、城管、环卫、学校保安及后勤人员大多淋湿了肩膀,共同护卫考生平安、干爽地赴考。同时考点内也想方设法为考生提供舒适的考试环境。这场雨甘霖送爽,带来了清凉惬意,但雨后即晴,尤其高考后2天可能迎来35℃高温天气。
为了预防和应对温差带来的考生身体不适,北京一零一中医务室准备了充足的药物和医用设备,校医全天候值守。考场内同时装有空调和静音排风扇,如果气温低或者有考生提出来关闭空调,可以启动静音排风扇;每间考场教室都会有工作人员提前降温、通风、消毒。学校还为校外监考员设置专门休息室,并专门准备了40余把躺椅,保障校外监考老师休息。
文/本报记者 雷嘉 武文娟
摄影/本报记者 郭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9: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