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巴以冲突搅动千里之外的法国:恐袭威胁加剧,政坛愈加撕裂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0-24 11:37:00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巴以冲突的连天炮火也使千里之外的法国人心中惶惶,不知何时自己就会成为恐怖袭击的受害者。10月13日,一名男子闯进法国北部城市阿拉斯(Arras)的甘必大高中(Lycée Gambetta),用一把匕首行凶,造成一名教师死亡,以及两名教工人员受伤。

当天晚上,法国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Elisabeth Borne)宣布将法国的反恐响应“警惕海盗计划”(Vigipirate)调整到最高级别,以保证相关力量的动员和响应。就在第二天,卢浮宫和凡尔赛宫两个著名旅游景点,以及位于巴黎市中心的里昂火车站先后因炸弹威胁紧急疏散。10月16日,发生惨案的甘必大高中也因遭到炸弹威胁而紧急疏散。

甘必大高中惨剧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政部长杰达儿德·达尔曼南(Gérald Darmanin)以及教育部长加布利亚·阿塔尔(Gabriel Attal)的陪同下前往事发学校。在现场,马克龙呼吁全体法国人“团结一致”,他还透露就在同时另一起袭击企图被成功挫败。

巴以冲突搅动千里之外的法国:恐袭威胁加剧,政坛愈加撕裂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法国阿拉斯,甘必大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事发学校。

发生在巴黎及甘必大中学的几起虚假袭击威胁的始作俑者一直未能被警方确认,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情况也反映了法国安全部门紧绷的神经。“明显有极端主义的气氛,”内政部长达尔曼南在袭击发生当晚的电视采访中说道。根据他的说法,“毫无疑问,(行凶者决定)诉诸行动与目前发生在中东的事件有关。”随着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哈马斯之间的冲突烈度进一步上升,前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迈沙阿勒(Khaled Meshaal)在上周呼吁世界各地巴勒斯坦的支持者以及穆斯林群体在10月13日动员起来。

中东矛盾的延伸

自从10月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爆发冲突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几十年的宿怨所导致的仇恨再一次被激起。这背后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更牵扯到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族群之间的长期纠葛。这也是法国政府始终担忧恐怖袭击的主要原因:目前有约60万犹太人生活在法国,组成了全欧洲最大的犹太人社群;另一方面,法国也有着庞大的穆斯林群体,据估计数量在500万到600万左右。

在历史上法国发生过多次反犹浪潮,不管是19世纪末的德雷福斯事件(Affaire Dreyfus),还是二战期间与德国纳粹媾和的维希政府针对犹太人发起的围捕,都是法国历史上难以绕过的污点。此次以色列和哈马斯爆发冲突后,法国境内的反犹主义言论和行为数量激增。

据法国内政部统计,在冲突爆发后的五天内,全国范围内共统计到100多起反犹主义言论和行为。可以作为对比的是,根据法国犹太人组织代表委员会(Conseil représentatif des institutions juives de France)提供的数据,在2022年一整年,这一数字为436起。尽管在形式上它们大多以街头喷涂标语或是涂鸦纳粹万字标志为主,但这些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种族主义。截至10月17日,法国警方以反犹主义以及宣扬恐怖主义的罪名共逮捕102人,其中的27名外国人将会被驱逐。

在冲突爆发后第五天的10月12日,马克龙召集法国各政党领袖,讨论法国的应对策略,并于其后发表电视讲话。在这次面向全国的讲话中他强调国家要保持“团结” :“不管是怀疑还是分裂都不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国家。”而出于担心巴以冲突导致国内犹太人和穆斯林团体之间的对立,马克龙引用法国作家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的名言说道:“请记住反犹主义一直是其他形式仇恨的前言:某天针对犹太人,次日针对基督徒,之后就是穆斯林。”

在讲话中尽管马克龙表达了对以色列的强烈同情,但是他也强调:“对抗恐怖主义不应该替代追求和平”。一直以来,在巴以问题上坚定支持两国方案的法国,在此次冲突爆发后也没有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发展援助。此外,马克龙也借由这次电视讲话回应了法国政坛围绕哈马斯对以色列袭击性质的争议,马克龙在讲话中尤其提到“那些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事业和为恐怖主义开脱(混为一谈)的人犯了三重错误:道德、政治以及策略”。

梅朗雄撕裂左翼联盟

马克龙话中所指的是激进左翼政党“不屈法国”(La France insoumise)及其创始人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的言论。

10月7日冲突爆发后,随着社交网络上交战实时影像的传播,法国各主要政党陆续表示对哈马斯的谴责。尤其是以色列平民被哈马斯处决,以及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平民被劫持为人质的情况,甚至让一直以来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奉行普世主义的左翼政党都纷纷谴责,表达对以色列人民的支持。然而无论是梅朗雄还是他一手创建的“不屈法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却认为,对平民的无差别攻击是哈马斯对以色列占领行动的回应。在声明中,“不屈法国”仅仅轻描淡写地表示自己对平民伤亡的惋惜。

这种对以色列和哈马斯各打五十大板的表态首先迎来了总理博尔内的激烈批评:“这令人震惊,我们不能在当前情况下将以色列和哈马斯放在一起比较,一个被欧盟认定为恐怖组织,另一个则是恐怖袭击的受害者。”值得一提的是,博尔内的父亲在二战期间先后被关押在两个德国纳粹集中营中,最终幸运存活。

梅朗雄并非第一次采取这种骑墙策略。在今年7月初爆发的法国全国性骚乱中,在各个党派都呼吁尽快结束骚乱恢复秩序时,梅朗雄却选择优先为被警方射杀的年轻人“呼吁正义”,并且仅仅要求参与骚乱的主体,也就是年轻人不要毁坏学校、图书馆以及体育馆这些被他视作“我们共同财产”的地方。他这种利用身份政治来为自己换取选票的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使他在去年总统选举的第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三。只不过,这种政治侍从主义,也有可能毁了他亲自创建的左翼联盟。

在左翼联盟内部,梅朗雄及其党派的言论也激起了其盟友的反对。社会党(Parti socialiste)的国民议会议员拉希德·特马尔(Rachid Temal)就“不屈法国”的声明表态称:“那些在我的党派中支持(左翼)联盟的人应该张开眼睛,并且最终退出”。社会党第一书记奥利维尔·富尔(Olivier Faure)公开批评梅郎雄,认为他“无法继续代表法国左翼”,并且将在即将召开的社会党全国会议上提出暂停与“不屈法国”的联盟。左翼联盟的另一个重要成员,法国共产党( 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在10月15日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投票通过了一份决议,提出鉴于目前左翼联盟内部的阻碍,呼吁崭新的左翼联合方式。

巴以冲突搅动千里之外的法国:恐袭威胁加剧,政坛愈加撕裂

马琳娜·勒庞

马琳娜·勒庞笑了

梅朗雄的这一种激进策略造成的另一后果则是在无形之中帮助极端右翼政党国民联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完成正常化。无论是谴责哈马斯的行动还是参加声援以色列的游行,国民联盟在此次事件中的每一步都和“不屈法国”形成了对比。党派领导人马琳娜·勒庞(Marine Le Pen)的目的很明确:让法国人遗忘这个极右党派的过往从而征服权力。

作为国民联盟的前身,由她父亲老勒庞(Jean-Marie Le Pen)创建的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在创建之初吸纳了不少在二战期间与德国纳粹的合作者,更有部分成员曾经参加过德国纳粹的党卫队。而自从马琳娜·勒庞接管党派以来,国民联盟通过进一步妖魔化穆斯林来将自己塑造成犹太人的守护者,从而吸引犹太人的选票。在马琳娜·勒庞看来,国民阵线与犹太人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伊斯兰极端主义。

她的策略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最近一份由《世界报》(Le Monde)、巴黎政治学院政治研究中心(Cevipof)、让·饶勒斯基金会(Fondation Jean-Jaurès)以及民调机构Ipsos-Sopra Steria联合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仅有略微超过一半的52%受访者认为国民阵线是对民主的威胁。

甘必大高中的恐怖袭击发生后更是为国民联盟提供了进一步展现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国民议会中的国民联盟议员要求内政部长引咎辞职,同时要求政府动用一切手段将国家安全档案中记录在册的外国人全部驱逐。与此相应的是,从2012年以来在一共七次有关反恐法案表决中,国民联盟的议员没有一次投下过赞成票。而马克龙-博尔内政府筹备已久的移民法改革也很有可能无法得到国民联盟支持。

难产的移民法

甘必大高中的惨剧使得如何保证安全,避免新的恐怖袭击发生成为了法国政坛新的焦点。

据法国媒体披露,甘必大高中惨案的嫌疑人现年20岁,出生于车臣,2008年以难民身份与父母移民法国,曾是甘必大中学的学生。根据警方事后在嫌疑人手机中找到的一段录音,他声称自己效忠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他称法国人是“懒散而恶毒的人民”,把他“推向了地狱”。

嫌疑人及其家人此前曾经多次进入过法国警察的视线,他的一个兄弟更是因为曾经在网络上传播宗教极端主义内容被判刑。他本人则因在学校中表现出的极端主义倾向,被列入法国警察机构的“国家安全档案”(Fiche S)。

法国在庇护方面完善的规定为难民的权利提供了充分保障,然而在宗教极端主义泛滥的当下,这些保障也为维护治安和社会秩序增加了难度。行凶者的难民身份,以及在有激进倾向情况下依旧未能被驱逐的情况成了议会中右翼反对派向政府发难最好的出发点。

从2017年执政以来,马克龙一直希望能够改革移民法,从而达成双重目的。一方面政府希望可以提升驱逐程序的效率,加快驱逐领土上有激进倾向的外国人;另一方面则是为部分外国劳工提供签证,从而缓解法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再度袭来的恐袭阴影,为政府加快推进移民法在议会中的审议提供了契机。根据最新的时间表,原计划的审议时间从2024年1月提前到今年12月。据政府的说法,政府将会争取在新年前完成立法草案的投票程序,并且不排除动用宪法中赋予政府的“武器”,即通过抵押政府信用的方式来避开投票。

内政部部长在恐袭后表示新的移民法将会改变目前的现状,希望可以获得中右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在议会中的支持从而加快立法程序。然而无论是政府愿意通过谈判和让步争取的共和党,还是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都不打算为政府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无论是要求将移民问题诉诸公投,还是要求完全停止移民,在移民问题上右翼的叫价循环无疑压缩了理性决策的余地。

总理博尔内在恐袭后接受媒体采访,在提到有关政府下一步即将采取的措施时说“我希望那些今天批评我们(的党派)可以在之后投票支持我们的改革方案”。可在如今无比分裂的法国政坛,寻得共识又是何其困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法国自作自受,马来西亚遭遇炸弹威胁,以色列将输掉第二战场
来源:前沿分析局 新一轮的巴以冲突,不仅让中东地区的人民再次尝到了战争的苦果,也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其他国家深受其害。战争,往往不仅仅是两方士兵在战场上的正面交锋,有时候也是双方背后
2023-10-22 10:22:00
...府。 从国际层面看,法国对外政策陷入模糊。其一,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或将转变。马克龙认为,当下承认巴勒斯坦国不合时宜,而“新人民阵线”承诺将推动加沙停火和释放人质,并主张
2024-07-12 10:56:00
频繁收到虚假炸弹威胁 法国加强航空铁路安全部署
...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有关疏散和安全部队检查的消息。巴以冲突爆发后,法国一名教师遭到极端分子杀害,拥有大量犹太人和穆斯林人口的法国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近日,居住在德国首都柏林
2023-10-23 10:39:00
“独狼袭击”暴露安全漏洞,欧洲紧张“激进暴力”威胁
...欧美媒体起底枪手背景,担忧类似袭击再发生。特别是在巴以冲突激化,对立情绪升级的背景下,欧洲多国警告恐怖主义威胁,要求加强戒备。瑞典从未受过“这样大的威胁”18日,瑞典首相克里
2023-10-19 11:51:00
深度 | 法国任命最年轻总理,马克龙为何选他当拍档?
...,使欧洲能源价格走高,顽固的通胀影响法国千家万户。巴以冲突外溢,则令法国族群矛盾加深——该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犹太人群体和最多的穆斯林人口。再加上法国社会阶层的利益复杂多样,层层
2024-01-11 21:10:00
...人,其监护人可能会被要求赔偿损失。本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13日,法国一名极端宗教主义者持刀杀死一名中学教师。此后,法国把反恐安全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
2023-10-20 18:00:00
巴以冲突“蝴蝶效应”:法国最高反恐警戒,美国“环境恶化”!全球经济再添不确定性
▲10月13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城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一周,目前造成双方3000多人死亡。 据央视新闻10月15日报道,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
2023-10-16 18:07:00
可能挨打!美国发布全球安全警示
...,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当天曾表示,美国司法部正在留意与巴以冲突有关的威胁上升情况。报道称,加兰指出,“司法部全体继续保持警惕,努力查明和应对仇恨犯罪、暴力威胁或相关事件,我们尤其
2023-10-20 15:15:00
...的格勒内尔码头,目前袭击者已被捕。分析认为,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正在加剧法国社会撕裂,也令近期法国发生极端事件的风险上升。“对加沙局势无法忍受”当地时间12月2日晚,一名26
2023-12-03 20:1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10-12 21:44:00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12日披露,遭黑客窃取的该公司570万客户的隐私数据已被泄露于网络。澳航7月曾通报表示,有黑客通过攻击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2025-10-12 22:47:00
塞舌尔选举委员会12日凌晨宣布,塞反对党联合塞舌尔党候选人帕特里克·赫米尼耶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12 13:24:00
Dennis Song高级珠宝2025特别系列在连卡佛发布
今年十月,由华人珠宝设计师Dennis Song于2017年创立的法国高级珠宝品牌Ming Song Haute Joaillerie在连卡佛独家发布2025特别系列-Abyssal Whispers(深海的低语)
2025-10-12 13:3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2025-10-11 11:18:00
法国总统府10日晚发布公告,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数日前辞去总理职务的勒科尔尼为新一任总理。公告说,马克龙责成勒科尔尼组建政府
2025-10-11 12:55: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2025年10月10日,新任驻泰国大使张建卫在曼谷安蓬王宫向泰国哇集拉隆功国王递交国书
2025-10-11 14:22: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日前部分智利渔民对中国渔船进入智海域和靠港表达关切,中国驻智利使馆声明如下
2025-10-11 08:06: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就拟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答记者问。问:中方宣布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2025-10-10 15:55: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菲律宾棉兰老岛附近10日发生7.4级地震。菲律宾有关机构已发布海啸预警。消息说,地震于当地时间9时43分在菲律宾圣地亚哥以东20公里处发生
2025-10-10 16:04:00
中国网10月10日讯据“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0日,中国驻福冈总领事馆发布安全提醒:据日本气象厅消息
2025-10-10 14:53:00
他是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李白的粉丝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 László Krasznahorkai )
2025-10-10 14:53:00
印度药品监管机构8日说,对多家印度药企的最新检查发现,一些制药厂存在违规行为,未按要求检测每个批次的药物原料。此前,已有至少17名5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毒成分的止咳糖浆后死亡
2025-10-09 19:44:00
央视新闻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日中午12时,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此前报道称,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已宣布
2025-10-09 22:51:00
当地时间10月9日,波兰安全局搜查了“北溪”爆炸案嫌疑人沃洛迪米尔及其妻子在华沙的住所。此前,德国方面指控沃洛迪米尔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
2025-10-10 0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