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经风靡一时的朋友圈,如今渐渐变得落寞了。
最初很多人都晒生活、晒思想,晒爱情......可渐渐地,除了微商还在铺天盖地发着信息之外,大多数人都保持着沉默。
曾经问起一位热衷于发朋友圈的女友,却听她说:以往觉得繁华可期,可是走着走着,却越来越觉着,朋友圈光怪陆离,很多人并不是在一条线上的,与其自寻烦恼,何必呢。
女友说的虽然残酷,但这却是现实。
翻开你的朋友圈,有几个人是你可以肆无忌怛地聊上一些心事的,有几个人会在你最脆弱的时候,默默地陪伴着你的。
真的太少。不由得感慨,越成长,越落寞,到了最后,便成了孤独的自己。
记得有段时间工作不顺,常常失眠,凌晨两三点的黑夜里,只有孤单的一个人。
想起来写段文字,身体却十分疲惫,只想能有个人陪着聊聊天,聊些平时很少触及的话题。
可是把朋友圈翻了几遍,却始终找不到那个人。
想聊天的人,担心深夜发信息会是骚扰,而更多的,仿佛是摆设。
于是在黑暗中,逐一把许多躺在朋友圈里,很久都不联系的人,逐个删除,后来也就入睡了。
年轻时总觉得呼朋唤友,是何等风光的事情。
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才发现你真正想拥有的,是那些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哪怕什么都不说,却让你感觉存在的人。
可是,太少了。
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三日可见”,要么“一月可见”,还有更多的人,更新日期都是在一年或者两年前。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生活不是展示给别人看的,因为总会有一些人在别人的日常时挑刺。
你觉得旅行是种随性的行为,他却带着羡慕嫉妒恨的语气说你“有闲有钱”;
你晒了一杯很好看的咖啡,其实什么也不代表,可他却觉得是在炫耀;
你觉得孩子今天做了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作为记录,别人却觉得你有意夸耀......
有太多的人,不是正视生活,而总从曲意的角度来揣测别人。
所以被怼的多了,也就失去了初初时本就不带任何意味的发圈意愿了。
更多的人,其实是静下心来沉淀了,把那些耽搁在朋友圈里的时间,都用于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
比如读书,比如学习,身边许多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在奋力地向前奔跑着。
他们的朋友圈,要么早已关闭了,没关闭的,也再没有更新了。
曾经朋友圈,占据了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时过境迁,渐渐没落了。
记得最初朋友圈兴起的时候,热衷于参加各种的群,也添加了一堆的好友。
有些久未联络的同学,一起回忆一下过去,还是蛮开心的。
可是有一日,有陌生人加好友,通过后还发了语音,说是某某某。
着实有太久没有过联系了,中学毕业的时候就已各奔东西。
可是话没聊几句,就开始谈到借钱,他说“看你朋友圈里发的生活,过得蛮不错的样子。”
所以这就成为了他借钱的理由。
当然是没有借给他,因为差不多五、六年未见,其间又从未有过联络,并且一联系上就要借钱,谁又知这屏幕背后的他,到底是否是同学呢。
也是从那时开始,就差不多封闭了自己的朋友圈,很少再发生活的细枝末节。
人和人之间的陌生,说白了就是从通讯发达开始的。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写“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可是如今呢。
谁又知道谁是真是假呢。
看那朋友圈,终日晒着精致的美食的,听说有人爆料出来背后的房间像个垃圾屋;
看有人晒靓丽的风景,听说是从别人那里截图过来的......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少了真诚。
所以,感情也越来越淡了。
而那些是真正朋友的,很少在朋友圈里相互吹捧,也鲜少互动。
有事时一个电话,或者见个面,就摆平了,无需在朋友圈里求助诉衷情。
反倒是经常看到发求助的,真正能帮忙的又有几个呢?
真的说不清楚了。
从前每发一条朋友圈,就迫不及待地刷上几遍,看是否有人点赞或者评论。
如今要么不发,要么淡然处之。
真正关心你的人,或许他从来不点赞,但也默默关注着你的生活,知道你的一举一动。
不关心你的人,有些事情可能你通过朋友圈发过无数遍,他需要你的时候,还是会问“怎么了?”
随着成长,学会了泰然,学会了淡泊,学会了分辨,学会了隐忍。
学会了不再从朋友圈里,翻看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00:23: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