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初夏时节,国家能源集团港口公司黄骅港务的装船码头上海风阵阵,乌黑油亮的煤炭随着各项作业引导各归其位,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地处渤海湾穹顶的地理优势,让黄骅港成为陕西、内蒙古煤炭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也成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
目前,黄骅港务已建成17个煤炭泊位、4个散杂货泊位、1个油品泊位。在这里,每年有2亿多吨煤炭下水起航,运往全国各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022年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2.05亿吨,连续4年煤炭吞吐量居全国港口首位。截至2022年底,黄骅港已累计完成煤炭下水量超25亿吨。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日前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表示,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决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和煤电大事,以煤炭为“锚”做好保供稳价,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电力保供,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
以科技建设绿色港口
在人们的印象中,粉尘与煤港相伴相生。但当记者走进黄骅港这座专业化煤炭大港时,映入眼帘的是“港在海中建,人在画中行”的优美画卷。
不远处,一列运煤专列抵达港口,长长的车厢被定位车牵引至入港第一站——翻车机房。走进翻车机房,只见翻车机张开“怀抱”,一次“抱”住4节车厢,20秒内整体翻转约160度。随着煤炭倾泻进地下料仓,翻车机两侧喷出细密水雾,迅速抑制住翻腾欲起的煤尘。仅仅数秒,320吨的煤炭便卸载完毕,而作业区外依旧洁净如初。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翻车机正在将火车上的煤炭翻卸下来。受访者供图
“真正确保全流程抑尘效果的技术是在煤炭进入漏斗后,我们自主研发的本质长效抑尘系统,在翻车机卸煤过程中进行分层洒水,实现粉尘颗粒的有效附着,使煤尘固化,实现了运输、堆存、装船作业全过程粉尘控制。”黄骅港务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黄骅港,还有皮带机洗带装置、煤制饼、污水处理等一系列技术,实施“翻、堆、转”一整套粉尘治理工程,有效治理了生产现场粉尘排放和煤泥、煤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从源头上抑制煤尘产生;建有48座筒仓储存煤炭,形成最多可储存144万吨的世界最大储煤筒仓群,避免了堆取料作业过程产生扬尘。
在治理煤尘污染的同时,记者了解到,黄骅港还做好节水文章,通过过滤储存压舱水、净化煤污水、承接“天上水”,打造“三湖两湿地”,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储存、运用,港区内“三湖两湿地”相互联通,可实现逐级沉淀、平衡存水、循环用水。同时,把这些水逐步回用到生产中,生产用淡水超九成实现了自给自足。
与此同时,黄骅港推进岸电项目建设,实现码头泊位全覆盖;与专业化单位合作开发光伏发电、“绿港氢城”项目,提升新能源在煤港的应用水平,全方面打造绿色港口。
以创新打造智慧港口
记者了解到,黄骅港每天进出港煤炭分别在60万吨左右,与之对应的堆存能力只有460万吨,这对周转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遇大风大雾等特殊天气,海上交通封航管制,就有可能造成火车进不来、船舶出不去,加强港口智能化改造、提升作业效率和煤炭周转率势在必行。
“我们组织技术力量,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公司进行联合攻关,最终于2016年底完成堆场智能化改造项目,并于2017初在全港口推广,3个堆场27台堆场设备实现了自动化运行。”黄骅港务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实施后,现场用工量相比过去减少了62%,港区堆存能力提升了10%。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煤堆场堆料机正在作业。受访者供图
在这之后,黄骅港搭建5G网络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作业区域5G网络全覆盖;完成北斗定位系统转换,涵盖公司40台单机设备,精度达1厘米以内,保障了设备自动化作业的控制精准度和安全性,于2020年4月打通了智能化作业最后一个环节——装船机智能化作业,2021年黄骅港煤炭作业实现全流程智能化。
“为实现装船机智能化作业,我们利用船舶机械图纸,对船舶进行建模,同时研发便携式位姿测量仪,测量船舶特征点位置与船体姿态数据,实现船体坐标系与码头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准确获取船舶舱口与障碍物的数据,再通过路径规划与轨迹控制等算法,实现了装船机的自动化运行。”黄骅港务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黄骅港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建立起适用于煤炭港口的智能化生产调度模式,通过搭建港口大数据管控平台,实现港口资源高效整合,开启了由智能港口向智慧港口迈进的新征程。
“路港航”一体化协同发展
据了解,国家能源集团在黄骅港区域有朔黄铁路、黄骅港务和航运公司,“一体化”各单位构成高效集疏运体系大格局,协同联动,打通煤炭运输最后一公里,确保能源输运大动脉安全畅通。
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黄骅港。受访者供图
在这其中,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3月,朔黄铁路在黄骅港车站实施智能调车示范应用项目,通过新建智能调度与控制系统,可以达到作业计划自动编制,接发列车、调车作业进路智能运算和自动排列。试运行期间,车站整体运输效率提升了20%。
“我们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和智能调度平台,将港务、运销等多家单位的生产系统有效整合,达到了各项生产数据信息实时互联互通、精准交互的效果,为生产计划制定、智能协同提供了数据支撑,实现‘路港’生产一体化运作。”朔黄铁路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朔黄铁路与黄骅港务建立“路港”无缝衔接模式,及时调整到港车流,沟通港方调整垛位,优化卸车流程,提升接卸效率。
“‘煤电化路港航’全产业链一体化是集团公司的生产运营模式、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体现。”刘国跃表示,港口以及铁路和航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也是集团公司一体化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集团公司能源保供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港口铁路枢纽为支点,加快向区域市场延展、向海外市场延伸,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世界一流能源运输大通道,推动一体化运营体系向平台型、网格化、开放式转变,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7: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